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80 道试题
1 .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丛林中的房子里,将一只雌蛾扣在一个纱罩中,尽管当晚风雨交加还是有40多只雄蛾穿过风雨赶来交尾,第二天在雌蛾周围洒满樟脑丸和汽油,一点也不影响雄蛾寻找雌蛾的兴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证明在雌雄蛾之间传递的属于生物信息
B.该实验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信息传递过程需要有信息源、信道和信息受体参与
D.农业上利用雌蛾分泌物质扰乱雌雄蛾交配防治害虫
2 . 安徽省的“省鸟”灰喜鹊在保护山区和丘陵地带的松林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灰喜鹊”。下图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过程,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
B.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D+F表示
C.松毛虫和灰喜鹊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B×100%表示
D.若灰喜鹊数量下降,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3 . “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是一种迁徙性的濒危鸟类,青头潜鸭和绿头鸭的食性基本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青头潜鸭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环境容纳量降低,其遗传多样性将会下降
B.若一只鹰捕食了一只背头潜鸭,则该鹰就获得了这只潜鸭能量的10%~20%
C.日照长短会影响青头潜鸭种群的繁殖活动,日照长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为吸引异性,青头潜鸭会跳“独特舞步”,说明行为信息能促进种群的繁衍
13-14高三上·北京海淀·期中
4 . “格瓦斯”是由酵母菌和乳酸菌双菌发酵的传统谷物发酵饮料。传统做法是采用俄式大面包为基质,加入菌种发酵生成微量乙醇、一定量的CO2以及丰富的有机酸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过程需要密闭条件
B.两菌种的代谢类型相同
C.CO2由两菌种共同产生
D.两菌种间为互利共生关系
2024-03-25更新 | 81次组卷 | 44卷引用:1.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5 . 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曲线Y可能因pH变化、营养物质减少等因素而下降
B.曲线Y可表示一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增长情况,AD段的增长速率均大于0
C.曲线X代表的增长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条件下的结果
D.图中的阴影部分可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酵母菌
6 . 下图为深圳市西丽湖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食物链上某种水鸟的示意图,据此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②是水鸟散失的热能
B.粪便可用于水鸟生态位的研究
C.③是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D.图示不能揭示能量流动的特点
7 . 科研小组对某地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谛增长,增长速率先增后减
B.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C.乙种群数量增加时,甲种群数量减少,故两者为捕食关系
D.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t3后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8 .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运用能使工业大规模发展,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属于可枯竭资源中的可更新自然资源
B.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全球碳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C.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
9 .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j、k、m 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存在4条食物链,a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狼同化的能量可表示为c=f+i+m
C.若一段时间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c/a×106 kJ
D.d和m的能量总和流入分解者的部分占其能量的10%~20%
10 . 长期生活在极端温度环境中的生物,通过气候驯化或进化变异,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原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蜡质层,主要是有利于适应低温环境
B.沙漠中的仙人掌气孔在夜晚才开放,主要是有利于适应高温干旱环境
C.变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在冬眠状态下比活动状态下低
D.生活于寒温带的貂熊耳小、尾短、毛长,有利于抗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