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小麦种子萌发后,长出幼苗。幼苗在生长过程中,根系从土壤或培养液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同时地上部分也开始伸展,长出嫩绿的叶子。将小麦幼苗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并检测小麦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与培养液中K+浓度、溶氧量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小麦根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cd段下降的原因可能与根细胞的质壁分离有关
C.限制bc段和fg段的因素都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
D.e点表明细胞缺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维持能量的供应
2024-03-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科研团队历时六年科研攻关,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这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技术路径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⑥表示相关过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该系统与叶肉细胞相比,不进行细胞呼吸消耗糖类,能积累更多的有机物
B.该过程④⑤⑥类似于固定二氧化碳产生糖类的过程
C.该过程实现了“光能→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能量转化
D.该过程能更大幅度地缓解粮食短缺,但依然需要耕地和淡水资源
2024-01-1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桃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生物试题
3 . 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真核细胞的核基因表达调节机制——内含子miRNA通过下调转录因子来调控基因的表达,图甲和图乙是发生在细胞核内的正向和反向调节机制模式图。请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含子miRNA是在分子水平来调控基因的表达
B.内含子miRNA调控基因的表达存在正反馈调节机制
C.形成主基因mRNA和成熟miRNA需解旋酶和限制酶的作用
D.该研究为某些疾病如肿瘤提供多个靶点联合治疗
2024-01-16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桃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生物试题
4 . 科学家用超声波震碎了线粒体之后,内膜自然卷成了颗粒朝外的小囊泡。这些小囊泡具有氧化[H]的功能。当用尿素处理后,小囊泡不再具有氧化[H]的功能。当把F1小颗粒装上去之后,小囊泡重新具有了氧化[H]的功能(如图1)。F0-F1颗粒后来被证实是线粒体内膜上催化ATP合成的蛋白质(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A.实验证明F0-F1颗粒是线粒体内膜上的酶
B.F0-F1颗粒中F0具有亲水性、F1具有疏水性
C.实验中[H]指的是还原型辅酶Ⅰ
D.图2中H+跨膜运输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2024-01-1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桃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生物试题
5 . 细胞质基质中的PDHElα通过促进磷脂酶PPMlB对IKKβ S177/181的去磷酸化可以削弱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增强炎症因子及细胞毒性T细胞诱导的肿瘤细胞死亡。而某些致癌信号激活会导致PDHElα上某位点的磷酸化并转位到线粒体,细胞质基质中的PDHElα水平下降活化了NF-κB信号通路;同时线粒体中的PDHElα增多间接促进了炎症因子刺激下肿瘤细胞的ROS(活性氧)解毒从而降低其对肿瘤细胞的毒害。NF-κB信号通路活化和ROS的清除共同促进了肿瘤细胞在炎症因子刺激下的存活,增强了肿瘤细胞对细胞毒性T细胞的耐受性,最终促进了肿瘤的免疫逃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炎症因子及细胞毒性T细胞诱导的肿瘤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B.磷脂酶PPM1B对IKKβ S177/181的去磷酸化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C.细胞质基质中的PDHElα能促进NF-κB信号通路激活
D.抑制PDHElα的磷酸化可能可以阻断肿瘤的免疫逃逸并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
2024-01-1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桃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生物试题
6 . 某兴趣小组利用适量好氧降解菌和200g厨余垃圾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堆肥过程中的最适翻堆频率和最适温度,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初期频繁翻堆,可以增加氧气供应,更利于好氧降解菌对厨余垃圾的快速分解
B.据图可知,24h一次和12h一次两组的厨余垃圾重量下降明显
C.45℃时厨余垃圾干物质减少量最大,此温度可能是好氧降解菌堆肥的最适温度
D.实验中干物质减少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与温度影响降解菌酶的活性有关
7 . 某科学兴趣小组以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以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控制氧气浓度的变化,得到了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时二氧化碳产生速率(Ⅰ)、氧气消耗速率(Ⅱ)、以及酒精产生速率(Ⅲ)随着时间变化的三条曲线,实验结果如图所示,t1时刻Ⅰ、Ⅱ两条曲线重合,S1、S2、S3、S4,分别表示图示面积。该兴趣小组还利用乳酸菌作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同的实验,实验装备和条件不变,得到乳酸产生速率(Ⅳ)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刻,氧气浓度较高,无氧呼吸消失
B.如果改变温度条件,t1会左移或右移,导致S1和S2的值不一定相等
C.若S2∶S3=2∶1,S4∶S1=8∶1时,0~t1时间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的比值为3∶1
D.若曲线Ⅳ和Ⅲ完全重合,则0~t1时间段酵母菌和乳酸菌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2023-12-27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宜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期末调研生物试题
8 . 在外界压力刺激下,大脑“反奖励中心”脑区中的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神经元上N、T通道蛋白活性变化,使神经元输出抑制信号,抑制大脑“奖赏中心”的脑区活动,从而产生抑郁,具体机制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适量的氯胺酮可以阻断N通道的开放,从而缓解抑郁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T通道蛋白的抑制剂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B.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膜电位变化可能引起N和T通道开放
C.“反奖励中心”脑区的神经元可以向“奖赏中心”脑区输出抑制信号
D.外界压力刺激“反奖励中心”脑区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K通道数目不会增多,但是K+胞内浓度会大量增多
2023-12-2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宜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期末调研生物试题
9 . 噬菌体的基因组比较小,但又必须要编码一些维持其生命和复制所必需的基因,在选择的压力下,形成了重叠基因。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的不同可读框,编码不同的蛋白质。重叠基因有多种重叠方式,例如,大基因内包含小基因(如图);前后两个基因首尾重叠;几个基因的重叠等。近年来,在果蝇和人中也存在重叠基因,例如人类神经纤维病I型基因内含子中含有3个小基因(由互补链编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是一种充分利用碱基资源的机制
B.基因的重叠可能对基因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C.重叠基因的转录方向可能不是一致的
D.同一个基因的编码区中可能存在多个起始密码子
2023-12-2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宜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期末调研生物试题
10 . 某拟南芥突变植株长时间光照下会因细胞凋亡而引起叶片黄斑,通过植物学家分析发现叶绿体中pMDH酶、线粒体中mMDH酶和线粒体内膜复合物Ⅰ(催化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等均参与促进活性氧的生成,从而促进细胞凋亡过程。下图是其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不仅可以合成糖类,也可以合成脂肪的组分
B.A酸-B酸的稳态与平衡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很有必要
C.该突变植株叶肉细胞中的脂肪酸含量比正常植株细胞中的低
D.突变植株中M酶活性的增强可能是导致产生叶片黄斑的原因
2023-12-23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宜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期末调研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