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27 道试题
1 . 某植物叶形的宽叶和窄叶是一对相对形状,用纯合的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相关基因用A、a;B、b;C、c……表示)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母本

父本

F1

F2

杂交组合一

宽叶

窄叶

宽叶

宽叶∶窄叶=3∶1

杂交组合二

宽叶

窄叶

宽叶

宽叶∶窄叶=15∶1

杂交组合三

宽叶

窄叶

宽叶

宽叶∶窄叶=63∶1


(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可判断,该植物的叶形至少受________________对单位进行控制,作出该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杂交组合二中,F2的宽叶植株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杂交组合三中的F1与容叶植株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纯合宽叶植株,因受到辐射影响,自交后所结的种子长成的植株中有一株表现为窄叶,若只考虑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一纯合宽叶植株,请设计实验判断该植株控制叶形的基因有几对是显性纯合的,写出杂交方式、预期结果及结论(不考虑3对以上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2-07更新 | 47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合调考理综生物试题
2 . 阅读资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资料一:单细胞蛋白( single cell protein,SCP)是指通过培养大量细菌、酵母、真菌或藻类,从中提取出的蛋白质或生物菌体,可直接作为一种人和动物的蛋白来源添加到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中。
资料二:对柑橘果实加工后剩下的新鲜皮渣处理成为许多加工厂亟需解决的问题,柑橘皮渣含大量果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且可能作为一种发酵基质。
资料三:有科学家设想可以柑橘皮渣为原料,筛选合适的微生物和提供适宜发酵条件,生产单细胞蛋白质来作为动物饲料使用。
(1)单细胞蛋白可直接作为蛋白质来源添加到动物饲料的原因是蛋白质是细胞_____(干重,鲜重)中含量最高的物质。
(2)柑橘皮渣中的纤维素可以为微生物的培养提供_____
(3)我们分别使用四种类型的酵母进行发酵,并测定发酵前后的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得到下表:

注:CP:粗蛋白,TP:真蛋白。
从表中来看,有3种酵母均可显著提高发酵产物的粗蛋白质和真蛋白质含量,从粗蛋白质提高程度看,以 _____(填单株酵母菌株编号)效果最好,但以真蛋白质来看,则以_____最好。
(4)进一步研究表明,使用酵母和霉菌混合发酵的效果更好,其原因可能是混合发酵时,霉菌产生的_____酶和_____酶可以分解发酵原料中细胞壁成分,其分解产物除了可以保障自身生长外,还可促进酵母生长。
(5)以下为研究发酵条件的部分实验,在这三组实验中,自变量为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
2016-12-12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北稳派高三一轮复习质检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3 . 某中学的两个生物兴趣小组用牵牛花(二倍体)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父本

母本

子一代

第1组

一株红花

一株红花

299株红花、102株蓝花

第2组

一株蓝花

一株蓝花

红花、蓝花(没有意识到要统计数量比)

(1)若花色遗传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能否根据两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判断显隐性?__________________
(2)两组同学经过交流后,对该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假说。
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第2组同学实验所得子一代中红花:蓝花=____________
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1、a2)控制,只有a1、a2同时存在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他情况均为红色, A相对于a1、a2为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第1组同学所用的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为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两种假设的合理性,第2组同学将F1中的蓝花植株自交得F2,并统计所有F2的花色及数量比。
若F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假说一;
若F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假说二。
(4)以上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花色遗传方式的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法。
4 . 果蝇有4对染色体(I~IV号,其中I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野生果蝇表现为红褐眼、灰体,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红褐眼突变型果蝇:朱红眼(a)、朱砂眼(b)、猩红眼(d)和亮红眼(e)等类型,其中朱砂眼(b)位于X染色体上,猩红眼(d)和亮红眼(e)都位于3号染色体上。还得到了灰体突变型果蝇:黑体果蝇和黑檀体果蝇。下表是以三种突变型果蝇为亲本进行的杂交实验。
杂交

后代

组合一:亮红眼♂×朱砂眼♀组合二:亮红眼♂×猩红眼♀
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
F177♀63♂0114♂:110♀
F275♂:79♀110♂:109♀0227♂:272♀

(1)亮红眼与朱砂眼果蝇杂交,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亮红眼与猩红眼果蝇杂交,F1、F2果蝇中没有出现野生型,则可以推测亮红眼基因与猩红眼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又将朱红眼果蝇与黑体果蝇杂交,F1代均为红褐眼灰体果蝇,F1代果蝇测交后代中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性状,但比例为9∶9∶1∶1,其中比例较少的两种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出现这两种性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为判定黑檀体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26更新 | 6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二校高三下学期联考理综生物试题(襄阳市五中、夷陵中学)
5 . 下丘脑既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内分泌枢纽,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__,进而促进性腺合成并分泌性激素。在性激素的分泌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所以当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降低时,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抑制作用减弱,使其分泌相应激素的量__________,进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
(2)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中任一相关部位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可鉴别病变的部位。甲、乙、丙三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当给三人注射相同且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下表。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10

10~40

<10

10~40

10~40

>40

<10

<10

①通过抽取血样可以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②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后,三人血样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测甲、乙、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健康人长期摄入碘过量时,高碘会抑制细胞膜上钠—碘载体的活动,使碘向甲状腺细胞内转运减少,造成细胞内碘水平下降,最终会导致甲状腺______(填“萎缩”或“肿大”),其原因是_________
(4)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骨骼肌首先会不自主战栗,然后大脑皮层还会产生冷觉。前者反应比后者反应稍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人体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_____调节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增加,因为甲状腺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4) |
6 . 某植物的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A—a和B—b基因有关,且都能独立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杂交实验,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亲本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植株甲×植物乙白花∶红花(植株戊)=3∶1
实验二植物丙×植物丁白花∶红花(植株己)=3∶1
实验三植物甲×植株丙白花∶红花=4∶0
实验四植株乙×植物丁白花∶红花=4∶0
实验五植株戊×植物己白花∶红花=4∶0

(1)控制红花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白花植株对应基因型种类与红花植株对应基因型种类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五所得的子一代,如继续自交,则所得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所得子二代中的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则所得子三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1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湖北武汉外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7 . 阅读下列关于“遗传信息表达”的相关资料,请回答:
资料一: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对“遗传信息如何从DNA传递到蛋白质”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961年,南非生物学家布伦纳、法国生物学家雅各布和美国遗传学家梅瑟生经过实验发现,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培养基中添加含14C标记的尿嘧啶,培养一段时间后,裂解细菌离心并分离出mRNA与核糖体,分离出的mRNA部分含有14C标记而核糖体的rRNA上没有。他们把含有14C标记的mRNA分子分别与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DNA杂交,发现可与噬菌体的DNA形成DNA-RNA双链杂交分子,不能与细菌的DNA结合。
资料二: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DNA甲基化影响基因表达”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某种小鼠体内的A基因能控制蛋白X的合成,a基因不能控制蛋白X的合成。蛋白X是小鼠正常发育必需的一种蛋白质,缺乏时小鼠表现为个体较小(侏儒鼠)。A基因的表达受到A基因上游一段DNA序列(P序列)调控。P序列甲基化(胞嘧啶上添加—CH3)后,A基因不能表达;P序列非甲基化时,A基因正常表达,如图所示。A基因的P序列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能正常表达,在卵细胞中是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不能表达。

(1)资料一实验中,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是否还有核糖体形成?_____________
(2)资料一中实验结果表明,DNA到蛋白质之间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是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只有_________的基因得以表达。
(3)由资料二可知,DNA甲基化会改变基因的表达,导致基因控制的性状发生改变。这种现象__________(“属于”或“不属于”)基因突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
(4)某基因型为Aa的小鼠是侏儒鼠,产生该侏儒鼠的原因是__________。若纯合侏儒雌鼠与纯合正常雄鼠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07更新 | 282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某种植物的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等位基因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紫花。现有该种植物甲、乙、丙、丁4个不同的纯合白花品系,通过多次相互杂交实验,发现如下规律:
规律一:甲、乙、丙相互杂交,F1均开紫花,F2均表现为紫花:白花=9:7;
规律二:丁与其它纯合白花品系杂交,F1均开白花,F2仍全部开白花。
分析杂交实验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上述杂交实验结果,需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
条件一,这种植物的花色至少受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条件二,花色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
条件三,丁分别与甲、乙、丙比较,都至少有______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2)育种专家通过诱变育种等方法培育出另一种纯合白花品系。请设计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品系是属于上述甲、乙、丙三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要求:写出杂交方法、预期实验结果及得出结论)
杂交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7-0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武汉市新洲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6月线上联考生物试题
9 . 某种鸟的性别决定为ZW型。若其尾部羽毛颜色有绿色和红色两种,且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且基因B、b位于某常染色体上。现利用甲、乙两种纯合红色尾羽的亲本分别进行以下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甲♂×乙♀子代雄性表现为绿色尾羽、雌性表现为绿色尾羽
甲♀×乙♂子代雄性表现为绿色尾羽、雌性表现为红色尾羽

A.控制该种鸟尾部羽色的基因D、d一定位于Z染色体上
B.该实验结果表明,该种鸟尾部羽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由实验结果推测,同时含有显性基因B和D时,该种鸟尾部羽色才为绿色
D.若让实验一子代中的绿色尾羽雄性个体与实验二子代中的红色尾羽雌性个体杂交,则后代中杂合的绿色尾羽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
10 . 东方田鼠不同于家鼠,喜野外环境。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种群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学家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
①请填写表中Ⅱ和Ⅲ空白之处的内容。
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构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
Ⅰ.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Ⅰ.东方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
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Ⅱ.根据搜集到的现实信息,
用适当的______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抽象表达
Ⅱ.Nt=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东方田鼠的
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最初的东方田鼠的数量)
Ⅲ.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
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Ⅲ. 跟踪统计东方田鼠的数量,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②表中Nt=N0·λt成立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2)若该生态系统的总面积为400平方公里,某次调查时调查了2平方公里,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了36只东方田鼠,第二次捕获的东方田鼠中被标记的占18%,由此估算出东方田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若在调查期发现,有少数东方田鼠身上的标志掉了,那么该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偏大,偏小,无变化)
(3)喜食田鼠的臭鼬遇到危险时会用它那特殊的黑白体色警告敌人不要攻击它,如果敌人靠得太近,臭鼬会低下来,竖起尾巴,用前爪跺地发出警告。如果这样的警告未被理睬,臭鼬便会转过身,向敌人喷出一种恶臭的液体,其强烈的臭味在约800米的范围内都可以闻到,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了臭鼬传递信息类型是_________
(4)岭南民间流传“吃一鼠,当三鸡”的说法,形容田鼠的营养价值比鸡肉高。中医指田鼠肉可入药,有补虚扶正、补益气血的功效。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这个事实体现了田鼠具有________价值。
2016-12-1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武汉二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