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1051 道试题
1 . 在孟德尔之前,很多育种专家已发现性状分离的现象,但往往同时研究一种生物的许多性状,并且未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下列关于孟德尔成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正确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设计了测交实验来检测假说是否正确
B.孟德尔将统计学方法引入生物学研究,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再研究两对相对性状
C.孟德尔选豌豆为材料,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都是纯种,且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孟德尔先研究基因的行为变化,后研究性状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现象,从中找出规律
2 . 有丝分裂时偶尔会出现个别染色体的一侧附着有纺锤丝,而另一侧没有,细胞将停滞在中期,直至该染色体与另一极的纺锤丝相连并正确排列在赤道板上,才会进入后期。此错误排列的过程受染色体上的Mad2蛋白控制,而正确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没有该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植物细胞均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B.当所有染色体上的Mad2蛋白都正常,细胞才能进入分裂后期
C.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均加倍
D.癌细胞在染色体排布异常时仍能继续分裂,可能与Mad2蛋白缺失有关
3 . 豚草原产北美洲,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在实地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前,某校生物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模拟调查,教师给同学们模拟了一块长方形地块,如图所示,图中直角图案“”代表豚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模拟调查能强化锻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样方法,能取代实地调查
B.对于此长方形模拟地块,学生可以采用等距取样法进行取样
C.通过科学取样后估算出的整个长方形地块的豚草数量就是豚草的种群密度
D.调查长方形地块中的蚜虫的密度,适宜用标记重捕法
2024-01-0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4 .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得201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奖励他在阐明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上的开拓性研究。自噬是一种真核细胞降解受损细胞器、错误折叠蛋白质和病原体的正常代谢机制,自噬的简要过程如图所示。
   
(1)关于溶酶体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
A.溶酶体是由单层生物膜包被的小泡
B.溶酶体具有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的作用
C.植物细胞没有溶酶体,所以不会发生吞噬衰老损伤细胞器的代谢活动
D.残余体中的物质被释放至细胞外后,短时间内细胞质膜面积增大

(2)如图所示,自噬过程中,线粒体等细胞器被一种双层膜的结构包裹,然后形成自噬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多选)
A.自噬体膜含有2层磷脂分子
B.自噬体膜与溶酶体膜融合的过程可能受到温度影响
C.自噬性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活性与其所处环境无关
D.细胞通过调控自噬过程,以确保自身生命活动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

(3)由图可知,溶酶体直接来源于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小分子营养物质可通过溶酶体膜运输到细胞质基质,溶酶体内部的水解酶及残渣则不能通过其膜结构,这说明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
(4)已知低糖培养可使细胞的自噬水平升高,有机化合物氯喹可抑制自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但对自噬体的产生无明显影响。


A组

B组

C组

培养条件

正常糖

低糖

低糖

是否加入氯喹

科研团队对三组细胞(A组、B组、C组)进行了如表中的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细胞内自噬体含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最多的是__________;通过细胞自噬回收物质和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5)图中被消化的细胞器为线粒体,其增加其自身膜面积的方式为__________,部分线粒体蛋白由其自身合成,原因在于线粒体内部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
(6)科学实验证明,在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元细胞异常死亡的疾病中都可观察到线粒体异常现象,请从线粒体功能角度分析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23-12-31更新 | 418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IAA不能由花柄运输至子房,但可以由子房运出。科研人员据此推测子房发育成果实与芽产生的IAA无关。为验证该推测建立了如图所示的模型,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处理:Ⅰ组施加3H-IAA和NPA(IAA运输阻断剂);Ⅱ组仅施加3H-IAA(图中数字为试剂施加位点,字母为检测部位)各区段均为幼嫩组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Ⅰ组和Ⅱ组施加3H-IAA的部位均为1处,而Ⅰ组施加NPA的部位为2处,一段时间后Ⅰ组a段放射线强度大于Ⅱ组
B.Ⅰ组和Ⅱ组施加3H-IAA的部位均为1处,而Ⅰ组施加NPA的部位为2处,一段时间后两组子房均不发育,且c段两组的放射性强度为0,则说明推测正确
C.在3处施加3H-IAA一段时间后可以在b段检测到放射性则说明推测正确
D.在3处施加不同浓度的IAA,一段时间后可能存在果实发育情况相同的组
6 . 人体缺乏尿酸氧化酶,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存在形式为尿酸盐)。尿酸盐经肾小球滤过后,部分被肾小管细胞膜上具有尿酸盐转运功能的蛋白URAT1和GLUT9重吸收,最终回到血液。尿酸盐重吸收过量会导致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是肾小管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磷脂和③糖脂分子形成的脂双层是完全对称的
B.⑤胆固醇插在磷脂之间有利于增强质膜的流动性
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质膜流动性的基础
D.膜蛋白④能识别并接受来自细胞外的化学信号
2.下列细胞器中,参与转运蛋白URAT1和GLUT9在细胞内的合成、加工和转运过程的有(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④
3.URAT1和GLUT9在细胞内的合成、加工和转运过程的完成,说明(       
A.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相同且具有流动性
B.生物膜在结构上可相互转化
C.细胞生命活动由各结构合作完成
D.细胞质可不需细胞核而独立生存
4.肾小管细胞功能的完成还离不开细胞骨架,下列关于细胞骨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细胞器可沿该结构移动
B.对细胞内的物质运输起重要作用
C.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D.其网络状框架结构可支撑细胞形态
5.肾小管细胞比细菌生命活动更有序和高效,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A.有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B.有DNA控制蛋白质合成
C.有多种膜结构细胞器,将细胞质分割成许多功能化区域
D.有核膜,核膜的阻隔使DNA免受细胞质中某些物质的伤害
2023-12-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东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细胞周期检验点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一种机制。常见检验点的对应功能是:检验点①评估细胞是否生长到合适大小,环境因素是否适合细胞分裂;检验点②评估DNA是否损伤,外界环境是否适宜细胞进行DNA复制;检验点③评估DNA是否损伤(若损伤则修复),同时评估DNA是否复制完成;检验点④评估纺锤体是否正确组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过程中各检验点出现的顺序可能是②③①④
B.检验点①还可能评估细胞中合成的物质是否够多
C.检验点②③分别决定细胞是否进入S期和分裂期
D.检验点③④之间的核DNA载体可能仍处于松散状态
2023-12-24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但产量低、成本高。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培育红豆杉的流程如下图。
   
1.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下列有关癌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细胞呼吸底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癌细胞主要靠需氧呼吸(有氧呼吸)供能
C.癌细胞较正常细胞糖酵解过程比较旺盛
D.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检测可确认癌细胞是否进行厌氧呼吸(无氧呼吸)
2.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中红豆杉的幼茎、幼叶等通过脱分化就能形成愈伤组织
B.愈伤组织通过②过程形成完整植株不一定属于器官发生途径
C.①和②过程所用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配比不同
D.愈伤组织悬浮振荡培养时加入果胶酶有利于分散成单细胞
2023-12-18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联考生物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下面小题。
癌细胞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 ATP。CAR-T 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癌症治疗新方法。利用生物技术将嵌合抗原受体(CAR)表达于 T 细胞表面,获得的 CAR-T 细胞回注患者体内,使患者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的能力增强。
1.下列关于癌细胞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可能存在线粒体功能障碍
B.癌细胞中的丙酮酸都在细胞溶胶中被利用
C.消耗等量葡萄糖,癌细胞细胞呼吸产生的[H]比正常细胞少
D.癌细胞中的丙酮酸可在乳酸脱氢酶催化下被[H]还原为乳酸
2.下列关于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R-T细胞上的CAR 中有癌细胞抗原
B.CAR-T细胞能非特异性识别并杀伤各类癌细胞
C.CAR-T细胞需在体外进行增殖后再注射
D.CAR-T细胞免疫疗法中 CAR可直接杀死癌细胞
10 . 图1表示某二倍体小鼠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某物质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研究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粘连蛋白有关,粘连蛋白的水解是着丝粒分裂的原因,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1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数量,则曲线BD段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B.若图1纵坐标表示染色体组数,则曲线CD段的染色体数等于AB段的染色单体数
C.若图1纵坐标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则该曲线不可能表示减数分裂
D.水解粘连蛋白的酶发挥作用的同时会发生核膜、核仁的消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