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26 道试题
1 . 农业上,可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番茄(2n=24)茎段,然后对其栽培从而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番茄。据研究发现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植株中,仅有30%左右的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形成“嵌合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可能只含 12 条染色体
B.“嵌合体”的体细胞中可能含有2、4或8个染色体组
C.“嵌合体”同株异花授粉产生的后代可能不育
D.“嵌合体”可以产生含有24条染色体的配子
2024-02-2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入侵植物水葫芦曾经在我国多地泛滥成灾。下表是研究人员对某水域水葫芦入侵前后的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调查时段

物种数

植物类型

优势种

入侵前

I

100

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龙须眼子菜等多种

入侵后

II

22

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水葫芦、龙须眼子菜

III

10

浮水植物

水葫芦

A.水葫芦入侵后,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B.Ⅰ时段,该水域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
C.与Ⅱ时段相比,Ⅲ时段水葫芦的K 值保持不变
D.若对水葫芦进行有效治理,群落物种数会增加
3 . 转分化是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转变成另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的现象。研究人员对诱导成年小鼠胰腺腺泡细胞转分化为胰岛β细胞进行了相关研究,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指针表示 Dnmt3a基因的表达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转分化过程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转分化过程与植物组织细胞脱分化过程相同
C.胰腺腺泡细胞和胰岛β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
D.适当降低 Dnmt3a 的表达,可提升胰岛β细胞的比例
4 . 油菜素内酯(BR) 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在植物抵抗环境胁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4-表油菜素内酯(EBR)是人工合成的 BR 类似物,为探究EBR 在缓解铜离子胁迫对葡萄幼苗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组 1 为无铜离子胁迫, 对照组2 为120μM Cu²+处理+0mg. L¹EBR
B.一定浓度的EBR 可以缓解铜离子胁迫对葡萄幼苗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
C.三种浓度的 EBR 处理均可以增加葡萄幼苗体内脱落酸的含量
D.在缓解铜离子胁迫对葡萄幼苗影响过程中,EBR 和脱落酸之间存在拮抗作用
5 . 据图分析“中心法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mRNA 的过程都会出现胸腺嘧啶与腺嘌呤配对现象
B.真核细胞的①只发生在细胞核,⑦只发生在细胞质
C.HIV 扩增遗传物质的过程包括②①③
D.⑦过程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6 .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生物催化剂,大多数是蛋白质。下列关于酶及酶促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在最适温度下对酶进行保存
B.pH 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原理相同
C.酶蛋白经高温处理后仍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到
D.酶分子彻底氧化分解后的产物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2024-02-2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7 . 2023年4月 25日,在湖北荆州,4头迁地保护长江江豚回到了长江的怀抱。这是中国迁地保护的江豚首次放归长江,也是人类首次实现迁地保护濒危水生哺乳动物的野化放归。这标志着我国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技术初步形成闭环,对于长江江豚保护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极大彰显了“长江大保护”的成就,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独一无二的中国智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江豚在探测环境和捕食时依靠声纳信号回声定位,这种信号属于物理信息
B.为研究野生江豚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般需要对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参数进行调查
C.迁地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将受保护的物种再迁入原栖息地,恢复其野生种群
D.经迁地保护的江豚回归长江后,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数量增加
8 . 近日,人们在希腊附近海域发现了一只拥有“大拇指”的条纹原海豚, 它的前鳍如图1所示, 研究者推测基因的异常表达使该海豚的前鳍发育出现了异常,图2是正常海豚前鳍的X 光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变异不一定会被保存下来并得到积累
B.海豚没有形成五指可能与胚胎时期细胞没有发生充分凋亡有关
C.“大拇指”可能赋予该条纹原海豚新的前鳍功能,是一种适应性进化
D.海豚前鳍与人手臂由同种类型的骨骼组成,为“脊椎动物来自共同祖先”提供了证据
2024-02-2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解题方法
9 . 某植物需经春化作用才能开花,研究表明,该植物的 DNA 甲基化水平降低是开花的前提。这种 DNA 甲基化水平改变引起表型改变的现象,属于(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D.表观遗传
10 . 冬泳是指冬季在室外水域自然水温下的游泳。随着健康理念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冬泳,有关冬泳对身心健康的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
Ⅰ.了解冬泳过程中4个时期(平滑降温期、寒冷期、温暖期、危险期)的生理变化,达到科学锻炼的目的。
(1)平滑降温期:冬泳者在冷空气中脱去衣服后,人体就开始了体表降温,此时期人体产热器官主要是____,同时神经系统开始兴奋,作全身性“临战动员”。
(2)寒冷期:入水后,散热骤然增加,受冷水刺激____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另一方面传至体温调节中枢,引起皮肤血管收缩。
(3)温暖期:人体经过短暂的寒冷期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即刻调动参与应急反应,大量分泌____,作用于____系统,人体心跳加快,呼吸加深,流经肌肉的血流量增加,糖原分解加快,基础代谢率提高。
(4)危险期:用大量散热作代价,人体热量在冷水中得到短暂的“相对平衡”。若继续呆在冷水中,人体的核心温度就会低于35℃,会出现颤抖、心律升高、协调性下降,甚至晕厥,严重者会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选项有____。
A.危险期人体散热速率明显大于产热速率,导致体温下降
B.机体颤抖属于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在寒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表现
C.寒冷环境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D.寒冷环境下,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髓质激素增加,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5)研究结果显示,长期适度冷水游泳的运动组,心肌细胞内的____体积变大,分布密集,心肌细胞内的____颗粒显著增加,结果说明长期适量冬泳有助于提高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和能量储备。
Ⅱ.有研究者认为,在冷水中游泳或浸泡与蒸桑拿规律交替进行,可能影响棕色脂肪燃烧能量、释放热量的方式。为了探索这一设想,招募若干年轻冬泳男性和不曾冬泳的男性进行实验研究:
(6)实验分组
甲组:4名年轻冬泳男性每周都在冷水浸泡和热桑拿之间交替数次,坚持至少两年。
乙组:4名年轻冬泳男性每周适宜时长在冷水中游泳,坚持至少两年。
丙组:____,坚持至少两年。
(7)预测实验结果
三组受试者机体中棕色脂肪含量比较:____
(8)本实验中,____以及无法总结出冬泳对体温调节或棕色脂肪组织直接影响的因果关系,都是研究结果的潜在局限性。
(9)冬泳者白色脂肪更易转化棕色脂肪,鉴于棕色脂肪组织的活动与较低的代谢疾病风险相关,这些发现可能对健康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