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94 道试题
1 . 在拟南芥种子发育过程中,由受精极核(相当于含有一套精子染色体和两套卵细胞染色体)发育的胚乳到一定时期会被子叶完全吸收。在拟南芥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功能是为胚发育成幼苗提供营养。
(1)M基因具有抑制胚到发育的作用。研究者利用______法将T-DNA插入到拟南芥的M基因中,使M基因功能丧失(记为m),导致胚乳发育过度,而使种子败育。
(2)M基因具有MD、MR两种等位基因,为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研究者用不同基因型的拟南芥进行杂交实验(如下表)。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母本

MDMD

MRMR

MDMD

MDm

父本

MRMR

MDMD

MDm

MDMD

F1种子育性

可育

可育

可育

1/2可育

1/2败育


表中的实验三与实验四互为____实验。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可得出的结论是MD和MR不影响_____。依据实验三和四的结果推测,来自______(选填“母本”或“父本”)的M基因不表达。
(3)为进一步用杂交实验验证上述推测,将实验三的F1植株全部进行自交,若推测成立,F1植株所结种子中能发育成植株的占____
(4)为从分子水平再次验证上述推测;研究者对实验一和实验二中所结种子的M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鉴定,结果如图1。

鉴定杂交结果时,分别提取种子中胚和胚乳的总RNA,通过____获得cDNA,进行PCR扩增后电泳。结果表明M基因在____细胞中均可转录,来自____的M基因在__细胞中不转录。
2 . 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 a、b 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 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两图分析回答:

   

(1)当实验一从开始经过10min,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_____
(2)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b植物的干重将_____
实验三:图 A 是某地农民蔬菜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图B是某实验小组为测定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3)图A中E点时叶肉细胞产生的O2的扩散路径是_____
(4)若图B中乙装置是为排除环境因素的干扰而设置的对照组,则其与甲装置的区别应 为_____
(5)若实验进行1小时后,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右移动了0.5cm,而甲装置在测定光合作用强度时移动了4.5cm,测定呼吸作用强度时移动了2.5cm,则在昼夜恒温的条件下,给予适宜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则一昼夜该植物体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cm(用红墨水的移动距离表示)。
实验四:绣线菊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栽培灌木,花色绚丽,品种繁多。
(6)研究发现植物能对温度的变化做出适应性改变。另外将15℃生长的绣线菊A和绣线 菊B置于10℃下低温处理一周,分别测定两种植物低温处理前后最大光合速率、光补偿点 以及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如下表 )。
①结合表中数据,概括绣线菊A在低温处理前最大光合速率高于绣线菊B的原因:_____
蛋白质 序号蛋白质名称或功能绣线菊 A绣线菊 B
处理前表达量处理后表达量变化处理前表达量处理后表达量变化
ATP合成酶0.45不变0.30下降
固定二氧化碳的 X酶0.18下降0.14不变
传递电子0.52下降0.33下降
固定二氧化碳的 Y酶0.14不变0.00上升

②运用已有知识,结合表中数据分析低温处理后两种绣线菊最大光合速率下降的共同原因 是:原因一_____;原因二_____
3 . 下面材料显示了科学家对生物膜的研究情况,请据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       研究人员将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低渗处理造成溶血现象,使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等溶出 细胞外,剩下的“空壳”称为血影,并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材料二       用丙酮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主要是磷脂),然后将提取的脂质放在一个特殊的水槽中,将其制成单分子层,并测量其表面积,将测量结果与红细胞表面积比 较,发现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如图是磷脂分子的模式图,一个磷脂分子由一个亲水的极性头部和两个疏水的非极性尾部构成。

材料三       细胞内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细胞内水结冰而形成冰晶,常使植物受冻害,而遭 受灭顶之灾,因为冰晶对膜有破坏作用。
(1)对红细胞低渗处理的方法是将红细胞放入___________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从以上处理可推 知,血影即为 ________________(选填右边序号:①细胞膜        ②细胞器膜       ③核膜)。
(2)对细胞膜的成分进行鉴定。在制得的细胞膜样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试剂,如果产生_____反应, 可以证明细胞膜成分中含有蛋白质。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的脂质有_________
(3)通过对血影研究以及其它方法测得线粒体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据表推测线粒体 ___________(填“内膜”或“外膜”)功能越复杂。

物质种类

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

糖类(%)

线粒体内膜

76

24

0

线粒体外膜

52

48

0


(4)根据材料二所给信息可以推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是以_____________ (填“单层”或 “双层”)的形式排列的,请根据细胞膜内外的水溶液环境和磷脂分子的特性,在下边绘制 6 个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以这种形式排列的模式图   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三可推知,细胞内结冰的水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自由水”或“结合水”),冬季自由水与结合 水的比值相对较 _____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的植物的抗寒能力弱。
4 . 已知控制小鼠毛色遗传的等位基因为A、a。某研究小组对小鼠毛色的遗传进行了一系列并得到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一

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实验二

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数量比为2:1

实验三

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数量比为1:1

A.黄色是显性性状
B.表中黄色鼠的基因型都是Aa
C.由实验二的结果可推测基因型为AA的受精卵不能完成胚胎发育(或有致死效应)
D.实验三为测交,若让后代中的黄色鼠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黑色鼠占1/4
5 . 为检测马铃薯中还原糖含量,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马铃薯提取液,如下表所示。

方法

提取液颜色

提取液澄清度

还原糖浸出程度

浅红褐色

不澄清

不充分

深红褐色

澄清

充分

浅黄色

澄清

充分


请回答问题:
(1)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淀粉,此外还含有少量麦芽糖、果糖和____________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能与____________试剂发生作用,生成____________色沉淀。
(2)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____________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这种方法制备提取液时还原糖浸出程度____________,并且提取液的____________,有利于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观察。
2021-01-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炸薯条是常见的快餐食品。若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油炸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为准确检测还原糖含量,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马铃薯提取液,如下表所示。

方法

提取液颜色

提取液澄清度

还原糖浸出程度

浅红褐色

不澄清

不充分

深红褐色

澄清

充分

浅黄色

澄清

充分

请回答问题:
(1)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淀粉,此外还含有少量麦芽糖、果糖和____________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能与____________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2)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____________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这种方法制备提取液时还原糖浸出程度____________,并且提取液的颜色____________,有利于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观察。
7 . 2009年夏天,太湖爆发蓝灾害,导致水质恶化、毒化,严重侵害人们的健康。“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从自然因素上来讲,太湖水位比往年要低,水少;另外,由于2008年是暖冬,那年4月无锡气温在20℃左右,适合蓝藻生长。但是,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上游河流污染物排放严重,太湖湖体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太湖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部分游客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蓝藻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为____________
(2)水位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太湖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____________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有毒物质一旦进入生物体后,一般很难分解,往往随着营养级的增加,体内有毒物质的量逐渐加大,这是生物富集现象。假设太湖中有四种生物A、B、C、D,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捕食关系。若测定某脂溶性有毒物质X在各生物体内的相对含量如下表,请据表分析,画出四种生物间最可能存在的食物网:
生物ABCD
X相对量1.3×10-88.9×10-51.0×10-42.5×10-1
(4)经调查在太湖中存在一食物网(如图),若一种生物摄食上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如果E增重3千克,则最多消耗A___________千克。

(5)为了防止太湖水源被污染,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现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测员沿河每隔100m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
I.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Ⅱ.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无机盐。然后均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再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请回答有关问题:
水样编号
A组(原始水样)0.20.30.311010776.5
B组(添加N)11.52.52.52016181718
C组(添加P)891010119.57.57.57
D组(无添加)0.20.211109776.5
①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_________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_________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工厂上游和下游水域限制蓝藻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天津河东·二模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8 . 研究发现,每升天然水中含0.01毫克汞或者0.1毫克的某杀虫剂,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某研究小组开展了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1)表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为________
(2)若C中的能量不变,将B的食物比例由C:E=1:l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
(3)如果本水域污染严重,造成各种生物的大量死亡,该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研究该杀虫剂对动物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的影响。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染毒:选择25只健康小白鼠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食物(每只每天0.lkg)喂养,连续染毒15d。
步骤二:取血:在染毒第20d采集小鼠血液。
步骤三:红细胞、白细胞密度统计:吸取20uL血液,经适当稀释、充分混匀后,静置
15min,再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结果如下表: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红细胞密度统计,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浮液,向计数室中滴2滴悬浮液一加盖玻片一静置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上述实验操作统计的数据与正确操作时统计的数据相比________(偏大或偏小)。
2016-12-12更新 | 16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二模考试生物卷
9 . 下表为 3 个不同水稻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序号类型抗病、高秆抗病、矮秆感病、高秆感病、矮秆
抗病、高秆×感病、高秆41618041150
抗病、高秆×感病、矮秆180
184178182
感病、高秆×感病、矮秆140156420414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是否抗病用 A.a 表示,杆的高低用 B.b 表示)
(1)根据组合_____,可确定抗病为_____性性状,感病为_____性性状;
(2)根据组合_____,可确定高秆为_____性性状,矮秆为_____性性状;
(3)写出三个组合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一_____,组合二_____,组合三______
(4)若组合一中的感病高秆个体自交,子代可得到_____种基因型的。
(5)若组合一和组合二中的抗病高秆个体交配,子代可得到_____种表现型。
(6)若组合一中产生的感病矮秆与组合三中的感病高秆再杂交,得到隐性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
2016-11-26更新 | 1926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0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请回答:
(一)假如某草原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

食物网中,草属于_____,食虫鸟是第________营养级, _____消费者。
②草原生态系统除图中的成分外,还应包括__________
③该食物网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
④若猫头鹰增重 100g所需的能量 1/2 来自兔,1/2 来自食虫鸟,则猫头鹰增重 l00g,至少需要消耗草_____g。
⑤在对该生态系统中兔的数量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捉了 40 只,将它们标记后放回,并不 该种群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数日后,又捉了 36 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 12 只。则 该生态系统中兔的总数为________
(二)生态学者对某弃耕荒地不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单 位:略)
营养级1同化能量2未被利用能量3分解者分解量4呼吸释放量
A471.829312.596.3
B12.65微量7.5
C7036.52.118.8

(1)由表可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原因是下一营养级不能获得表中的________方面的能量(填序号)。
(2)据表分析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该荒地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_
(3)生产者的绿色吸引消费者前来捕食,这属于哪种类型的信息传递:_____;体现 了信息传递的_____作用。
2020-01-10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