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显微镜把人类带入了大自然中另一个奇妙的世界,是窥视微观世界奥秘的眼睛。1959年,荷兰一位叫森的少年与父亲做出了第一个复式显微镜,今天所使用的光学显微镜就是由其发展而来的。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式显微镜观察了植物细胞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为_____
(2)到18世纪显微镜已有许多改进,应用也较为普遍,开始作为商品生产。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______(填“目镜”、“物镜”或“目镜和物镜”)。若将物镜由10×换成40×,则观察到的细胞的______(填“长度或宽度”、“面积”或“体积”)是原来的4倍;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原来______(填“多”或“少”),视野的亮度比原来______(填“亮”或“暗”)。高倍镜下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______(填“粗准焦螺旋”或“细准焦螺旋”)。
(3)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载玻片上有一污物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填“左上方”或“右下方”)移动玻片,去除视野中的污物。如果视野中既有气泡又有细胞,用镊子尖轻轻地压动盖玻片,气泡的变化是______(填“会变形、会移动”、“不变形、会移动”或“会变形、不会移动”)
(4)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显微镜的领域已不拘泥于光学领域,各种原理各异,功能卓越的显微镜被发明出来,如: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下列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是生物是___。
A.变形虫B.新冠病毒C.蓝细菌D.大肠杆菌
2022-10-27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1讲 走近细胞(好题过关)-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帮(新教材新高考)
2 . 山西晋祠水稻种植应用稻田蟹综合种养技术,创新发展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稻蟹共生模式,获得了良好效益。下图表示稻蟹共生系统内的部分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稻田中河蟹的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不会将河蟹与食性和它相似的青鱼混养,原因是____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该生态系统通过____措施,既可维持河蟹数量的相对稳定,又可保护底栖动物等生物的多样性。
(3)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实践对比发现,稻田引入河蟹后,水稻产量明显提高,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有____(至少答两点)。
3 . 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
(1)含义: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_____的曲线,称为“S”型曲线。
(2)形成条件:自然界的__________是有限的;有_____。(条件有限)
(3)形成原因:当种群密度增大时,_____就会加剧,天敌数量也会_____,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_____,死亡率_____。当死亡率等于出生率时,种群的增长就会_____,有时会_____
(4)环境容纳量:在_____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_____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_____。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K值可以随_____的变化而变化。
(5)建立模型:曲线图(以_____为横坐标,以_____为纵坐标)

①画出“S”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可知“S”型曲线增长率__________值时增长率0;增长速率__________值时增长速率最大,_____值时增长速率为0,
_____值时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最大且保持相对稳定。_____值时种内竞争最剧烈。
②图中t1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_____,t2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_____
③适用条件:生存条件_____的自然种群。
(6)“S”型曲线在生产中的应用
①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应保护生物的_____,使K值_____(增大/降低),如大熊猫的保护。
有害生物的防治:如鼠害防治,应设法使K值_____(增大/降低),通过引入天敌等措施将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
②资源开发与利用:捕捞、采伐应该在种群数量达到_____值以上时进行,而且剩余种群数量应保持在_____值左右,因为此时种群增长速率_____,再生能力_____,可保证持续获取高产量。
③草场放牧,最大载畜量不能超过_____值;鱼的养殖也不能超过_____值,否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破坏,导致K值_____(增大/降低)。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4 . 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①嫁接矮果,用小便反复浸过并晒干的黄泥封住树枝促进生根
②光周期处理,即在作物生长的某一时期控制每天光照和黑暗的相对时长
③开花传粉遇上连续阴雨天,对作物及时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④“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A.措施①的原理是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植物生根
B.措施②反映光直接调控植物的生长
C.措施③可以用于连续阴雨天气油菜传粉失败的补救,提高油菜种子的产量
D.措施④中这种“气”是乙烯利,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5 . 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从而提高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
B.在湿地修复过程中,应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还需考虑这些植物各自的生态位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这遵循自生原理
C.在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中,可在玉米等作物还未成熟时就将果穗和秸秆一起收获,直接作为牛羊的青饲料,称为青贮
D.为加速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关键措施在于选择能在该环境生活的物种
2023-06-07更新 | 2258次组卷 | 19卷引用:单元检测卷09 生物与环境-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6 .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我国南京古泉生态农场就是典型的生态农业,下图是我国南京古泉生态农业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农业中,蚯蚓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
(2)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调查果园土壤中动物丰富度,不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该生态农业中各类农畜产品的产量,该生态农场采用了一系列增产措施:
①饲养家禽时,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了家禽产蛋率,此过程涉及到的生态系统信息类型是___________
②定期给果园除草和杀虫,提高了水果产量,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
③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循环利用的,但在该生态农业中,农民需要给果树施肥才能提高水果产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1高二下·北京西城·期中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土壤中的磷大部分以难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无效态(如磷酸钙等难溶态,在水中呈白色沉淀)存在,溶磷菌能够把无效态的磷转化为可被直接利用的可溶性磷。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规微生物实验中,下列物品及其灭菌方法错误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编号

物品

培养基

接种环

涂布器

培养皿

灭菌方法

高压蒸汽

火焰灼烧

70%酒精

干热

(2)溶磷菌的初步筛选与分离:取10克土壤样品,依次配备浓度为103、104、105的土壤稀释液,分别取0.1mL涂布于含难溶磷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d。待菌落长出后挑取_________和菌落生长直径比值较大的单菌落,于基础培养基上采用_________ 法进行多次分离纯化。以上两种微生物的分离方法中,也可用于微生物计数的是_________法。
(3)溶磷菌的进一步筛选:将分离获得的溶磷菌分别配制成菌悬液,接入已灭菌的含难溶磷液体培养基中,对照组的培养基接入_________的菌悬液,5d后测定培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若接菌培养液可溶性磷含量为a,对照组可溶性磷含量为b,则菌株溶磷量为_________。选择溶磷量最大的菌种为目的菌。
(4)将适量目的菌接入已灭菌的含难溶磷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每天取样测定溶磷量和pH变化情况,结果如图。

①结果表明目的菌分解难溶磷的能力呈现_________的趋势。
②根据培养液的pH变化情况,可对目的菌的解磷原理作出的推测是_________
(5)获得目的菌后,还可以采取_________的育种措施,进一步提高其耐寒、耐盐的能力。请预期该溶磷菌在农业生产方面可能的应用_________
2021-06-24更新 | 32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1 发酵工程-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8 . 武汉东湖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但由于近年来城市化发展,东湖生态系统的功能出现退化,主要体现在物种入侵、水体污染、植被受损等方面,为此研究者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治理。
(1)郭沫若在游览东湖时,写下“且喜东湖春早到,红梅万树一齐开”。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分析,东湖中的梅树属于_________
(2)由于随意放生,东湖中出现了原产于北美洲的大口黑鲈,它们在初入东湖时可能出现“______”(填“J”或“S”)形增长,而导致生物入侵。从环境角度分析,大口黑鲈会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有_____(答2点)。
(3)东湖的水体污染主要是由于富含有机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导致细菌数量增多,水体中溶解氧含量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导致湖中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质进一步恶化,出现______反馈调节。
(4)为解决东湖植被受损的问题,研究者结合现状,通过湖岸湿地修复、陆地植被修复,以满足鸟类的觅食和生存的需要。请从生态工程协调原理的角度,提出植被修复的种植策略_________。(答2点)
(5)在合理的生态工程治理下,东湖的生态系统有了极大改善,底栖动物和水禽数量明显增多,从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这些生物明显加快了生态系统的______。如今,数量巨大的水鸟会在春季在东湖停歇和觅食,这体现了东湖生物群落的______特征。除了东湖承载着的生态功能,“来武汉,游东湖,逛绿道,品文化”已成为武汉一张耀眼的名片,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具有的_____价值。
9 . 蚊虫分布范围广,生物量大,其中的雌蚊会叮咬人类,可传播多种传染病,须采取防控措施防止传病蚊种泛滥。研究者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和同源重组修复技术提高蚊虫群体中雄蚊比例。
(1)CRISPR/Cas9系统可以实现对双链DNA的精确切割,由三部分组成:crRNA、tracrRNA及Cas9蛋白,如图1。crRNA会与tracrRNA结合形成sgRNA,sgRNA通过__________与目标DNA结合,引导Cas9蛋白对DNA进行切割,导致其断裂。

(2)同源重组修复是一种高保真的DNA双链断裂、修复技术,原理如图2,其过程为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切割使DNA断裂后,启动同源修复,使得染色体DNA上的靶向序列被替换成所需序列。
①现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请结合图2选出目的基因中必要的结构或基因__________
A.限定在体细胞内表达的启动子
B.限定在生殖细胞内表达的启动子
C.限定在受精卵内表达的启动子
D.I-Ppol基因(能够切割X染色体DNA的核酸酶基因)
E.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②通过____________技术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该受精卵发育成_____________性蚊虫。Cas9蛋白将对应的靶向序列进行切割,以基因表达载体中同源序列间的DNA为模板进行修复,最终实现子代都继承相应基因,使群体中雄蚊比例升高。
(3)除利用转基因灭蚊之外,还存在寄生菌灭蚊技术,当雄蚊被沃尔巴克菌感染后,精子会被细菌产生的毒素污染。健康雌蚊的卵细胞与这些“毒精子”相遇后,产生细胞质不相容效应,导致后代无法正常发育。相对于寄生菌灭蚊,利用转基因灭蚊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4)目前我国尚不允许释放转基因蚊虫,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
10 . 制作泡菜
(1)发酵原理:
①利用_____来进行发酵;
②发酵期间,乳酸会_____,当它的质量百分比为_____时,泡菜的口味、品质最佳。
(2)制作泡菜发酵条件:适宜的_____、严格控制_____条件。
(3)制作泡菜方法步骤:配制盐水→蔬菜装坛→加盐水→封坛发酵
①配制盐水:用清水和食盐配制质量百分比为_____的盐水,并将盐水_____,冷却待用。
②蔬菜装坛:将_____蔬菜洗净,切成块状或条状,混合均匀,晾干后装坛,装至_____时,放入_____,继续装至_____成满。
③加盐水:将_____的盐水_____倒入坛中,使盐水_____
④封坛发酵:盖好坛盖,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_____,发酵过程中注意_____,根据室内温度控制发酵时间。
(4)制作泡菜实验分析
①盐的作用:_____
②盐水浓度为质量百分比为_____
盐水浓度要适宜的原因:_____
③盐水煮沸的目的:_____
④盐水冷却后使用的目的:_____
⑤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可加入少量“陈菜泡液”,目的是_____
⑥泡菜坛子使用之前要检查密封性的目的:_____
⑦用水密封泡菜坛的目的:_____
⑧泡菜制作过程中,是否只有乳酸菌起作用?_____
(5)蔬菜应新鲜的原因:_____
(6)泡菜坛应装至八成满?为什么?__________
(7)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易发酵为酸奶?_____
(8)发酵中期时,由于前期乳酸的积累,pH_____,嫌气状态形成,乳酸杆菌进行活跃的同型乳酸发酵(发酵产物只有乳酸或达到80%以上),大肠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试分析这种微生物消长现象的原因(为什么乳酸菌会逐渐成为优势菌种):_____
(9)说出乳酸发酵过程中下列变化
乳酸菌数量变化_____
乳酸含量变化_____
亚硝酸盐含量变化_____
(10)泡菜制作过程中,各阶段菌种变化:
①发酵初期:_____
②发酵中期(风味最佳):_____
③发酵后期:_____
(11)泡菜坛的发酵液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乳酸菌吗?_____
(12)进一步探究——亚硝酸盐:
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会有_____产生;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_____危害人体健康,但如果人体摄入过量,会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能够把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导致缺氧性中毒症状;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形式随尿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如适宜的_______________作用),才会转变成致癌物——_____。(霉变的食品亚硝胺可增至数十倍至数百倍)。
(13)拓展应用:
某同学在制作泡菜前,查阅资料得知,可以向泡菜坛中加人一些“陈泡菜水”;在用质量百分比为5%的食盐水制作泡菜时,他在不同时间测定了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见曲线图。请你帮他分析相关问题。

①据图分析,从亚硝酸盐的含量来看,你认为该泡菜在什么时间食用比较合适?为什么?_____
②他第一次制作出的泡菜“咸而不酸”,造成这个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
③加入“陈泡菜水”的目的是什么?_____
④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哪些?_____。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_____有关。温度过_____、食盐用量_____、腌制时间过_____,易造成_____,使亚硝酸盐含量_____
2024-04-0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章 发酵工程(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