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2 道试题
1 .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得201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奖励他在阐明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上的开拓性研究。自噬是一种真核细胞降解受损细胞器、错误折叠蛋白质和病原体的正常代谢机制,自噬的简要过程如图所示。

(1)关于溶酶体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
A.溶酶体是由单层生物膜包被的小泡
B.溶酶体具有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的作用
C.植物细胞没有溶酶体,所以不会发生吞噬衰老损伤细胞器的代谢活动
D.残余体中的物质被释放至细胞外后,短时间内细胞质膜面积增大

(2)如图所示,自噬过程中,线粒体等细胞器被一种双层膜的结构包裹,然后形成自噬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A.自噬体膜含有2层磷脂分子
B.自噬体膜与溶酶体膜融合的过程可能受到温度影响
C.自噬性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活性与其所处环境无关
D.细胞通过调控自噬过程,以确保自身生命活动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

(3)由图可知,溶酶体直接来源于____(填细胞器名称),小分子营养物质可通过溶酶体膜运输到细胞质基质,溶酶体内部的水解酶及残渣则不能通过其膜结构,这说明生物膜具有____
(4)已知低糖培养可使细胞的自噬水平升高,有机化合物氯喹可抑制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但对自噬体的产生无明显影响。


A组

B组

C组

培养条件

正常糖

低糖

低糖

是否加入氯喹

科研团队对三组细胞(A组、B组、C组)进行了如表中的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细胞内自噬体含量;最多的是____;通过细胞自噬回收物质和能量最多的是____。最少的是____
(5)图中被消化的细胞器为线粒体,其增加其自身膜面积的方式为____,部分线粒体蛋白由其自身合成,原因在于线粒体内部含有少量的____
(6)科学实验证明,在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元细胞异常死亡的疾病中都可观察到线粒体异常现象,请从线粒体功能角度分析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是____
2024-04-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
2 .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得201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奖励他在阐明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上的开拓性研究。自噬是一种真核细胞降解受损细胞器、错误折叠蛋白质和病原体的正常代谢机制,自噬的简要过程如图所示。

(1)细胞识别病原体依赖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___,该结构可以识别外界信息。
(2)关于溶酶体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
A.溶酶体是由单层生物膜包被的小泡
B.溶酶体具有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的作用
C.没有溶酶体的细胞不发生吞噬衰老损伤细胞器的代谢活动
D.残余体中的物质被释放至细胞外后,短时间内细胞质膜面积增大
(3)如图所示,自噬过程中,线粒体等细胞器被一种双层膜的结构包裹,然后形成自噬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自噬体膜含有2层磷脂分子
B.自噬体膜与溶酶体膜融合的过程可能受到温度影响
C.溶酶体中合成的水解酶活性与其所处环境有关
D.细胞通过调控自噬过程,以确保自身生命活动在相对稳定环境中进行
(4)由图可知,溶酶体直接来源于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小分子营养物质可通过溶酶体膜运输到细胞质基质,溶酶体内部的水解酶及残渣则不能通过其膜结构,这说明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
(5)图中被消化的细胞器为线粒体,部分线粒体蛋白由其自身合成,推测原因在于线粒体内部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
(6)已知低糖培养可使细胞的自噬水平升高,有机化合物氯喹可抑制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但对自噬体的产生无明显影响。

A组

B组

C组

培养条件

正常糖

低糖

低糖

是否加入氯喹

科研团队对三组细胞(A组、B组、C组)进行了如表中的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细胞内自噬体含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最多的是__________;通过细胞自噬回收物质和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2024-01-1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2013年,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发现细胞内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内产生的某些蛋白质被包裹在不同的囊泡中,向不同方向运输,以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蛋白质运送到目的地,如图表示细胞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1)如图所示,分泌蛋白在细胞内合成与加工后,经囊泡运输到细胞外起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囊泡在运输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会发生膜成分的交换
B.肽链经②加工后可形成成熟的分泌蛋白
C.囊泡运输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D.囊泡和靶膜的识别作用保证了此过程的精确性

(2)囊泡运输过程需要沿着细胞骨架定向转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与维持细胞形态有关
B.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C.一些细胞器在细胞内的运输也需要细胞骨架的参与
D.物质沿细胞骨架运输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3)图中②表示________
(4)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生物膜系统将细胞质分隔为不同的功能化区域
B.生物膜系统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
C.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相对独立,彼此成分不可相互转化
D.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在功能上存在联系

(5)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可生存于人体胃黏膜的致癌细菌,Marshal1和Warren因此发现获得诺贝尔奖。幽门螺旋菌进入胃后,通过分泌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并在细菌周围形成保护层,以避免胃酸的杀灭作用。请推测幽门螺旋菌是否通过上图所示途径分泌尿素酶,并说明理由________
(6)Brefeldin A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分泌蛋白转运抑制剂,使用Brefeldin A处理细胞后,检测到细胞中③形态异常、膜面积迅速减小,②的膜面积明显增大,且②的膜表面可检测到正常情况下仅存在于③膜表面的蛋白质,请推测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____
2023-12-3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一)下图为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是__________所做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该实验在自变量控制上采用____________ 原理。
(2)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二者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该实验中S型细菌细胞提取物去除大部分蛋白质后,与R型细菌一起培养,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菌都是S型细菌
C.据图可知,该实验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D.该实验利用酶解法的高效性去除S型细菌细胞提取物中蛋白质、脂质等物质

(二)为进一步证明DNA和蛋白质究竟哪一种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 如下实验:
①用含35S、32P 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标记噬菌体    
②用已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普通大肠杆菌
③依次离心、搅拌                                
④检测放射性的位置
(3)以上实验步骤               有错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请对错误步骤进行修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莆田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卷
5 . 根据遗传物质的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两类,图2为这两类病毒的化学组成示意图,其中b、e、d均为大分子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选用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其优点有______。
A.个体小,繁殖快
B.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
C.代谢类型多,易变异
D.易于观察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2)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选用了图中______(填“e类病毒”或“f类病毒”)中的一种。实验过程中,他们用35S、32P分别标记了图1中的______(编号选填)部位。
(3)为确定某病毒属于e类病毒还是f类病毒,不考虑在宿主细胞内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某实验小组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组别

实验处理

统计并记录

在含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宿主细胞

分别接种病毒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病毒的放射性

_______


上述实验中,乙组应做的处理为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则该病毒为f类病毒。
(4)在产生子代病毒的过程中,直接参与的分子有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病毒的基因组②宿主细胞核DNA③tRNA④聚合酶⑤宿主细胞核糖体⑥宿主的核苷三磷酸       ⑦氨基酸
(5)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是证实DNA可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S型肺炎链球菌可导致小鼠患肺炎,并使小鼠死亡
B.无荚膜的肺炎链球菌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繁殖
C.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只能证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
D.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6)下列有关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该实验中离心的目的之一是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
B.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由大肠杆菌的DNA指导合成的
C.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
D.该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如图2为不同生物或生物不同器官(细胞)的DNA中A+T/G+C的比值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7)猪的不同组织细胞的DNA碱基比例大致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8)图2的三种生物中DNA的热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
(9)假如猪的某一双链DNA中腺嘌呤的含量为30%,则鸟嘌呤的含量为_____
2024-04-2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6 .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叶片光合产物的形成及输出是影响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棉花叶片光合作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酶a为碳反应的关键酶,酶b为催化光合产物向淀粉或蔗糖转化的关键酶,字母A-G代表物质。

(1)据图判断,物质A是_____,物质B是_____,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物质B的去路是_____
(2)图中酶b可以催化三碳糖合成淀粉,却不能催化三碳糖合成蛋白质,说明酶具有_____。
A.专一性B.高效性C.稳定性D.重复性

(3)研究表明,高温胁迫(40℃以上)主要影响植物碳反应中酶a的活性。推测在高温胁迫条件下,图中含量会暂时上升的物质是_____。
A.物质BB.物质CC.物质ED.物质F

(4)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_____。
A.H+转运B.Mg2+吸收
C.CO2的固定D.O2扩散

(5)NH4+能增加类囊体膜对H+的通透性,从而消除类囊体膜两侧的H+浓度差。若将NH4+注入叶绿体基质,下列过程中会被抑制的是_____。
A.电子传递B.ATP的合成
C.NADPH的合成D.光能的吸收

(6)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棉花细胞中的叶绿体通过移动对光照作出不同的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叶绿体的移动与细胞中的微管和微丝有关
B.叶绿体弱光下的响应有利于吸收利用光能
C.叶绿体对光强的响应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D.叶绿体的移动是随机的没有任何意义

(7)摘取棉花的叶片,在实验室里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_____
①用75%乙醇提取色素
②在聚酰胺薄膜的粗糙面划线
③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叶绿素含量时,所选用的光质为红橙光
研究者以两种棉花品种S为材料,探究高温胁迫(40℃以上)对棉花品质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其中,CK组为对照,数据为30℃下测得;HT组数据为40℃连续培养的第5天测得。

组别

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1

气孔开放程度Gs/mol•m-2•s-1

胞间CO2浓度Ci/μmol•mol-1

酶a相对活性

酶b相对活性

CK

27.78

0.66

275.17

9.16

9.39

HT

20.06**

0.59**

260.55**

6.99**

8.3*

*和**分别表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和差异极显著。
(8)根据已学知识、题干、表和图中的信息,推测高温胁迫会降低棉花品质的原因是:_____
2024-05-2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大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得201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奖励他在阐明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上的开拓性研究。自噬是一种真核细胞降解受损细胞器、错误折叠蛋白质和病原体的正常代谢机制,自噬的简要过程如图所示。
   
(1)关于溶酶体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
A.溶酶体是由单层生物膜包被的小泡
B.溶酶体具有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的作用
C.植物细胞没有溶酶体,所以不会发生吞噬衰老损伤细胞器的代谢活动
D.残余体中的物质被释放至细胞外后,短时间内细胞质膜面积增大

(2)如图所示,自噬过程中,线粒体等细胞器被一种双层膜的结构包裹,然后形成自噬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多选)
A.自噬体膜含有2层磷脂分子
B.自噬体膜与溶酶体膜融合的过程可能受到温度影响
C.自噬性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活性与其所处环境无关
D.细胞通过调控自噬过程,以确保自身生命活动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

(3)由图可知,溶酶体直接来源于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小分子营养物质可通过溶酶体膜运输到细胞质基质,溶酶体内部的水解酶及残渣则不能通过其膜结构,这说明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
(4)已知低糖培养可使细胞的自噬水平升高,有机化合物氯喹可抑制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但对自噬体的产生无明显影响。


A组

B组

C组

培养条件

正常糖

低糖

低糖

是否加入氯喹

科研团队对三组细胞(A组、B组、C组)进行了如表中的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细胞内自噬体含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最多的是__________;通过细胞自噬回收物质和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5)图中被消化的细胞器为线粒体,其增加其自身膜面积的方式为__________,部分线粒体蛋白由其自身合成,原因在于线粒体内部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
(6)科学实验证明,在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元细胞异常死亡的疾病中都可观察到线粒体异常现象,请从线粒体功能角度分析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23-12-31更新 | 419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细胞观察与实验探究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显微镜观察了五种生物组织和细胞,如图1。
   
(1)显微镜有图2所示镜头可供选择,若采用镜头②和④观察到蚕豆叶下表皮图像,其放大倍数为____________倍。
   
(2)要进一步放大观察保卫细胞,为了使细胞物象最大,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       )(单选)
A.②⑤B.③⑤C.③④D.①④

(3)通过图1的观察发现,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4)下列关于这五种生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
A.结构相同B.功能相同C.大小一致D.形态多样

(5)图3为“蚕豆叶细胞的观察”实验中的两个视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
   
A.a是一对保卫细胞B.b是下表皮细胞
C.观察顺序应是②→①D.观察视野②时应使用细准焦螺旋

(6)对蚕豆叶下表皮细胞的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多选)
A.蚕豆叶下表皮细胞紧密排列,保护内部细胞
B.蚕豆叶下表皮分布着成对的保卫细胞,控制气体进出
C.蚕豆叶下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通过
D.蚕豆叶下表皮细胞有少许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7)在医疗、食品、能源和环境等领域,大规模工业化培养图1中的细胞①,通过其生命活动来获得人类需要的生物产品。该生物技术称为(       )(单选)
A.发酵技术B.杂交技术C.基因编辑技术D.组织培养技术

(8)在利用自然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的同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有关人与自然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
A.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退耕还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C.生物多样性越低越有利于人类的发展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禁止开发和利用
2023-11-1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南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洋葱是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之一,也是生物学常用的实验材料。某兴趣小组利用洋葱开展了一系列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以图示洋葱作为材料的相关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若选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实验,可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B.洋葱绿色管状叶叶肉细胞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可作为观察叶绿体的材料
C.若选用洋葱的绿色管状叶叶肉细胞进行实验,可以对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提取和分离
D.若选用洋葱根尖各部分的细胞进行实验, 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上DNA复制
(2)实验一中,采取正确洋葱材料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色素带在聚酰胺薄膜上分布正确的是 (       
A.B.
C.D.
(3)叶绿体中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的色素是 (       
A.叶绿素aB.叶绿素bC.叶黄素D.胡萝卜素
(4)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色素具有亲脂性,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B.叶绿体色素能用层析法分离,与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有关
C.在聚酰胺薄膜上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干燥后再重复划线2~3次
D.为了更快速地层析出不同色素,一定要将滤液线完全浸入层析液
(5)在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各时期观察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细胞分散
B.根尖细胞解离后立即用龙胆紫溶液染色,以防解离过度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都能观察到染色体
D.视野中可持续观察到某个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
(6)实验二中,小王同学将洋葱细胞依次放在a、b、c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到下图实验现象,据图判断三种蔗糖溶液浓度关系为 ( )

A.a>b>cB.b>a>cC.c>a>bD.c>b>a
(7)用1g/ml的蔗糖溶液做洋葱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清水进行引流处理,一段时候后观察发现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萌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根尖不同部位细胞结构图,其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最活跃部位的细胞是 (       
A.B.C.D.
(9)实验三中,小王看到小萌剪取洋葱的一条幼根根尖所做的实验效果很好,于是小王也从该条幼根上剪取一段进行实验,经规范操作后始终没能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5-18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曹杨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中生物试题
10 . 最近在我国南海沿岸一带发现两种新的牡蛎物种。牡蛎,俗称生蚝,肉味鲜美,是一种兼具高营养、功能保健及药用价值的海洋贝类,在营养食品及功能食品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有“海洋牛奶”之称。研究人员为评估3种人工养殖生蚝的营养价值,分别检测了其可食用部分的主要有机物含量,见图1。其中,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含量差异显著,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含量差异不显著。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牡蛎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_________
(2)牡蛎蛋白质中含有种类齐全的氨基酸,其中含量较高的是甘氨酸。下列关于氨基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氨基酸分子中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B.氨基酸中所有氨基和羧基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C.人体细胞可以合成的氨基酸属于非必需氨基酸
D.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数量不同

(3)贝类的糖原具有调和浸出物成分的滋味、增强浓厚感,并使贝类产生特有风味的作用。若以糖原含量为评价牡蛎质量的主要指标,则分析图1可知,渔民最好选择养殖品种_____________(选填“1”、“2”或“3”),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
近年的研究发现,紫外线会使皮肤皱纹加深,产生晒斑等光老化症状。研究者通过实验探究了在小鼠皮肤表面涂抹牡蛎蛋白的酶解产物(OPs)对皮肤细胞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OPs可以缓解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具体数据见图2。其中,MMP-1是最有效的胶原酶,可以降解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导致皮肤的皱纹增加;TGF-β可以间接控制胶原蛋白的生成。   

(4)下列关于紫处线辐射引起皮肤光老化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皮肤粗糙、松弛等老化现象与皮肤的胶原蛋白有关
B.细胞衰老时细胞内的水分减少,所有酶的活性降低
C.皮肤光老化现象是由紫外线辐射引起,与基因表达无关
D.紫处线辐射可以缓解细胞衰老

(5)可以通过直接测定皮肤细胞中MMP-1的_______的含量来反应其在皮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编号选填)
①DNA②mRNA③rRNA④tRNA⑤蛋白质
(6)请根据实验结果,补全下图_______   
(7)请结合以上图文信息,阐述牡蛎蛋白的酶解产物(OPs)对皮肤皱纹的影响及具体机制:___________
生蚝虽然美味又富有营养,但是不能生吃,否则容易感染创伤弧菌。创伤弧菌广泛分布于近岸海域的海水、海洋生物的体表和肠道中,能通过皮肤伤口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引发严重的感染。
(8)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
A.创伤弧菌和牡蛎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B.创伤弧菌可以进行DNA半保留复制
C.创伤弧菌的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
D.皮肤损伤后可以用海水消毒,因为海水可以很大程度抑制创伤弧菌的生长

(9)烹调贝类(牡蛎、蛤、贻贝)时,彻底加热就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率,请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
2024-05-2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