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42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叶酸也称为维生素M,是蛋白质、核酸等合成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辅酶。缺少叶酸会严重影响到个体发育,也会抑制细菌的生长。动物能直接利用外源叶酸,而细菌只能在R酶的作用下以PABA为原料合成。磺胺类药物的分子结构与PABA相似,可以抑制叶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磺胺类药物的长期使用会让细菌产生耐药性。
1.关于R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R酶可以与PABA结合
B.磺胺类药物是R酶的抑制剂
C.R酶可以为叶酸合成提供能量
D.提取R酶时应使用缓冲液
2.关于细菌的耐药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细菌在接触磺胺类药物之后发生了耐药突变
B.使用磺胺类药物后存活细菌中耐药基因频率明显增加
C.细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性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D.停用磺胺类药物后,细菌的耐药性将消失
2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小题:
蛋糕的制作需要用到多种原料,这些原料富含糖、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混合到一起赋予了蛋糕大量的热量和不同的风味,同时给身体提供了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
1.关于蛋糕中的多糖、蛋白质、脂肪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都含C、H、O元素B.都能用于细胞呼吸
C.都是质膜的组成成分D.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2.现用本尼迪特试剂、苏丹Ⅲ、双缩脲试剂对蛋糕进行物质检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尼迪特试剂能检验蛋糕中的葡萄糖和蔗糖
B.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C.双缩脲试剂由A液和B液组成,等体积混合后方可使用
D.对蛋糕进行物质检验操作时无需设置对照实验
3.蛋糕中的营养物质会被人体消化吸收。下列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B.K+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C.油脂进入肌肉细胞D.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水解为单糖
2023-04-2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3 . 2024年3月1日,中国科学院在《细胞》杂志上发表了封面研究论文。论文解析了叶绿体RNA聚合酶PEP复合物(细菌型质体编码的RNA聚合酶)和PEP转录延伸复合物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如图所示。

该结构的五个模块均由1-7个不等的蛋白质亚基所构成。其中“催化模块”与蓝细菌RNA聚合酶高度相同,“RNA模块”可以结合在RNA合成通道外围,以序列特异性的方式结合RNA,参与并协助RNA转录后加工。“调控模块”可能参与调控PEP的转录活性。
阅读以上材料,完成以下小题。
1.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催化模块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如图所示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下的结构称为显微结构
C.蓝细菌的叶绿体中也可能存在图示结构
D.叶绿体中含有核糖体,可以合成自身的全部蛋白质
2.下列关于叶绿体的遗传与进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论文为叶绿体起源于蓝细菌提供了证据
B.叶绿体RNA聚合酶的主要功能是结合DNA,形成RNA
C.RNA模块是以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与RNA结合
D.若调控模块受损,叶绿体DNA转录的速度将会受影响
2024-04-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豚草原产北美洲,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一批)。在实地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前,某校生物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模拟调查,教师给同学们模拟了一块长方形地块,如下图所示,图中直角图案“”代表豚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模拟调查能强化锻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样方法,能取代实地调查
B.对于此长方形模拟地块,学生可以采用等距取样法进行取样
C.模拟地块中豚草的分布较均匀,可能与实地调查结果有较大的差别
D.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要避免人为因素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
2023-01-28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5 . 生命的形态和功能是多样的,无论是重达上百吨的蓝鲸,还是小到不足万亿分之一克的细菌,它们都是由物质构成。不同物质结构不同,决定了其功能的差异。
1.组成生命体的物质包括(       
A.水B.无机盐C.有机物D.CO2
2.人体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与肌肉抽搐症状是因为缺少(       
A.碘 、 钙B.钠 、 钙C.铁 、 锌D.钾 、 钠
3.下列单体与其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对应错误的是(       
A.AB.BC.CD.D
4.图为人体内某种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模式图,以下结构中最可能含有该种分子的是(       
A.核仁B.核糖体C.细胞膜D.染色质
5.“○”表示组成该物质的一种结构单体。符合此图所示结构组成方式的物质是(       
A.纤维素B.脂肪
C.多肽D.核酸
6.能正确表示脱氧核苷酸结构的是(       
A.B.
C.D.
7.下列物质能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
B.
C.
D.
8.阿斯巴甜是一种甜味剂,下图为其结构简式,由图可知阿斯巴甜最可能属于(       
A.双糖B.脂质C.二肽D.核酸
9.细菌 GFAJ-1可以利用有毒的化学元素砷取代磷实现生长、繁殖,下列该细菌的物质或结构中检测不到砷存在的是(       
A.蛋白质B.核糖体C.细胞膜D.DNA
10.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鉴定还原性糖时,加入班氏试剂后产生砖红色沉淀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呈蓝色
C.可用苏丹IV 染液鉴定脂肪呈腥红色
D.可用碘液鉴定淀粉呈蓝紫色
1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2022-12-2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格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线上阶段性测验生物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1:图1为某登山队在为期104天的训练过程中夜营地的海拔高度,图2为队员们血液中平均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
材料2:图3表示在体循环的组织毛细血管中的某些代谢。其中红细胞中的碳酸酐酶能催化CO2和H2O转化为H2CO3,反应速率是无酶催化的107倍;H+与血红蛋白(Hb)结合,能促进氧合血红蛋白(HbO2)释放O2

1.海拔越高,空气中氧气越稀薄。当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的红细胞生成素能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
B.海拔越高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越高
C.肾脏能感知大气的氧浓度变化
D.红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2.关于红细胞的细胞代谢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红细胞能运输O2和CO2
B.在肺部,HbH+释放H+并结合O2
C.红细胞内的Cl浓度会越来越大
D.碳酸酐酶的存在有利于细胞排出CO2
3.婴儿期,内环境中O2浓度下降可促进肝脏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属于糖蛋白类激素,有促进红细胞生成和保护大脑的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肝脏具有内分泌功能
B.EPO的合成会受到内环境中O2浓度的调节
C.EPO通过促进红细胞生成防止大脑缺氧
D.早产儿出现缺氧症状时,可以口服EPO来改善症状
2023-04-0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病毒分流”假说认为,病毒感染部分细菌将使这些菌的数量减少,进而降低细菌作为分解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传输,即病毒会阻碍细菌中的能量和物质走向上游食物链。2023年1月4日,美国加州大学林肯分校研究人员在水体中发现了一种专食病毒的原生动物Halteria,这种微小生物主动吞噬并消化大量病毒。由此,水体原生动物除能通过捕食链和腐食链获得物质和能量外,还可以通过直接“食用”病毒来实现。
1.下列关于原生动物Halteria的叙述,正确的是(       
A.Halteria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Halteria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Halteria吞噬病毒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Halteria消化病毒可能与细胞中的溶酶体有关
2.Halteria的发现对研究水体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捕食链是水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
B.腐食链中,以细菌为食的原生动物属于消费者
C.Halteria的发现证明病毒分流假说并不成立
D.Halteria“食用”大量病毒,不利于水体的物质循环
8 . 野骆驼是比大熊猫数量还少的野生动物,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极度干旱、贫瘠的库姆塔格沙漠中,为了解决沙漠野生动物的饮水困难,保护区工作人员修建了多个仿真自然的水源池。多年来,即使在国家政策的严格保护下,野骆驼种群仍然增长缓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天敌狼或许是制约野骆驼种群数量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每年3月份开始,是野骆驼产育高峰期,在保护区内,工作人员会加强巡逻值守劝返自驾车穿越,防止打扰野骆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人工水源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人工水源池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人工水源池的存在会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人工水源池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
D.人类活动能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野骆驼的种群密度需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出
B.应人为限制狼的种群数量从而保护野骆驼种群
C.自驾车穿越驼道不属于影响种群密度的外源性因素
D.人工水源池的建设也能增加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2024-02-1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高三2月选考深研模拟卷生物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饥饿的绿藻更喜欢吃活细菌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哥伦比亚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们领导的研究发现,五种单细胞绿藻在“饥饿”的时候会吃掉细菌,这项研究已经发表在《ISME》杂志上。2013年,研究人员首次提供了绿藻以细菌为食的确凿证据,他们在一种产自明胞菌属的藻类中证明了这一点。实验测试的藻类只吃活细菌,当其他营养物质含量较低时,它们吃得更多,而这些发现将对绿藻的环境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1)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无毒荧光染料标记的活细菌进行了喂食实验,并将这些细菌跟五种不同的单细胞绿藻结合,最后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这是整个实验的流程,也是思路。在探究生命活动的规律时,我们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思路,来验证我们的猜想。请将下列实验流程的字母序号按照正确的顺序填空:
生产或生活实践→提出问题 →( )→设计方案→实施方案→( )→得出结论→( )→新的问题→进一步探究
A.解答问题       B.获取数据,分析数据       C.做出假设
(2)传统上,我们认为绿藻是纯粹光合作用的有机体,通过在阳光下浸泡生产它们的食物,但实际光合作用只是绿藻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而已。下列是有关光合作用的图示,请回答:

Ⅰ、写出图甲中A物质的名称:________
Ⅱ、从图乙可知:光合作用包括D和E两个阶段,E阶段在叶绿体的_____中进行。
Ⅲ、叶绿体中的色素可用______法分离。
Ⅳ、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
①若图乙中的x代表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影响______阶段(用图甲的字母回答)。
②若图乙中的x代表温度,其主要通过影响______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3)绿藻遍布世界各地并帮助形成了水生食物网的基础。跟其他光合作用的有机体如蓝藻、硅藻和甲藻一起,它们有一个总称“浮游植物”,但实际藻类之间也有很大的差距,如绿藻和蓝藻,它们就属于两种不同的有机体。下图是将HIV病毒、蓝藻、草履虫和绿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甲组和乙组的生物中都有RNA
B.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
C.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
D.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4)据悉,流式细胞仪可以帮助科学家分析溶液中的细胞特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的数据,表明藻类正在吞噬发光的细菌。为了确认确实发生了吞食,研究人员又使用了高精度显微镜来进行进一步确认。所以只有熟练掌握各种科学研究器材,了解它们的操作原理,才能正确得出实验结论。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在高倍镜下观察叶肉细胞时,应用粗准焦螺旋调节镜筒,使视野清晰。( )
②视野中有一异物,若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后异物仍不动,则异物位于反光镜上。( )
2023-03-0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考试模拟生物试题(一)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甲图为缩手反射简单示意图,装置A能显示神经I的电位变化峰值大小。乙图是装置A的记录数据图。

1.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抑制性神经元自身能产生动作电位
B.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元的动作电位的峰值
C.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过膜方式中存在主动转运
D.静息时神经元细胞膜两侧存在K+浓度差
2.依据甲乙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刺激强度引发的神经元动作电位峰值不同
B.神经纤维对刺激的响应存在最小刺激阈值
C.突触2的作用是使肌肉不响应所有的环境刺激
D.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后回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