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90 道试题
1 .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酵母菌而生产的人胰岛素,为千千万万的糖尿病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胰岛素由A链和B链两条肽链组成。酵母菌生产人胰岛素的过程如图所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筛选获得能表达胰岛素基因的酵母菌后,需进行扩大培养,该过程需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使其达到一定数量后放入发酵罐中发酵。关于酵母菌的扩增、计数和发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菌种放入摇瓶进行振荡培养,有利于酵母菌充分获得营养物质和O2
B.酵母菌计数可采用划线分离法,也可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
C.发酵时应确保发酵罐中无氧状态,使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D.酵母菌在不同发酵阶段要求的环境条件不同,但发酵产物相同
2.发酵后,需要从酵母菌培养物中分离纯化胰岛素。某同学对纯化得到的3种蛋白质进行凝胶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分别代表电泳槽的阳极和阴极)。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乙的2倍,且甲、乙均由一条肽链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凝胶的孔隙大小分布有最大极限和最小极限
B.电泳缓冲液可维持合适的pH,并使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性
C.甲、乙、丙在进行电泳时,迁移的方向是从下至上
D.甲、乙、丙三种蛋白质中,丙最可能是胰岛素
2 .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稻鱼共生系统是中国南方一种长期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其主要特征是在水稻田中养鱼。有的地方还发展为稻鱼鸭共生系统。稻鱼鸭共生系统的代表是贵州省从江县。稻鱼共生系统的代表是浙江省青田县。两者均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选定为农业文化遗产。
1.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某农场在确保水稻稳产的基础上发展了“稻鱼鸭”立体养殖的农田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没有人力的维持,该水稻田中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都可能发生变化
B.同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不能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C.在该农田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分之间和组成成分内部都存在着多种信息传递
D.该农场的“稻鱼鸭”农田生态系统中种植了十多个品种的水稻,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2.稻鱼鸭系统是指在水稻田中以“种一季稻、放一批鱼、养一群鸭”为特色形成的复合生态农业系统。关于引入的鱼和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鱼、鸭的粪便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水稻生长利用了该有机肥中的物质和能量
B.鱼和鸭能取食杂草、捕食害虫,减少饲料和农药的投入,最终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C.同一农田生态系统中,鱼和鸭因所处空间、食物来源等相同,导致两者的的生态位可能完全重叠
D.鱼同化的能量,除部分用于自身生长繁殖外,其余能量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散失以及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同化
2024-06-1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北(ZDB)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3 . 紫锥菊是一种药用植物,其四倍体比二倍体具有更高的光合效率和更高的药用活性成分含量。图示两种紫锥菊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   

回答以下问题。
1.在四倍体紫锥菊育种过程中,需要对诱变后的植株进行染色体数目鉴定,可观察统计染色体的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的(  )
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
2.下列关于紫锥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叶绿体色素只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C.ATP 和 NADPH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
D.暗反应只能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3.在紫锥菊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  )
A.O2和CO2
B.ATP 和 NADPH
C.ATP 和 CO2
D.O2和NADPH
4.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二倍体光合速率逐渐下降
B.b~c 二倍体呼吸速率逐渐升高
C.c~d四倍体光合速率逐渐升高
D.a~d 四倍体呼吸速率逐渐升高
5.与二倍体相比,下列关于四倍体紫锥菊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速率更高
B.任何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均更高
C.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需要更高的光照强度
D.药用活性成分含量更高可能与其有机物积累更多有关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期一款昂贵的成人奶粉宣传势头猛烈,广告语宣传:奶粉含有大量乳铁蛋白,服用吸收后,能在体内发挥抗菌作用,从而提高成年人免疫力。
材料二:人乳铁蛋白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含铁蛋白质,由700个氨基酸组成,广泛存在于血浆和母乳中,婴儿能吸收母乳中的乳铁蛋白,可提高免疫力,而成年人不能吸收。
材料三:在近期的研究中,常把乳铁蛋白包埋在脂质体(如图)中,并研究脂质体在胃液中的完整性,以期发现乳铁蛋白进入细胞的其他途径。

1.下列关于乳铁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铁蛋白中的氨基酸之间以氢键相连
B.婴儿的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胞吞吸收乳铁蛋白
C.宜用100℃开水冲泡含乳铁蛋白的奶粉
D.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奶粉是否含有乳铁蛋白
2.某同学认为该进口奶粉的广告宣传不科学,提出了下列理由,不能支持其观点的是(  )
A.蛋白质是该奶粉的重要营养成分B.成年人不能吸收奶粉中的乳铁蛋白
C.乳铁蛋白在成人胃中会发生变性D.乳铁蛋白在肠道内会被分解
3.下列关于该脂质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脂质体中添加一定量的胆固醇,能增加其结构稳定性
B.乳铁蛋白的亲脂部分和亲水部分会分别位于脂质体的a和b处
C.脂质体能在胃液中保持结构的完整性,与酶的专一性有关
D.脂质体中的乳铁蛋白能被吸收,与质膜的流动性有关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野生型水稻籽粒糊粉层细胞内,高尔基体出芽的囊泡在其膜上G蛋白作用下定位至液泡膜并融合,从而将谷蛋白靶向运输至细胞液中;某突变体因G蛋白异常,囊泡发生错误运输后与细胞膜融合。正常细胞中谷蛋白运输过程如图。
1.关于水稻细胞中谷蛋白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囊泡①、②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完全相同
B.囊泡运输过程不需要ATP 提供能量
C.囊泡的定向运输依赖信号分子和细胞骨架
D.突变体中谷蛋白被运输至细胞膜上
2.研究者发现突变体籽粒糊粉层细胞内液泡形态改变、淀粉合成减少,造成胚乳萎缩、粒重减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是水稻中的储能多糖,元素组成为C、H、O
B.谷蛋白运输异常可能造成糊粉层细胞光合作用减弱
C.该突变体可用于探究谷蛋白与淀粉合成的关系
D.淀粉含量下降会造成籽粒萌发率下降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6 .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错误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基因缺失甚至癌变。染色体和纺锤丝之间通过动粒相连。未准确连接的动粒将会激活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AC),活化的SAC可以抑制cyclingBl(一种周期蛋白)的降解,阻止cohesin(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拴在一起的蛋白质复合体)的切割,保证染色体有更多的时间实现正确连接。染色体均被正确连接后,APC被激活,能促进细胞进入后期并进一步完成有丝分裂。SAC相关作用机制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干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SAC会不断地与着丝粒结合并脱离
B.可推测cyclingBl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是减慢细胞分裂的进程
C.APC的激活过程中,涉及了一系列基因的程序性表达
D.因为蛙的红细胞中没有染色质,所以其无丝分裂不需要SAC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3~5题。 高等生物细胞器的稳态是细胞行使正常功能的基础。 细胞质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由蛋白质和RNA 在核仁组装而成。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存在环状DNA和自身核糖体,该类核糖体与细菌的核糖体相似,而与细胞质核糖体差别较大。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有的由核基因编码,有的由自身基因编码。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可经分裂增殖。植物分生组织中的前质体在光下可转变为叶绿体。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细胞分裂初期崩解,并以小膜泡形式被分配到子细胞中,细胞分裂完成后重新组装。 高尔基体产生含有酸性水解酶的囊泡,该囊泡与前溶酶体融合 后,经酸化成熟形成溶酶体。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在溶酶体内部进行降解,维持细胞器的平衡。
1.氯霉素通过抑制细菌核糖体功能而发挥作用,大量使用会对人体广产生毒副作用,原因是氯霉素可能抑制某细胞器功能,该细胞器最可能是 (       
A.线粒体B.内质网C.细胞质核糖体D.中心体
2.在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细胞不断分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幼苗中的叶绿体均由前质体在光下分裂而来
B.细胞分裂中期可以观察到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流动遵循中心法则
D.内质网、中心体和线粒体都要经历解体和重建过程
3.溶酶体在维持细胞器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水解酶由游离核糖体合成,经囊泡运输进入前溶酶体
B.溶酶体中的水解产物一般可被细胞再利用
C.溶酶体异常时,细胞质内会积累异常线粒体等细胞器
D.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中的水解酶活性降低
8 .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植物进化在长时间的渐变过程中夹杂着短暂的大规模创新,即植物的基本物种也是在进化史早期的一次大爆发式突变中进化而来的。为了验证这一理论,科学家团队分析了248组植物的异同,发现植物结构组成的变化与整个细胞基因组加倍有关。这种加倍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组复制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产生了基因的重复拷贝。结合材料与进化理论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研究说明植物进化是物种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物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B.植物进化过程中基因的重复拷贝虽未导致植物形态、结构、功能的改变,但为植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上述研究为共同由来学说提供了比较解剖学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D.陆生植物比海洋植物进化地位上高等,适应能力更强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题。
仙居杨梅除直接食用,还可用于酿酒。智慧的劳动人民利用发酵工程技术,利用发酵罐(如图),大规模生产杨梅酒,使仙居杨梅的价值翻了一番。发酵型杨梅酒的工艺流程依次包括挑选杨梅、清洗、打浆、糖酸调整、加入酵母菌、倒罐、发酵、除酸、过滤、澄清、杀菌、陈酿、成品等。
   
1.发酵工程主要利用的是哪类生物的细胞(       
A.细菌B.真菌C.病毒D.微生物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2为杨梅酒出口,通过检测流出发酵液糖的浓度,决定何时终止发酵
B.图中3为叶轮,可以加快酵母菌的繁殖
C.采用真空发酵技术不能提高酒精发酵速率
D.夏季高温会促进发酵菌种的繁殖,大量获得发酵产物
3.某同学采用塑料瓶等自制简易杨梅醋发酵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采用果酒为原料
B.保持通气,在发酵液表面会形成菌膜
C.发酵过程中,醋酸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产物的形成都与pH有关
D.吸取发酵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菌落
10 .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导致气孔打开,相关生理机制如图所示。实验表明,照射蓝光能促进气孔打开,推测蓝光能激活H+-ATPase,现将含有保卫细胞的一定pH的溶液分成两组,甲组直接照射蓝光,乙组先加入H+-ATPase抑制剂,再照射蓝光,检测两组溶液的pH变化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可溶性糖、K+、Cl-、苹果酸等进入细胞液,发生渗透吸水,导致气孔打开
B.细胞在吸收K+时,常伴随Cl-的吸收,以保持电中性,K+和Cl-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C.若甲组溶液pH明显降低,乙组溶液pH几乎不变,说明该推测正确
D.PEP羧化酶的合成、加工和转运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共同参与
2023-08-06更新 | 34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