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86 道试题
1 . Ⅰ、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图像,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
Ⅱ、鸡(2N=78,ZW型)的卷羽与片羽、体型正常和矮小分别受等位基因A/a和D/d控制,其中D/d位于Z染色体上。卷羽鸡能够较好适应高温环境,矮小鸡对饲料的利用率较高,某养殖场内现有卷羽正常和片羽矮小雌雄个体若干,研究人员进行相关杂交实验以培育出耐热且节粮型鸡种,从而实现规模化养殖,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一:卷羽正常(♀)×片羽矮小(♂)→F1中半卷羽正常(♂)∶半卷羽矮小(♀)=1∶1;
步骤二:卷羽正常(♂)×片羽矮小(♀)→F1中雌雄个体均表现为半卷羽正常;
步骤三:选取步骤一和步骤二的子一代“相关个体”进行杂交,培育获得目的品种鸡。回答下列问题:
(2)若对鸡的基因组进行测定,应测定________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若一对等位基因(B/b)位于家鸡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该家鸡种群含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
(3)结合步骤一、二可知,基因A/a位于______(填“常”或“Z”或“W”)染色体上,步骤一的F1均表现为半卷羽,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尽快获得耐热且节粮型鸡种,步骤三“相关个体”中母本应来自__________(填“步骤一”或“步骤二”)的子一代。
2023-10-18更新 | 28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Ⅰ)考试生物试题
2 . (一)请根据下面的图示完成下列各题:

(1)若图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支原体,则c代表_____,d代表_____
(2)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乳酸菌与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最主要的区别是乳酸菌_____。此外,二者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它们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这体现了细胞的_____性。
(二)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请回答以下问题:
(3)下列生物中,不能称为生命系统的有_____
①大肠杆菌②发菜③蓝细菌④酵母菌⑤霉菌⑥HIV⑦水绵⑧噬菌体
(4)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膜光合作用(能否)核糖体细胞壁
××
×
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类生物?
_____,乙_____,丙_____
A.洋葱B.兔子C.蘑菇D.蓝细菌
2023-11-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炸薯条是常见的快餐食品。若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油炸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为准确检测还原糖含量,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马铃薯提取液,如表所示。请回答问题:
方法提取颜色提取液澄清度还原糖浸出程度
浅红褐色不澄清不充分
深红褐色澄清充分
浅黄色澄清充分
(1)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淀粉,此外还含有少量麦芽糖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能与______试剂发生作用生成______
(2)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_____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________
(3)马铃薯中除含有还原糖外,是否也含有脂肪?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①做出假设:_______
②实验原理:_______
③实验步骤:将马铃薯切成薄片,滴加2~3滴______,染色3min;用_______洗去浮色;制作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④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若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______,则说明马铃薯中含有脂肪,反之则说明马铃薯中不含脂肪。

4 . 将酵母菌进行碎破、离心处理后,获得只含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只含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未离心处理的酵母菌匀浆,现将它们分别放入甲、乙、丙3支试管中,并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按表中要求处理。下表中针对四组实验所列出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实验组

试管

滴加溶液

有、无氧气

实验现象

实验一

葡萄糖

有氧

有少量ATP产生

实验二

葡萄糖

无氧

有酒精产生

实验三

丙酮酸

有氧

有CO2产生

实验四

丙酮酸

无氧

无酒精产生

A.实验一B.实验二C.实验三D.实验四
5 . 普通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易染KY病,科研人员在研究玉米的抗KY病(以下简称“抗病”)实践中,通过诱变处理,培育出三个纯合的抗病品系甲、乙和丙(都是单基因突变体)。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分别将甲、乙、丙品系与普通玉米品系杂交,F1均表现为抗病,F1自交, F2中抗病与不抗病比例均为3:1。 表明抗病基是__________(填 “显性”或“隐性”)基因。再从甲与普通玉米杂交得到的F2中选择抗病植株随机传粉,则F3中抗病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2)现已探明甲品系抗病基因位于8号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研究乙、丙品系抗病基因所在的位置,科研人员将甲、乙、丙三个纯合品系相互杂交,再将F1自交得到F2,三组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杂交组合

F1表型及比例

F2表型及比例

实验-一

甲×乙

全部抗病

抗病:不抗病=15: 1

实验二

乙×丙

全部抗病

抗病:不抗病=15: 1

实验三

丙×甲

全部抗病

全部抗病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丙品系的抗病基因_______填“在”或“不在”) 8号染色体上;乙、丙品系的抗病基因位于______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
(3)将实验一的F1与实验二的F1杂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用普通玉米品系花粉对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抗病植株的种子,将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在得到的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_______的株系为全抗病,有______的株系表现型及比例为抗病:不抗病=3:1,其余的株系表现型及比例为抗病:不抗病=______
2023-02-25更新 | 4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生物试题
6 . 某雌雄异株植物()的红果和黄果由基因控制,叶片菱形和卵形由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实验人员选择红果菱形雄株(甲)、红果卵形雌株(乙)、黄果菱形雌株(丙)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不考虑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亲本

红果菱形雌株:红果卵形雌株:黄果菱形雌株:黄果卵形雌株=3:3:1:1

红果菱形雄株:黄果菱形雄株:红果菱形雌株:红果卵形雌株:黄果菱形雌株:黄果卵形雌株=2:2:1:1:1:1

(1)根据实验二结果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染色体上的是基因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中,全为雌株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植株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取实验一中卵形叶雌株并对其进行射线处理,进行培育后与杂合的菱形叶雄株杂交,分别统计单株的表型及比例,发现其中一个株系的中雌、雄株都表现为。已确定该结果的出现与同源染色体片段转移有关。
①发生的具体同源染色体片段转移是________,且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从配子的可育性方面作答)。
②若让该株系的菱形叶雌、雄株杂交,则其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写出性别)。
③为验证该染色体片段转移,实验人员选择该株系________(填“雄株”、“雌株”或“雄株和雌株”)与正常的雌、雄植株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它们的性染色体结构。与正常植株相比,若________________,则可初步证明该株系确实发生了染色体片段转移。
2023-04-24更新 | 128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7 . 图1为加拿大北部山区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2为两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路的简图。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W1),即生产者的同化量,其中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雪兔和北极狐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
(2)若图1中雷鸟的数量急剧减少,雪兔的种群数量会___________
(3)同化量为每一营养级从环境中获取并转化成自身有机物的能量。图2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___________(填字母),图中B1表示___________
(4)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着环境资源、社会发展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波动。最新预测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如下表所示:

2020年

2030年

2040年

2050年

16.6%

23.3%

26.5%

28.7%

表中数据说明到2050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___,这将严重影响劳动力来源,导致经济衰退和加重养老负担,因此我国适时放开“二孩”政策。
(5)2015年全球多数国家气温监测显示:年平均气温较往年持续升高。如图是与温室气体有关的循环示意图:

①图中B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a代表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
②温室效应是由于以___________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多,打破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平衡,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大图中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的途径,也可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减少人类对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赖。
8 . 鸽子的眼色为褐色,育种工作者选育出了两个纯种红眼品系甲和乙。已知鸽子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用甲、乙品系的鸽子进行如下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

(1)杂交一和杂交二互为______
(2)由杂交结果可以判断鸽子的眼色遗传为______遗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眼色的表型与虹膜中色素的产生和分布有关,A基因控制色索的分布,其突变基因a导致色素不能分布到虹膜中,而使虹膜表现出其内血管的红色;性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色素的产生,其突变基因b导致色素无法产生。由上述杂交实验可以推断出控制色素分布的基因在______染色体上。杂交一F2中红眼雌性的基因型为______
(4)用测交实验证明上述推断,

F1

预期结果

A. 褐眼雄性

B. 红眼雌性

C. 褐眼雌性

①红眼雄性∶红眼雌性=1∶1

②褐眼雄性∶红眼雄性∶红眼雌性=1∶3∶4

③褐眼雄性∶红眼雄性∶褐眼雌性∶红眼雌性=1∶1∶1∶1

④褐眼雄性∶红眼雄性∶褐眼雌性∶红眼雌性=1∶3∶1∶3

表中应选择的F1代和对应的预期结果分别为______
2023-05-16更新 | 3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二中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9 . 为探究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实验小组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对菊花幼苗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分别进行计数,结果如表:

测定项目

施用生长素浓度(10-6mol/L)

0

10

20

30

40

未知浓度(a)

主根长度(相对值)

1

1.1

1.4

1.2

0.6

未测定

侧根数目(个)

6.1

8.2

10.3

5.8

5.5

8.5

实验二:已知ERF蛋白(一种胞内蛋白)能影响拟南芥种子的萌发,实验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分别处理野生型、ERF缺失突变体和ERF过表达突变体三组拟南芥的种子,统计种子萌发率,如图1所示,并进一步检测ERF缺失突变体种子中ABA2结果如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发挥作用时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2)生长素在胚芽鞘单方向运输的方式称为_________,植物呼吸作用减弱,该运输方式同样会受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中数据,生长素浓度为30×10-6mol/L时,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主根伸长,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侧根生长。由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对侧根生长影响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图1可知ERF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了拟南芥种子对外源ABA的敏感性,结合图2说明图1中ERF缺失突变体种子萌发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0 .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其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为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科研人员进行了两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1:
表1
组合母本父本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
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
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
(1)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为_____
(2)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
(3)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_____
(4)大豆细胞中大多数mRNA和RNA聚合酶从合成部位到执行功能部位需要经过核孔。就细胞核和细胞质这两个部位来说,作为mRNA合成部位的是_____,作为RNA聚合酶执行功能部位的是_____
(5)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如表2所示。若来自大豆的某小肽对应的编码序列为UACGAACAUUGG。若该小肽对应的DNA序列有两处碱基发生了替换,但小肽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此时编码小肽的RNA序列为_____
表2
氨基酸密码子
色氨酸UGG
酪氨酸UAC、UAU
组氨酸CAU、CAC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