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4 道试题
1 . 中枢神经系统中有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其主要作用是影响神经可塑性和认知功能。众多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外周血中BDNF的含量减少有关。miRNA是细胞中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miRNA,miRNA-l95是miRNA中的一种。基因的甲基化机理及miRNA-195调控BDNF基因表达的机理如下图所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BDNP基因甲基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甲基化引起的变异都是不可遗传的
B.DNA甲基化转移酶发挥作用需与DNA结合
C.DNA分子中甲基化的胞嘧啶不能与鸟嘌呤配对
D.DNA甲基化可能阻碍NA聚合酶与起始密码子结合
2.下列有关BDNF基因表达的调控机理,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②与③相比,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B.与正常个体相比,抑郁症患者的过程②一定增强
C.不同miR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miRNA的产生与细胞分化无关
D.miRNA--l95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BDNF的mRNA结合,抑制BDNF基因的表达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4年5月高考及选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高度近视患者的视网膜与眼底形态改变,眼睛屈光度大于600°。研究表明,遗传性高度近视属于单基因病,已知某家族成员中II-3和Ⅲ-1患有该遗传病,其家族系谱图如下:

   

1.绘制上述家族系谱图时,不需要进行的是(       
A.病情诊断B.了解成员关系
C.基因检测D.调查人群发病率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遗传性高度近视的致病基因是(       
A.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C.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3.某高度近视遗传病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视力恢复正常,并与该家系中Ⅲ-2婚配,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是(       
A.1/8B.1/6C.1/3D.1/2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生物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在催化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特性。某小组为了探究酶的催化特性,实验分组如下表所示。

组别

5滴鸡肝研磨液

+

5滴胃蛋白酶溶液

5滴蒸馏水

+

5滴MnO2溶液

+

2mLH2O2溶液

+

+

+

+

注:“+”表示加入,“-”表示不加入;
1.若设置甲、乙组是为了探究酶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则表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B.---+C.+-+-D.----
2.关于上述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自变量是催化剂的有无及种类
B.底物浓度和反应时间都是无关变量
C.检测指标是氧气的产生速率
D.甲丙对照可说明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生物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野生型水稻籽粒糊粉层细胞内,高尔基体出芽的囊泡在其膜上G蛋白作用下定位至液泡膜并融合,从而将谷蛋白靶向运输至细胞液中;某突变体因G蛋白异常,囊泡发生错误运输后与细胞膜融合。正常细胞中谷蛋白运输过程如图。
1.关于水稻细胞中谷蛋白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囊泡①、②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完全相同
B.囊泡运输过程不需要ATP 提供能量
C.囊泡的定向运输依赖信号分子和细胞骨架
D.突变体中谷蛋白被运输至细胞膜上
2.研究者发现突变体籽粒糊粉层细胞内液泡形态改变、淀粉合成减少,造成胚乳萎缩、粒重减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是水稻中的储能多糖,元素组成为C、H、O
B.谷蛋白运输异常可能造成糊粉层细胞光合作用减弱
C.该突变体可用于探究谷蛋白与淀粉合成的关系
D.淀粉含量下降会造成籽粒萌发率下降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粘多糖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由于粘多糖降解酶先天性缺陷,患者组织中粘多糖沉积,患儿母亲的羊水中粘多糖含量也增多。因缺陷的酶类型不同,该病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粘多糖病Ⅰ型患者常表现为皮肤增厚,骨骼畸形等症状。现有一对健康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患粘多糖病Ⅰ型的女儿,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期待采用骨髓移植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
1.推测该夫妇生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为(       
A.1/4B.3/4C.1/8D.3/8
2.为避免粘多糖病孩子的出生,需对有家族史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并决定是否及时终止妊娠。下列诊断方法错误的是(       
A.羊水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析B.羊水细胞的DNA分析
C.羊水细胞的酶活性测定D.羊水中的粘多糖含量测定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淳安县汾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为实时监测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科研人员开发了以ATP生物发光测定法为基础的自动化ATP荧光检测系统。ATP生物发光测定法是通过检测细胞内源性ATP含量得到发光值,进而反映被测样本中微生物含量的一种快速定量测定方法。检测时,空气进入含细胞裂解液、荧光素等物质的检测试剂盒中,即可得到检测数据。
1.ATP荧光检测系统中,ATP的作用是(       
A.发出荧光B.吸收荧光C.提供能量D.催化反应
2.发光值可反映微生物含量的原因是(       
A.ATP在微生物细胞内水解时会发光B.微生物细胞内ATP含量相对稳定
C.ATP在微生物细胞内不易合成D.ATP在微生物细胞内不易分解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淳安县汾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下列有关发酵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分离、提纯产物,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或其代谢物
B.发酵工程使用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
C.为避免影响发酵罐中的发酵,发酵结束时才能进行发酵液中微生物数量、产品浓度的检测
D.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工业发酵时,控制酸性和中性条件有利于积累谷氨酸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如图是关于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所示的运输方式为(       
A.渗透作用B.全透作用C.被动运输D.简单扩散
2.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的是(       
A.葡萄糖B.蛋白质C.K+D.CO2
3.下列关于图中②所示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要消耗能量B.需要载体蛋白C.需要受体蛋白D.逆浓度梯度进行
4.胞吞、胞吐过程的实现,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是(       
A.稳定性B.多样性C.特异性D.流动性
5.下列关于协助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运输的速率与转运蛋白的数量有关
B.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
C.水分子更多的是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D.变形虫摄取水中有机物颗粒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合格性)试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某同学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实验中遇到困惑:第一天将恶性的肿瘤细胞转入培养瓶中培养,第二天在换液时发现约有近三分之一的细胞死亡,第三天发现死亡细胞的比例增多,第四天发现培养的细胞基本死亡。该同学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培养过程中也未出现杂菌污染。关于细胞的死因成为了该同学的困惑。
1.为保障动物细胞培养的无菌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者的双手在实验前需要用医用酒精消毒,以杀死所有的杂菌
B.需要对操作器皿及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例如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C.可选择在酒精灯附近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
D.在培养液中可添加少量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
2.有关细胞死亡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       
A.在培养细胞时,操作不当,造成细胞损伤
B.在配置培养基时,未加入血清,造成细胞所需营养不足
C.细胞分裂能力有限,大量细胞出现衰老和凋亡
D.细胞的培养环境不适宜,引起细胞大量死亡
2024-05-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食物匮乏和美食向往推动人们不断探索可食用生物,如马铃薯块茎因淀粉含量高可作主粮,但发芽的块茎含高浓度龙葵素,它是一种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剂;大型真菌营养丰富,但毒蕈中的毒蕈碱是乙酰胆碱的类似物,鹅膏毒肽是一种RNA聚合酶抑制剂。
龙葵素和毒蕈碱中毒者腺体分泌增强,常见呕吐、腹泻等症状。鹅膏毒肽能够被消化道吸收,进入肝细胞后与RNA聚合酶相结合,造成肝损伤,肝损伤患者会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和胆红素升高等症状。
1.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但不能催化分解毒蕈碱。支配唾液腺的传出神经元通过分泌乙酰胆碱传递兴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龙葵素中毒者和毒蕈碱中毒者的唾液分泌量都会减少
B.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能引起唾液分泌
C.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唾液腺细胞之间是通过突触联系的
D.龙葵素增多会导致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含量增加
2.鹅膏毒肽与RNA聚合酶分离后被排进胆汁中,随胆汁流入小肠,在小肠处可被再次吸收,反复对肝脏造成损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成分的指标可反映肝功能是否正常
B.鹅膏毒肽中毒的治疗中要提防患者病情出现反复
C.鹅膏毒肽与RNA聚台酶结合首先影响翻译过程
D.鹅膏毒肽会使某些蛋白质合成受阻进而损害肝细胞
2024-05-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检测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