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45 道试题
1 . 某实验小组利用新鲜的绿叶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用纸层析法,该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是滤纸条上的标记,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层析液最先所处的位置是________(填“A”或“B”)处。
(2)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过程中,偶然发现某植株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不能合成________,导致对________光的吸收能力明显减弱。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讲 光合作用(第一课时)(讲义,带详细知识导图)-【上好课】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 . 光合作用机理是作物高产的重要理论基础,光饱和点是指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时的光照强度,光补偿点是指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与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量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研究发现水稻野生型(WT)的产量和突变体(ygl)在不同栽培条件下产量有差异。
(1)测得两种水稻分别在弱光照和强光照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如下图1、图2所示:

①据图分析,ygl有较高的光补偿点,这与其呼吸速率较_________(填“高”或“低”)有关。
②据图分析,为了提高产量,在常年阳光充足、光照强度大的地区,更适合种植______________水稻,依据是_______
(2)通常情况下,叶绿素含量与植物的光合速率成正相关。但上述研究表明,在强光照条件下,突变体(ygl) 水稻光合速率反而明显高于野生型(WT)。为进一步探究其原因,研究者在相同光照强度的强光条件下,测定了两种水稻的相关生理指标见下表:

水稻材料

叶绿素(mg/g)

类胡萝卜

素( mg/g)

RuBP羧化酶含量

(单位:略)

Vmax(单位:略)

WT

4.08

0.63

4.6

129.5

ygl

1.73

0.47

7.5

164.5

注: RuBP羧化酶是指催化CO2固定的酶; Vmax表示RuBP羧化酶催化的最大速率
①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_____光; RuBP羧化酶存在于叶肉细胞中的_________(具体场所)。
②据表分析,在强光照条件下,突变体水稻光合速率反而明显高于野生型的原因是____
3 . 广西青梅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研究人员对广西青梅幼苗和成年树木的光合特性与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究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光合能力的差异,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气孔导度和气孔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1)据图分析,当光照强度为( 0∼500μmol⋅m-2 s-1时,幼苗和成年树木的净光合速率均快速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 ,此时类囊体上可以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供暗反应合成有机物。而当光照强度大于 800μmol⋅m-2 s-1以后,幼苗和成年树木的净光合速率均呈下降趋势,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成年树木的叶绿素a、b含量均显著高于幼苗,用__________(填试剂)分别提取两者等量绿叶中的光合色素后,通过纸层析法进行分离,滤纸条从上至下第三、四条色素带较宽的是来自__________(填“成年树木”或“幼苗”)的光合色素。
(3)成年树木和幼苗的下表皮存在大量的气孔组织,推测成年树木的气孔密度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幼苗。保卫细胞吸水体积膨大时气孔开放,反之关闭,当保卫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高时,可导致气孔__________(填“关闭”或“开放”)。
(4)广西青梅种子发芽及幼苗的生长需要荫蔽环境,而成年树木喜阳,由于广西青梅成年树木与其他乔木树种长期占据了上层,大苗难以长成中树或大树。在广西当地可通过人为干扰的方式,如__________(答一点)以利于大苗生长发育成大树;在引种栽培时,幼苗时期需要进行适当的__________处理,进入成年期后,可移植至适宜的环境中。
4 . 研究人员发现大豆细胞中GmPLP1(一种光受体蛋白)的表达量在强光下显著下降。据此,他们作出GmPLP1参与强光胁迫响应的假设。为验证该假设,他们选用WT(野生型)、GmPLP1-ox(GmPLP1过表达)和GmPLP1-i(GmPLP1低表达)转基因大豆幼苗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强光胁迫时,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反应关键蛋白复合体(PSII)造成损伤,并产生活性氧(影响PSII的修复),进而影响_________的供应,导致暗反应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减弱,生成的有机物减少,致使植物减产。
(2)图1中,光照强度大于1500umol/m2/s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三组实验大豆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均增加缓慢,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试从暗反应角度答出2点)。该实验结果表明GmPLP1参与强光胁迫响应,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小组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强光会诱导蛋白GmVTC2b的表达。为探究GmVTC2b是否参与大豆对强光胁迫的响应,他们测量了弱光和强光下WT(野生型)和GmVTC2b-ox(GmVTC2b过表达)转基因大豆幼苗中抗坏血酸(可清除活性氧)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依据结果可推出在强光胁迫下GmVTC2b增强了大豆幼苗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生物对强光胁迫的忍耐程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

   

(4)经进一步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GmPLP1通过抑制GmVTC2b的功能,减弱大豆幼苗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若在第(3)小题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实验组进行验证,该实验组的选材为_________的转基因大豆幼苗(提示:可通过转基因技术得到相应基因过表达和低表达的植物)。根据以上信息,试提出一个可提高大豆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从而达到增产目的的思路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0讲 光合作用(第二课时)(练习,3大题型)-【上好课】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5 . 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实验中,加入组织样液2mL后,先注入双缩脲试剂________1mL,摇匀,再注入双缩脲试剂________4滴,摇匀,可见组织样液变成紫色。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讲义)-【上好课】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6 . 水通道蛋白位于部分细胞的细胞膜上,能介导水分子跨膜运输,提高水分子的运输速率。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放入渗透压较低的溶液中,可使其逐渐吸水涨破,此时光线更容易透过红细胞悬浮液,液体由不透明的红色溶液逐渐变澄清,肉眼即可观察到,这种现象称为溶血,溶血时间与水分进入红细胞的速度有关。下图是猪的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体积和初始体积之比的变化曲线图,O点对应的浓度为红细胞吸水涨破时的NaCl浓度。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失水?_____
(2)分析图,将相同的猪的红细胞甲、乙分别放置在A点和B点对应的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乙细胞均保持活性,乙细胞的吸水能力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红细胞甲。
(3)将猪的红细胞和肝细胞置于蒸馏水中,发现红细胞吸水涨破所需时间少于肝细胞,结合以上信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
(4)有观点认为:低温会使水分通过细胞膜的速率减慢。请以羊血为材料,以溶血现象作为观察实验指标,设计实验验证这一观点。(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_____
7 . 微塑料是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会对海洋、陆地生态系统甚至整个生物圈带来不良影响。农业生产中常使用大棚薄膜和地膜覆盖以提高作物产量,废薄膜经过破碎、化学分解和生物降解会变成微塑料。请回答:
(1)在珠穆朗玛峰的降雪中发现微塑料,这体现了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___性。
(2)研究表明,纳米级微塑料可进入烟草细胞;蚯蚓粪、鸡粪也富含微塑料。这表明土壤中的微塑料可能存在沿_________生物富集的风险。
(3)研究发现,微塑料能吸附重金属形成复合物被动物通过消化道吸收并滞留在体内进而影响生命活动。为研究微塑料(MPs)和重金属镉(Cd)对哺乳动物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人员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微塑料暴露组(MPs),镉暴露组(Cd),Cd和MPs联合使用暴露组(Cd+MPs),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量小鼠结肠相应指标,结果如表、图:

指标

Control

MPs

Cd

Cd+MPs

结肠长度(cm)

7.8

7.6

7

6.8

结肠绒毛结构完整性

+++++++

++++

++

+

(注:肠黏膜物理屏障在肠道抵御病原体入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数量越少,表示完整性程度越小,肠道受损越严重。)

(注:哺乳动物体肠道等组织会产生促炎因子如TNF-α等,促使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肠道等组织也能产生抑炎因子如IL-10等,可抑制组织的炎症反应而避免组织损伤。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维持免疫调节的稳态。)
①表中结果说明__________
②综合上述信息,完善下图微塑料和重金属镉对哺乳动物肠道功能影响的机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污染源控制的角度,提出一条农业生产上使用塑料薄膜的合理建议以缓解微塑料污染:__________
8 . 伞花木是我国特有的Ⅱ级重点保护的濒危野生植物。科研人员对我省龟山保护区中天然保存的伞花木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将该群落分为5个20×20m2的正方形样地,进而随机选取10×10m2的样方,对乔木层植物进行调查;另随机选取5×5m2的样方,对灌木层植物进行调查。相关结果如表1、2。请回答:
表1伞花木群落部分植物种类及数量

层次

种类

株数

乔木层

桂花

120

青冈

104

伞花木

12

东南栲

16

鸡仔木

8

灌木层

桂花

24

青冈

18

伞花木

26

白勒

9

臭常山

10

表2伞花木群落部分植物的生态位宽度

层次

种类

生态位宽度

乔木层

桂花

0.9387

青冈

0.8652

伞花木

0.8177

东南栲

0.3943

鸡仔木

0.7056

灌木层

桂花

0.8851

青冈

0.8444

伞花木

0.6223

白勒

0.4441

臭常山

0.3614

(注: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物种在所处环境中能够利用资源或占据空间的范围。生态位宽度越大,物种适应环境能力和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越强。)
(1)据表1结果分析,样方法除可用于调查种群密度外,还可用于调查_______;研究伞花木群落垂直结构时,除调查乔木层、灌木层的植物外,还应调查________层的植物。
(2)据表1、2结果分析,相比鸡仔木,东南栲虽然株数较多,但生态位宽度较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3)研究伞花木的生态位时,除种群密度外,还应调查伞花木的_______(写出2点即可)等特征。伞花木虽为濒危植物,但在本群落中的数量却不是最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以伞花木树干大小作为划分树龄标准,确定各龄级,获取伞花木种群年龄结构信息,如图。
   
据图分析,保护伞花木应对__________(填“幼苗”或“成株”)进行积极干预以改善其生存条件,理由是________
9 . 某雌雄同株的高等植物心形叶(A)与戟形叶(a)、高茎(B)与矮茎(b)、高焦油(D)与低焦油(d)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甲植株,其5号同源染色体有一条发生部分片段缺失,如图;该植株产生的含部分片段缺失5号染色体的雄配子或雌配子会完全致死。请回答(不考虑其他变异情况):

(1)让甲植株自交,实验结果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叶形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理由是_______
(2)现有各种基因型和表型的正常植株可供选用。完善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甲植株发生致死的配子是雄配子还是雌配子。
①实验方法:让甲植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的植株进行__________交,分析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之一:
若以甲植株为父本时,子代全为心形叶;以甲植株为母本时,子代心形叶:戟形=1:1,则甲植株产生的致死配子是_________配子。
(3)已知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BbDd,含5号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会致死。利用甲植株设计实验方案证明D/d基因不位于5号同源染色体上_____。(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10 . 线粒体功能、数量及形态的变化受线粒体的融合与分裂调控。这种调控在脂肪细胞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肥胖患者的脂肪组织中线粒体存在功能受损。图1表示细胞因子RalA、Drpl(Dpl上第637位丝氨酸即Scr637磷酸化导致其活性降低)和Opal调节脂肪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机制。请回答:

(1)脂肪对组织细胞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线粒体在脂肪细胞内的功能是_______
(2)科研人员对实验小鼠敲除RalA基因后,在两种不同的饲喂条件下,检测小鼠脂肪细胞中线粒体基础耗氧率的变化,结果如图2。

结合图1、2分析:
________饮食能增强RalA基因的表达
②高脂饮食易导致小鼠肥胖的机制是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