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验与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9 道试题
1 . 硅能调节植物的光合速率,增强植物抗倒伏、抗干旱的能力。科研人员以某花生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外施硅肥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见下表(气孔导度指气孔的开张程度)。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

硅的浓度

(mmol/L)

净光合速率

(mol·m-2·s-1

叶绿素含量

(mg·g-1

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气孔导度

(μmol·m-2·s-1

第一组

0

10.51

2.04

313.02

344.87

第二组

0.15

18.86

2.14

306.49

376.92

第三组

0.95

19.43

2.31

278.33

432.71

第四组

1.75

21.48

2.56

254.16

470.85

第五组

2.55

21.03

2.39

268.94

426.92

(1)提取花生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可选用的溶剂为________。从光反应的角度分析,增施硅肥是通过_________,从而增强光合作用速率。
(2)若要测量花生叶片的总光合速率,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其观测指标可以是_________
(3)从暗反应的角度分析,施加硅肥花生植株净光合速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第五组相对于第四组,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若想验证以上猜测,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最后一卷理综试题 -高中生物
2 . 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能够维持血糖的平衡与稳定。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容易导致高血糖,诱发糖尿病。为了研究香烟中的尼古丁对血糖平衡调节的影响,科研人员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饲喂适量的葡萄糖后,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将生理盐水配制的尼古丁注射到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图1、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正常机体而言,机体中血糖浓度升高后,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会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使得血糖含量降低。
(2)结合图1和图2分析,该实验的因变量为___________,对照组注射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糖尿病有I、Ⅱ两种类型。Ⅰ型糖尿病是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Ⅱ型糖尿病很常见,与多种机理有关,其中某Ⅱ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引起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有关。
①研究员推测尼古丁不会使胰岛B细胞受损,结合图2分析,该推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
②根据以上信息综合分析,长期吸烟诱发糖尿病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4)进一步研究表明,尼古丁能与神经细胞上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神经细胞兴奋,从而使大脑产生愉悦感,但尼古丁同样会降低乙酰胆碱受体的敏感性。试分析吸烟成瘾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最后一卷理综试题 -高中生物
3 . 生态浮床也被称为人工浮床或生态浮岛,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利用生态工程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提高水体的透明度,主要用于生态修复和改善水质。下图为科研人员设计的生态浮床用来治理某湖泊污染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由于附近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逐渐出现富营养化。其中蓝藻和绿藻等的大量增殖,使得水体出现_________现象,会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
(2)图中生态浮床中预留较多孔洞的目的是__________。生态浮床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主要是由于生态浮床中的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从而抑制水体蓝藻和绿藻等过度生长。此外,生态浮床植物根系富集的大量微生物对水体有机物也能进行清除,原理是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利用复合生态浮床装置开展了“不同水生植物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对照组

植物甲

植物乙

植物甲、乙混合

总氮去除率(%)

43.5

91.2

91.7

93.9

总磷去除率(%)

37.6

82.1

93.2

83.5

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请答出1点)。
(4)立体生态浮床具有净化水质和美化环境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处于生态恢复建设中的水产养殖基地需根据水域面积的大小、环境承载力等确定鱼的种类和放养量,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原理。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最后一卷理综试题 -高中生物
4 . 余甘子是云南特色水果之一,其果实味酸微涩、清热凉血,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水果。余甘子果实采摘后易在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下发生褐变,从而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价格。研究人员对余甘子果实中的PPO活性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余甘子果实PPO底物选择实验,由图可知以______为底物时,余甘子果实中PPO活性最大。PPO催化作用的机理是______。PPO只能使酚类物质氧化,而对其他物质不起作用,体现了酶的______
(2)图2为利用筛选出的底物探究温度对余甘子果实PPO活性的影响曲线,由图可知,刚采摘的余甘子果实适宜在_____的条件下保存。
(3)若要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继续探究pH对PPO活性的影响,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猜题信息卷(三)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疼痛的发生与神经递质—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的活化有关。NMDA受体是一种通道型受体,当NMDA受体被激活,Ca2+离子内流进而引发Na+内流,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研究发现氯胺酮具有一定的止痛和抗抑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NMDA储存在___________中,NMDA释放并作用于受体后会使突触后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NMDA发挥作用后会与受体分开,并迅速__________以免持续发挥作用。
(2)推测氯胺酮止痛和抗抑郁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
(3)科研人员设计并进行了氯胺酮对抑郁症小鼠社交障碍影响的实验。请补充完善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
a、构建抑郁症模型小鼠,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社交回避行为;
b、取一定数量正常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一组注射等量的5mL/kg氯胺酮;取一定数量的模型鼠随机均分为四组,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另三组分别注射等量5mg/kg、10mg/kg、20mg/kg的氯胺酮;
c、社交实验(具体操作不做要求);
d、实验结束后,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计算小鼠的社交偏好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②分析和讨论:
实验可初步得出结论: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猜题信息卷(三)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6 . 抑郁症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科学家对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下面是目前比较公认的抑郁症发病机理的两种假说,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单胺假说:抑郁症的发生与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缺乏有关。5—HT合成、释放、作用、回收及灭活的过程如图1所示。

①5—HT需通过______方式释放,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______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形成递质—受体复合物。
②临床上可用药物SSRIs来提高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含量,以缓解抑郁症状。根据上图提供的有关信息,试分析药物SSRIs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答出2点)。
(2)5—HT是海马区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可使人体产生愉悦的情绪。其分泌调节机制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ACTH表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图2)。检查发现,抑郁小鼠的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受损严重。

①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神经内分泌假说认为,抑郁症与小鼠的HPA轴被过度激活有关,结合上图分析:HPA轴过度激活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②运动干预可降低CRH的分泌从而改善HPA轴的过度激活状态。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8周的有氧运动干预可以作为药物H治疗抑郁症的良好替代手段,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及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抑郁大鼠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正常大鼠若干只、治疗抑郁症的药物H、CRH定量测量仪、注射器。)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7 . 人体体温的恒定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如图表示在寒冷环境下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过程,其中A、B表示人体组织或器官,①②③表示相关的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______。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在A______中产生冷觉。
(2)图中B代表______,②代表______
(3)图中③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请用健康的实验鼠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③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
8 . 动物细胞在适宜培养液中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现在实验室培养小鼠细胞作为研究药物的材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一段时间后,部分细胞获得了无限增殖的能力,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根本原因是______,如果发生在生物体内则易扩散转移,原因是______
(2)某实验室经研究发现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请用小鼠皮肤细胞为材料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9 . 用打孔器取多个某植物的叶圆片,平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一定浓度的GA(赤霉素)溶液、BA(一种细胞分裂素)溶液、未加激素的对照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绿素含量,并与实验前叶圆片中叶绿素的含量进行比较,所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实验前检测叶绿素含量是多余的
B.GA和BA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用于蔬菜保鲜且作用效果稳定
C.GA和BA作为催化剂降低了叶绿素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D.GA和BA在抑制叶绿素分解方面相互影响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聚苯乙烯[(C8H8)n]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热塑性塑料,常被用来制作承受开水温度的一次性容器等。但聚苯乙烯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致癌性,且聚苯乙烯在自然状态下很难被分解,采用填埋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会对土壤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科研人员从黄粉虫肠道中发现一些能够降解聚苯乙烯的微生物,并将之分离出来,相关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取能够降解聚苯乙烯的微生物,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水、碳源、______(填2种)等基本成分,其中碳源是______。配制好的培养基常采用______法进行灭菌。
(2)通过选择培养可以______,从而能够确保从样品中分离到能够降解聚苯乙烯的微生物。将选择培养获取的微生物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据图分析,图中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获取了三株微生物YT1、YT2、C1,将等量的三种微生物分别接种在含聚苯乙烯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60天后检测聚苯乙烯的降解率,结果如表所示。

菌株

YT1

YT2

C1

聚苯乙烯的降解率/%

0.75

0.39

0.63

①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②为了进一步培养出更高效的能够降解聚苯乙烯的微生物,研究人员将YT1和C1菌株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筛选出C2菌株,其降解率比上述三种菌株高,经检测发现是菌株Cl的基因整合了菌株YT1的部分基因从而提高了对聚苯乙烯的降解效果,该过程发生的变异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二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理综试卷-高中生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