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85 道试题
1 . 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中的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B.解冻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未发生改变
C.结冰和解冻过程不涉及肽键的变化
D.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2024-04-0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暑期学情监测生物试题
2 . 科研人员对果蝇眼睛的颜色和形状等性状进行了系列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科研人员在野生型果蝇群体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亮红眼突变型雄果蝇,为探究亮红眼基因的形成和遗传机制,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研究。
(1)亮红眼突变型雄果蝇与野生型雌果蝇进行杂交,F1均为野生型,F2中野生型:亮红眼=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知亮红眼基因的形成属于________突变,但还不足以判断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确定突变基因的位置,还需补充相关数据,如可以统计F2中亮红眼果蝇群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亮红眼基因(e)位于常染色体上,果蝇眼色突变型还有朱红眼、朱砂眼和猩红眼等类型,朱红眼(a)、朱砂眼(b)和猩红眼(d)三个基因分别位于Ⅱ号、X和Ⅲ号染色体上,为判断上述突变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①根据实验一的杂交结果,亮红眼基因(e)和朱红眼基因(a)位于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F2的突变型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二的杂交结果,F2中突变型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③根据实验三的杂交结果,可推测亮红眼基因与猩红眼基因是发生在染色体________(“同一”或“不同”)位点上的基因突变。
II.下图甲是科研人员发现的雌果蝇眼形的遗传机制。

(3)由图甲分析可知,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成棒眼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dBX 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d,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图乙所示。基因型为XdBX dB、X dBY时胚胎致死。若棒眼雌果蝇(XdBX 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 bY)杂交,F1果蝇中雌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致死胚胎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若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产生的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
2024-04-03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
3 . 下图1为某家庭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A、a和B、b控制)的系谱图,图2为家族人员与两种遗传病相关基因的电泳图,不考虑变异和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条带1表示A基因,条带4表示b基因
C.III1与I1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00%
D.III1与一正常女子婚配,子代患病概率为1/4
2024-03-19更新 | 28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适应性练习生物试题
4 . 科研人员对西湖的富营养化问题进行生态修复,回答以下问题。
(1)湖泊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能力使之具有_____的相对稳定,叫做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研究员为探究菹草、苦草两种沉水植物抑制浮游藻类的途径在西湖的不同区域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图1:水样中总氮(TN)、总磷(TP);
图2:水样中叶绿素a含量等指标
①图1说明:_____。(至少答出两点)
②据图2可知,沉水植物可以抑制“水华”的爆发,水样中的叶绿素a含量可以反映_____的多少。
③根据图1和图2分析_____(“N”或“P”)对浮游藻类的生长影响更大,依据是_____
(3)鉴于细菌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具有反应迅速等特点,环境监测部门提取不同处理区水体细菌的16s-rDNA(能体现不同菌属之间的差异)进行PCR,电泳结果如下图3所示:

据图推测,种植菹草和苦草可以较好实现生态修复,种植苦草比种植菹草的修复效果_____(填“强”、“弱”或“相同”)。请根据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_____
(4)扬州的一些河流面临与杭州西湖相似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请结合上述信息和生态修复的协调性原理,对夏季扬州的这些河流生态系统提出至少两条修复措施_____
2024-03-15更新 | 4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5 . 南疆地区是我国三大棉花种植区之一,棉花是当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蚜虫是危害棉花的重要害虫,蚜虫寄生蜂包括两类:初级寄生蜂和重寄生蜂。初级寄生蜂将卵产于蚜虫体内,幼虫依靠取食蚜虫的组织和营养生长,最终导致蚜虫死亡形成僵蚜,重寄生蜂攻击初级寄生蜂。下图是棉田中的部分营养关系图,请回答:

(1)棉蚜刺茧蜂与棉蚜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2)棉田中棉长管蚜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能量的去向有_______
(3)研究发现间作苹果树后,增加了_______,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棉花不易爆发虫害。
选择适宜在南疆生长的苹果树等经济作物与棉花间作,体现了生态工程_______原理。
(4)为了验证苹果树与棉花间作对蚜虫的控制作用,科研人员统计了棉花单作和与苹果树间作后棉花植株上蚜虫的数量以初级寄生蜂的寄生率,结果分别如下图:

①蚜虫数量在6月27日左右达到最大的原因是_______,7月11日左右蚜虫数量显著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②根据图1和图2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_
2024-03-05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6 .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图示。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前的___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
(2)图2中甲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段,乙细胞处于___段,丙细胞处于___段。
(3)对图2乙细胞分析可知,该细胞的名称是:___,该细胞处于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该细胞含有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
2024-03-02更新 | 4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2月期初测试生物试题(普通班)
7 . 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质子(H+)和电子()的传递情况,实线代表H+传递,虚线代表传递,PQ既可传递,又可传递H+。请回答问题:
   
(1)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分子在光能激发下失去高能,失去的叶绿素分子,能够从水分子中夺取,使水分解为氧和H+经光系统Ⅱ→PQ→细胞色素b6f→PC→光系统Ⅰ等最终传递给NADP,合成NADPH;伴随着的传递,H+通过______方式从叶绿体基质转运至类囊体腔积累,形成一定的H+梯度,驱动ATP合成,最终实现光能转换为______中的化学能。
(2)当植物处于NADP缺乏状态时将启动循环电子转运,该状态下叶绿体中______(填“能”或“不能”)合成ATP。
(3)PSⅡ(光系统Ⅱ)是一种光合色素和蛋白质的复合体,D1蛋白是PSⅡ的核心蛋白。研究发现亚高温强光(HH)条件下,过剩的光能会损伤D1蛋白,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为研究亚高温强光(HH)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小麦进行不同条件处理,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据图可知,HH条件下,过剩光能产生的原因不是气孔因素,理由是______;而是由于______,使C3的合成速率下降,导致光反应产物积累,进而使光能转化效率降低而造成光能过剩,对植物造成危害。
(4)研究发现,D1蛋白周转(D1蛋白更新合成)和叶黄素循环(几种叶黄素在不同条件下的转化)是植物应对高温高光强条件的重要保护机制。研究人员利用小麦植株进行了四组处理:A组在适宜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培养,B组用H2O处理,C组用叶黄素循环抑制剂(DTT)处理,D组用D1蛋白周转抑制剂(SM)处理,其中B、C、D三组均置于HH条件下培养,结果如图3所示。据图分析,在HH条件下,D1蛋白周转比叶黄素循环对小麦植株的保护作用______(选填“强”或“弱”),理由是______
(5)研究发现D1蛋白是由叶绿体psbA基因编码,干旱胁迫对D1蛋白也有明显的损伤,外源5-ALA如何缓解干旱胁迫呢?某研究小组拟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若干,PEG,5-ALA、相关测定设备等。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的目的

简要操作过程

______

预实验: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5-ALA溶液,处理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
控制变量开展实验喷施PEG模拟②_______环境正式实验:随机将小麦均分为4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喷施5-ALA溶液,丙组喷施PEG,丁组喷施PEG+5-ALA溶液

③分析______

适宜条件培养一定时间,测定不同处理组别中小麦幼苗psb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净光合速率(Pn)

(6)图4和图5是研究小组记录的相关数据。据图分析,外施5-ALA______,从而缓解了干旱对小麦造成的伤害。
   
2024-03-02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等5地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8 . 肾上腺皮质分泌多种激素,其中的糖皮质激素(GC)对多种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其分泌过程和部分作用原理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由人体中的____________(部位)分泌。高浓度的GC会抑制激素X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被称为____________调节。
(2)GC的受体GR位于细胞内部,原因是________
(3)由图可知GC可以_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血糖,一方面GC通过促进糖异生相关酶基因的____________,将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另一方面GC通过_____________,减少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4)GC在临床上经常用于抗过敏,原因是____________。除抗过敏外,GC在治疗免疫相关疾病时还有广泛的应用,试举一例____________
(5)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是指肾上腺皮质激素因各种原因分泌过多而产生的综合征,下列症状可能由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引起的有___________
①血糖升高,引发糖尿病②血钠过高,导致高血压③体内慢性感染(如肺结核)加重④血钾过高,导致肌无力
2024-03-01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2月期初生物试题
9 . 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雄果蝇(2n=8)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DNA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图1中CD段的细胞是图2中的Ⅱ和Ⅲ
B.图1中DE段与图2中I→IV的形成原因相同
C.图2中Ⅱ表示初级精母细胞,该阶段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图2中Ⅰ类型的细胞中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
10 . 下图1表示某地利用生态学相关原理,将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进行有机整合而形成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表2为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6kJ/a),a、b、c三个种群构成一条食物链。图3为净化养殖塘内河水的复合式生态床技术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鸡、鸭既能以植物为食,又能以沼渣和秸秆制成的饲料为食,由此判断它们在本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若图1代表能量关系,箭头______(填序号)不能成立;箭头8可代表鸡、鸭、猪等家禽家畜的______量。
(2)将秸秆直接制作成饲料中的能量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秸秆投入沼气池后再制成饲料中的能量。与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相比,该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维持相同的产出能力时,所需投入的化肥和精饲料更少,其原因是______
(3)表中a、b、c三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是______,该食物链中能量从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种群

同化总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a



363.5


34.5

235

b

18

4.5



2


c

123

50



6.5

25.5


(4)图2中,生态浮床需合理布设多种净化能力较强的本土植物,防止过于稀疏或密集,影响净化效果,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是______。部分植物可分泌一类特殊的化合物,吸引鸟类捕食害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的作用。生态浮床中的曝气机可不断曝气,可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______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5)科研人员欲对养殖塘内虾的生态位进行调查,需要对虾的______等方面展开调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