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90 道试题
1 . 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 pH 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A_ bb

A_ Bb

A_BB、aa _

表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F₁ 全部是淡紫色植株,则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
(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则 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3)若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₁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
7日内更新 | 142次组卷 | 73卷引用:优化练 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单元测试卷
2 . 在拟南芥的幼根中,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很少,根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地上部分,地上部分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中柱只能向根尖运输,然后根尖的生长素再通过皮层回流。在幼根的中柱和皮层细胞中,无论生长素以什么方式进入细胞,运出细胞时必须依赖运输载体PIN蛋白,见图1。将拟南芥横放后,其根冠中的平衡石细胞感受到重力信号,细胞内的淀粉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通过一系列调控使根向地生长,见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具有____和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少量的生长素即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但是植物体还要源源不断合成生长素的原因是____
(2)图1中,生长素在中柱只能向根尖运输的原因是____
(3)据图分析,拟南芥横放后,由于____导致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根向地弯曲生长。
(4)有研究者曾经认为根的向水性也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生长素运输载体PIN蛋白。请根据所给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根的向水性与PIN蛋白无关____(只写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材料:培养7天的正常拟南芥和PIN缺失突变体若干、盛有琼脂培养基的装置(培养基左上侧含水量明显低于右下侧)、遮光罩。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 · 提升卷】-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 . 供体细胞的分化状态和表观遗传修饰模式是影响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发育的重要因素。为研究供体细胞RNAm6A修饰(即RNA某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对猪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者进行系列实验。
(1)核移植的受体是_________细胞,选此细胞的原因除体积大易操作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核移植后的重构胚发育至_______________阶段可利用__________技术转移到代孕母体子宫内以获得子代个体,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得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_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医学研究。
(2)RNAm6A修饰可通过提高mRNA结构稳定性来影响早期胚胎发育。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甲组)属于多能干细胞,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乙组)则是处于分化终端的体细胞。研究者比较了两细胞内RNAm6A修饰水平及其作为核供体时重构胚的发育效率,结果如图1、2。

   

结果表明,核供体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____________
(3)为验证RNAm6A修饰水平与核移植胚胎发育能力的关系,研究者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

核移植胚胎发育能力的检测结果

对核供体细胞的处理方法

胚胎总数

胚胎卵裂率

囊胚率

对照组

导入空载体

187

59.4%

16.8%

实验组

导入M基因过表达载体

185

71.3%

27%

导入空载体是为了排除_________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结果表明,__________可提高核移植胚胎的发育能力。
(4)为研究导致不同供体细胞RNAm6A修饰水平差异的原因,研究者分析了M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M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为22%,而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则为50%。据此设计实验:
实验组用DNA甲基化抑制剂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不处理检测两组的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请修正实验方案:___________
(5)研究表明,RNAm6A修饰水平高的供体细胞核移植胚胎中DNA损伤位点较少。请推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核移植胚胎发育的能力较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 . 果蝇的三对相对性状中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果蝇Q的部分基因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只考虑眼色和体色两种性状的情况下,果蝇Q与基因型为____的个体杂交,子代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3∶1∶3∶1。
(2)欲确定R、r基因在图中染色体上的位置,可以进行分步实验。首先确定R、r基因是否位于Ⅱ号染色体上,选择纯合灰身细眼雄蝇和另一纯合雌蝇进行连续两代交配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____,则R、r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否则不位于Ⅱ号染色体上。
(3)若(2)已证明R、r基因不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继续选择粗眼雌蝇和纯合____杂交,若____,则R、r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若____,则R、r基因位于____号染色体上或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5 .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其三对相对性状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大翅脉对小翅脉为显性、细眼对粗眼为显性,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只研究灰身和黑身、大翅脉和小翅脉这两对相对性状,某同学将一只灰身小翅脉雌蝇与一只灰身大翅脉雄蝇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灰身大翅脉∶灰身小翅脉∶黑身大翅脉∶黑身小翅脉=3∶3∶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
(2)现有三个纯合果蝇品系可供选择,甲是灰身大翅脉粗眼,乙是黑身大翅脉细眼,丙是灰身小翅脉细眼。请以上述三个纯合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____。(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6 . 大肠杆菌能进入实体瘤核心并保持较强活性,科研人员期望利用大肠杆菌构建一种基因表达可控的工程菌,期望用于人体特定部位实体瘤的免疫治疗。
(1)科研人员利用温度敏感型转录调控蛋白构建温控表达的质粒系统,如下图。

   

①利用来自λ噬菌体的温度敏感型转录抑制因子Tcl42作为“开关”构建温控抑制元件,在_____(选填“λ噬菌体”、“大肠杆菌”或“人”)中具强活性的启动子pLac可以使Tcl42持续性表达,抑制启动子pRL;当控温至42℃时才开启特定基因的表达。
②Tcl42开关仅在加热时瞬时激活特定基因,而免疫疗法需要数周才能见效,所以设计了“基因电路”——一次短暂的温度激活后可维持长期的基因表达。其核心基因包括重组酶Bxb1基因、分泌型αPD-L1蛋白基因(该蛋白可用免疫治疗)等。
请选择相关选项完善该“基因电路”的技术路线:_____及质粒,获基因电路 → 受体菌37℃时,蛋白Tcl42抑制启动子pRL →_____→ 免疫元件无功能(不表达αPD-L1) →_____→ 解除蛋白Tcl42对启动子pRL的抑制→__________→细菌合成GFP,并分泌大量αPD-L1。
A、重组酶Bxb1基因不表达          B、菌体升温至42℃时
C、用不同的限制酶、DNA连接酶分别处理温控抑制元件、重组元件、免疫元件
D、启动子p7启动荧光蛋白GFP基因、αPD-L1基因的转录
E、重组酶Bxb1基因表达,进而引起启动子p7两侧发生重组
(2)科研人员用_____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感受态,从而将“基因电路”质粒导入菌体内,经过培养、涂布后,筛选_____(选项),由此成功构建用于免疫治疗的温控工程菌(EcT)。
A、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             B、具有绿色荧光的菌落
C、同时具有A和B特征的菌落                      D、具有A或B特征的菌落均可
(3)使用聚焦超声(FUS)装置,可以使动物特定范围的组织快速升温至42℃,从而实现体内微生物治疗的温度控制。为验证上述温控工程菌的治疗肿瘤效果,选取若干组生理状态相近的小鼠,经过7天的成瘤建模后,分别进行如下处理,并检测记录小鼠体内肿瘤体积。
第1组:注射生理盐水,2天后FUS处理;
第2组:注射温控工程菌,2天后FUS处理。请评价并完善实验方案_____
最终证明温控工程菌可被FUS处理局部激活,并具有持续性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4)若期望将上述温控工程菌用于临床实验,还需利用小鼠开展_____方面的研究。
7 . 东亚飞蝗,别名蚂蚱,为杂食性害虫,主要危害禾本科作物的叶片和嫩茎。东亚飞蝗分为卵、若虫(跳蝻,活动能力很弱)、成虫三个发育时期。雌虫也能进行孤雌生殖,即雌性产生的卵,可以直接孵化和正常发育,且繁殖力惊人。世界范围内,蝗灾对农业、经济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团队发现,东亚飞蝗能够产生一种群聚信息素,飞蝗种群在群聚激素影响下,由散居型转变为群聚型,形成超大型种群,从而导致蝗灾。
(1)调查跳蝻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法,但该方法不适合调查蝗虫成虫,原因是__________。有人提议采用空中拍照技术调查蝗虫成虫的种群密度,与标记重捕法相比,该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科研人员通过性引诱剂捕杀雄性蝗虫,破坏了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但发现不能有效地控制蝗虫的数量,原因是__________
(3)为确定飞蝗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中,哪一种为群聚信息素,科研人员分别向A、B区通入不同的物质,记录飞蝗在不同区域的停留时间,结果如下表。

组别

A区

B区

通入物质

停留时间(s)

通入挥发性物质

停留时间(s)

第1组

溶剂

430

苯乙腈(PAN)

170

第2组

溶剂

190

4-乙烯基苯甲醚(4VA)

410

第3组

溶剂

285

苯乙醇(PhA)

315

研究人员据此初步确定4VA是群聚信息素,PAN和PhA都不是,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定4VA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4VA及溶剂进行图1(黑色表示添加了4VA的样方区域)所示的室外草地诱捕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采用图1所示的方法进行室外草地诱捕实验时,需要设置样方,并将诱捕器置于样方内。图1中设置样方时需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答出2点)。
②据图2结果得出的结论是4VA能在自然环境中吸引和聚集飞蝗,其依据是__________
(5)研究表明,蝗虫的触角上存在感知4VA的嗅觉受体。据此提出防治蝗灾的设想:__________
8 . 藏羚羊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雄性有角雌性无角。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Ⅰ、Ⅱ、Ⅲ、IV分别对应大(5-8龄)、中(3-5龄)、小(1-3龄)、幼(0-1龄)四个年龄等级(藏羚羊最长寿命8年左右)。依据图1中调查出的藏羚羊种群的______特征,预测此后一段时间,______地区藏羚羊种群数自将增加。

(2)图2表示某地区藏羚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变化(R=出生率/死亡率),b-c段时间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是______。如果在d时间,少量藏羚羊从其它地区迁入该地区,则该地区藏羚羊的K值将______
(3)成年藏羚羊一年中除繁殖季节,绝大部分时间是雌雄分群。生态学家为解释此现象;提出如下假说: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使其难以果断选择捕食对象,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为检验该假说的正确性,研究小组用狗(能将抛到草坪上的物体叼回来),质量和大小等相同且适宜的橡胶圈和橡胶棒做了如表的模拟实验:

组别

实验处理

统计并记录

实验组

1

同时向草坪中抛出两个相同橡胶圈

分别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物体所用的时间

2

同时向草坪中抛出两个相同橡胶棒

对照组

实验中橡胶圈或橡胶棒模拟的对象是______。对照组应进行的实验处理是______,若______,则假说成立。
(4)下图甲表示藏羚羊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该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除甲图中的因素外,还有_____
②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______,对应乙图中的______点(填字母)。
③若甲图的①②分别代表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在相似生态系统中的增长率,这两个种群在各自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高低可描述为______
9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可引起婴幼儿发生支气管炎、肺炎,是诱发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重组人干扰素α1b具有抗病毒作用。为了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感染RSV小鼠的治疗效果,研究者开展了以下实验:将雌雄数目相当、生理状况相同的感染RSV小鼠随机分为A~E等5组。其中A组雾化吸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B至E组分别雾化吸入剂量为3.125μg、12.5μg、25μg、50μg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连续雾化吸入5天后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再次感染RSV引起的哮喘效应,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
(2)A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该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3)图1实验结果说明______,结合图2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4)根据本研究结果,重组人干扰素α1b能否在治疗儿童呼吸道RSV感染疾病上推广使用?______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______
10 . 研究表明,大多数宫颈癌是由HPV感染所致。2022年福建省启动了适龄女性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为增强HPV疫苗的免疫效果,常在疫苗中添加疫苗佐剂——多西紫杉醇(简称DOC)。研究人员利用肿瘤小鼠和含不同浓度DOC的生理盐水溶解的HPV疫苗,探究DOC作为HPV疫苗佐剂对小鼠抗肿瘤作用的影响,DOC作为HPV疫苗佐剂的小鼠免疫分组及处理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组别处理

1

2

3

4

5

6

肌肉

注射(/只)

生理

盐水

200ug

DOC

___________

100ugDOC+

120ugHPV

疫苗

200ugDOC+

120ugHPV

疫苗

400ugDOC+

120ugHPV

疫苗

在第0、3、7天先后免疫注射3次,21天后对小鼠瘤块、血清等进行检测


(1)HPV疫苗相当于___________,会诱发人体产生___________免疫。
(2)第3组肿瘤小鼠肌肉注射的试剂是___________
(3)21天后测定不同小鼠的肿瘤体积,结果如下图所示,该结果表明___________

(4)欲探究DOC作为HPV疫苗佐剂在人体中的影响,还应探究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