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0 道试题
1 . 在不提供能量的实验条件下,科学家比较了生物膜和人工膜(仅由磷脂构成)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表所示,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请回答相关问题。
                           膜的通透性
物质种类

人工膜的通透性(cm. s -1)

生物膜的通透性(cm. s -1)

K+

10-10

10-6

Na+

10-10

10-7

CI

10-10

10-9

H2O

10-4

10-2



(1)据表分析,_______膜(填“生物”或“人工”)对K+、Na+、Cl-等离子的通透性存在明显差异,这体现出该膜对离子的转运具有_______性。
(2)由表可知,生物膜对水的通透性远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人工膜,因为水分子跨膜运输不需要细胞代谢所释放的能量,所以可以进一步推测水分子的此种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图中的方式_______
(3)图中方式三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方式一、二跨膜运输方式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
2023-03-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2 . 孔雀翅膀的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机理如图所示,基因A、B分别控制绿色羽和红色羽的形成。基因型为A__B__的孔雀翅膀羽色表现为蓝色,当个体基因型为aabb时,两种色素都不能合成,孔雀表现为白色羽。现在只能够确定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能确定。回答下列问题:

(1)让一只绿色羽孔雀与一只红色羽孔雀作亲本多次交配,子代孔雀总会出现四种羽色,则亲本孔雀的基因型是______
(2)现有一对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和雄性孔雀,同时提供其他羽色且基因纯合的雌雄孔雀若干只,请设计杂交实验探究这两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要说明基因在该染色体的分布情况),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方案:若采用测交法进行杂交实验,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用♂和♀表示性别)。
实验步骤:一、让选择的亲本组合多次杂交。
二、观察并统计子代孔雀的羽色及比例。
三、实验结果分析(不考虑突变)
①若子代蓝色羽孔雀:白色羽孔雀=1:1,则基因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______
②若__________
③若________
3 . 某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具有多种抗褐锈病基因,某研究小组利用不同品种(甲、乙、丙)的父本与不同品种(A、B、C)的母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编号

亲本

F1

抗病

感病

实验一

甲×A

307

93

实验二

乙×B

298

102

实验三

丙×C

104

296

若上述每组实验中的抗病与感病均只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个组合只含有一种抗性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分析,抗病为__________性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以实验二的F1为材料,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可以采用单倍体育种法,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3)以上述F1为材料,设计实验判断实验一和实验三中控制抗病的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其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并统计F3中抗病和感病植株的数量。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实验一和实验三中控制抗病的基因不在一对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实验一和实验三控制抗病的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
2022-06-08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4 . 在一些地区种植的冬小麦经常出现白苗病。现在有二种观点,观点一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理由是锌是许多酶的活化剂,缺锌导致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活性降低,使叶片失绿;观点二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理由是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缺镁导致叶绿素无法形成。有同学利用三组长势相同的冬小麦幼苗完成下列实验,探究哪种观点正确。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表中实验步骤:
组别培养液实验处理观察指标
A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缺锌培养液
C缺镁培养液
(2)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A 组的冬小麦幼苗正常生长。
________,则观点一正确;若 C 组冬小麦幼苗表现出白苗病,而 B 组正常生长,则观点二正确;
________,则观点一和观点二都不正确;若 B、C 两组冬小麦幼苗都表现为白苗病,则观点一和观点二都正确。
(3)若实验证明冬小麦白苗病是由缺锌引起的,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证明该观点正确,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增加步骤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
2023-11-1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理)试题
5 . 为了控制某牧场的野兔数量,科学家对野兔数量进行了调查,其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个体数

191

180

91

68

56

60

65

50

51


(“n+”表示野兔的年龄大于等于n、小于n+1)
(1)调查牧场中野兔的种群数量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该方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过程中________(填序号)等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
①被捕获的个体不易再次被捕获②标记物脱落③重捕时将未标记的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④2次捕获之间有部分标记个体迁出
(2)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三种类型,通常野兔在2岁左右达到性成熟,7+时丧失繁殖能力,根据表中该野兔种群的年龄结构可推测其种群数量可能会_______
(3)当数量稳定在K值时,通常野兔的死亡率___________出生率,要降低该收场野兔种群的数量,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
2023-01-0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叫甲减,是由于机体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受体缺陷所造成的临床综合征。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状态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自主神经和垂体的直接调控,由此可判断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信息分子有__________;在调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不能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的原因是__________
(2)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中任一器官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变化,可鉴别病变的部位。甲、乙、丙三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给这三人注射适量的TRH,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血液中的TSH的浓度,结果如表所示。

TSH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2~10

10~40

2~5

10~40

10~40

>40

1

1

①通过抽取血液可以检测TSH含量的变化,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②注射TRH前后,三个人血液中TSH浓度变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测乙、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淋巴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抗体,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导致的甲减。桥本氏病是一种_________病。桥本氏病患者在发病初期,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与正常人相比,“甲减”病人惧怕寒冷环境,理由是____________
2024-01-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生物试题
7 . 废弃的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成葡萄糖,再转化为乙醇后作为工业酒精和生物燃料,实现资源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为了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培养基。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酵母膏

无机盐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培养基


注:“+”表示有,“-”表示没有。
(1)表中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
(2)酵母膏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答两点)。计算、称量、溶化培养基后,需要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灭菌,冷却后倒平板,倒置备用。
(3)刚果红(CR溶液)可以与纤维素反应生成__________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反应。因此,利用__________法将菌液接种到筛选培养基上,挑取__________较大的单菌落作为初选高产菌株。
(4)对初选纤维素分解菌株还需要进行___________的实验,对纤维素分解菌所产的纤维素酶进行测定,一般采用__________测定的方法。
8 . 适量的甜食可以缓解压力、愉悦心情,但长期摄入过量的甜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的风险。哺乳动物感知味觉、调节摄食相关机制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GCbt区为苦觉皮层区,CeA区为甜觉皮层区;“﹢”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1)哺乳动物摄入甜食时,特定的物质分子会刺激口腔中的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神经冲动,并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中的_________区产生甜觉。
(2)哺乳动物在摄入苦味和甜味混合食物时通常只能感受到苦而不是甜,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甜味物质的摄入会刺激机体产生多巴胺,长期摄入甜食会成瘾。为探究甜食成瘾的原因,科研人员取生理状态相同且良好的小鼠若干,进行为期7d的适应性培养,然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再进行下表所示实验,已知各组小鼠的初始多巴胺阈值(能引起兴奋的多巴胺的最低含量)接近。

组别

实验步骤

1

2

3

4

每天用适量、等量且适宜浓度的糖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7天检测三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糖戒断处理,持续7天

延续之前的处理,持续7天

表中①处所填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所填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研人员推测甜食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摄入甜味物质使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据此分析甲、乙、丙三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
9 . 某种鸟(ZW型)的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当B和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栗羽;B存在而D不存在时表现为黄羽;其余情况表现为白羽。为探究控制羽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研究小组利用纯合亲本分别进行正反交实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正反交实验可以判断出B与b位于常染色体上
B.由正反交实验可以判断出D与d位于Z染色体上
C.实验二的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理论上F2中栗羽占9/16
D.实验一的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理论,上F2的雄鸟中纯合子占1/81
10 . 植物的性状有的由1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控制。一种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为了研究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小组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种甜瓜种子进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杂交实验及结果见下表(实验②中F1自交得F2)。
实验亲本 F1 F2
甲×乙1/4缺刻叶齿皮,1/4缺刻叶网皮
1/4全缘叶齿皮,1/4全缘叶网皮

/

丙×丁

缺刻叶齿皮

9/16缺刻叶齿皮,3/16缺刻叶网皮
3/16全缘叶齿皮,1/16全缘叶网皮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①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根据实验②,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
(2)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__________
(3)实验②的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4)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不是9∶3∶3∶1,而是45∶15∶3∶1,则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中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2021-06-10更新 | 18672次组卷 | 50卷引用:内蒙古包头铁路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