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46 道试题
1 .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动植物种类丰富。某湖泊湿地中植物有挺水植物(芦苇为主)、浮水植物、沉水植物(黑藻、苦草等),还有大量的浮游藻类,受周围工厂排污和生活污水的影响,导致该湖泊水质变差,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
(1)该湖泊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游藻类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该结构的形成与___________有关,这是群落中___________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2)河蚬能通过滤取水中微小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使水质变清;科研人员设计了不同河蚬密度的实验以研究河蚬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改善效果,结果如图1所示(注:TN、TP分别表示水体总氮量和总磷量)。据图1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在水质铰差、水体混浊,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沉水植物较少。科研人员通过进一步实验,探究不同河蚬密度对沉水植物数量的影响,结果如图2。
a.随河蚬密度的增大,引起沉水植物数量逐渐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b.由以上实验可推测,河蚬对富营养化水体改善的作用机理是: ____________
2024-05-14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 . 如下图表示人体红细胞成熟经历的几个过程及各阶段的细胞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均具有细胞周期
B.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氧气相等
C.过程③在脱去细胞核的同时还排出核糖体等细胞器
D.成熟红细胞的凋亡由基因控制,其凋亡基因在④之前已表达
3 . 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完全培养液,对某种植物离体的叶肉细胞进行悬浮培养,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定,绘制成如下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在35℃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B.该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温度对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C.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相关酶比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更高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突然增强光照时,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将增多
4 . 某研究小组从小鼠细胞中分离出了的三种细胞器,并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器甲是有氧呼吸的唯一场所
B.细胞器乙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C.细胞器丙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D.小鼠体内的细菌和小鼠共有的细胞器有甲和丙
5 . CD87是一种癌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与癌细胞的转移和增殖有关。研发针对CD87的抗体类药物能提高癌症的治愈率。
(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如图]所示,其中HAT培养基用于筛选杂交瘤细胞。

细胞①表示小鼠的___________细胞,获取杂交瘤细胞后,需在全营养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经过筛选的杂交瘤细胞可通过注入小鼠腹腔或在培养液中进行扩大培养并不断产生单克隆抗体。
(2)双特异性抗体是指同时具有两种抗原结合位点的人造抗体,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制备具有CD3和CD87结合位点的双特异性抗体(见图2)。备注:CD3是T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在所有T细胞膜上均有表达,该抗原被激活后,能极大促进T细胞的免疫效力。

①设计目的基因序列:通过查阅基因数据库,获得CD3和CD87蛋白对应的碱基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为使两种抗体蛋白能结合形成有功能的抗体,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设计改造蛋白质的___________,推测其可能的氨基酸序列和碱基序列。
②获取目的基因:利用___________获取目的基因后,通过PCR扩增,采用的引物如图3所示。

③构建重组质粒:选用含LacO位点的质粒作为载体。LacO位点常与阻遏蛋白(LacⅠ基因表达产物)结合,阻止RNA聚合酶的移动,环境中的乳糖能解除阻遏蛋白的作用。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形成图4所示的重组质粒。LacO位点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④重组质粒的导入和检测:将重组质粒与经CaCl2处理的大肠杆菌共培养一段时间后,将菌种接种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的大肠杆菌需鉴定是否含有重组质粒,原因是_________。提取大肠杆菌总DNA后,根据表中4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采用___________酶进行酶切,电冰后若存在1150bp左右长度的条带,则说明导入了重组质粒。

识别序列

EcoRⅠ

5'-G^AATTC-3'

BgⅢ

5'-A^GATCT-3'

BamHⅠ

5'-G^AGATC-3'

XhoⅠ

5'-C^ATCGA-3'

备注:“^”表示酶切位点

⑤双特异性抗体的生产:将筛选出的大肠杆菌扩大培养后,接种在发酵罐中进行大规模发酵。
(3)相对于单克隆抗体,图示双特异性抗体在治疗癌症时的效果更好,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3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9-10高二下·四川成都·期中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6 . 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
B.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2024-04-27更新 | 428次组卷 | 235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立人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7 .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新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产生
D.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2024-04-1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8 . 近年来,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不可忽略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为探究微塑料对小球藻(海洋藻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研究者为验证了不同浓度的微塑料对小球藻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实验组以含不同浓度微塑料的培养液培养小球藻,研究中对照组的处理是用______培养小球藻。
(2)为探究抑制小球藻生长的原因,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______提取小球藻中的叶绿素,并测定其含量。由图1结果可知,随微塑料浓度增加,处理时间延长,叶绿素含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
②PEPC是小球藻固定CO2的关键酶,能催化CO2______生成C3,据图2结果分析,随微塑料浓度增加,处理时间延长,短时间内会提高PEPC的活性,来维持逆境下小球藻细胞的正常代谢。但随处理时间延长,PEPC活性______

   

(3)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和光合作用过程,说明微塑料导致小球藻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的机理:一是叶绿素的含量减少,导致______,二是PEPC活性下降,导致______,最终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下降,不能满足小球藻的生长需求,生长受到抑制。
2024-04-1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药物甲常用于肿瘤治疗,但对正常细胞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某小组利用试剂K(可将细胞阻滞在细胞周期某时期)研究了药物甲的毒性与细胞周期的关系,实验流程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₂期:分裂准备期:M期:分裂期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G1期+S期—+G2期)+分裂期(M期)。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______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______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2)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试剂K可以将细胞阻滞在______期。去除试剂K后,试剂K对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______(填“是”或“否”)解除,依据是______。若药物甲主要作用于G2+M期,与另外两组相比较,Ⅱ组的凋亡率应______(填“最高”或“最低”或“介于Ⅰ组和Ⅱ组之间”)。
(3)纺锤丝由微管构成,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移动依赖于微管的组装和解聚。紫杉醇可与微管结合,使微管稳定不解聚,阻止染色体移动,从而抑制细胞分裂。培养癌细胞时加入一定量的紫杉醇,一段时间后检测细胞周期,推测添加紫杉醇后,G2+M期细胞的占比会______
2024-04-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10 .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膜蛋白的种类和功能多种多样。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加细胞膜上______的数量,高效地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小肠上皮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_____功能。此外细胞膜表面还存在______,其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注:甲:协同转运(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乙:ATP驱动泵(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
(2)如图1所示,常见的主动运输有甲、乙两种类型。图2所示,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Na—K泵会将Na运输到肠腔,以维持肠腔中高浓度的Na。Na运输到肠腔的方式是图1中______(填“甲”或“乙”)类型的主动运输。在小肠腔面,当蛋白S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与Na相伴随也进入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图1中______(填“甲”或“乙”)类型的主动运输。
(3)根据上述信息判断若Na—K泵停止工作,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会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据图2分析,原因是______
2024-04-1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