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遗传的分子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8 道试题
1 . 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动物,其控制毛色的等位基因G、g只位于X染色体上,仅G表达时毛色为黑色,仅g表达时毛色为灰色,二者均不表达时毛色为白色。受表观遗传的影响,基因G、g来自父本时才表达,来自母本时不表达。DNA甲基化是导致表观遗传的常见原因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是指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细胞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的时期是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该动物群体中雄性个体的毛色为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3)表观遗传是指__________,下列关于相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表观遗传会导致基因发生突变,进而使表型发生改变
②DNA甲基化后,可能影响基因与RNA聚合酶结合从而影响转录过程
③表观遗传的分子修饰只能发生在DNA分子上
④表观遗传现象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4)某雄性个体与雌性个体杂交,获得4只基因型互不相同的子一代。不考虑变异,亲本与子一代组成的群体中,灰色个体所占比例可能是__________
2 . 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mRNA的5'端可以发生甲基化,称为5'帽子(5'cap),3'端有一个含100~200个A的特殊结构,称polyA尾,但对应基因的尾部却没有T串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基化会导致mRNA的5'端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B.据图可知,翻译从mRNA的3'端开始
C.polyA尾不是对应基因直接转录形成的
D.当终止密码子与相应的反密码子结合时,翻译过程终止
3 . 三螺旋DNA是一种特殊结构的DNA,由第三条核苷酸链与局部双螺旋DNA的一条链结合而成,如图所示。已知三螺旋DNA第三条链上的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时形成两个氢键。下列关于双螺旋DNA和三螺旋DNA的比较不合理的是(       

   

A.双螺旋DNA具有2个羟基末端,三螺旋DNA具有3个羟基末端
B.双螺旋DNA边解旋边复制,三螺旋DNA可能无法完成复制过程
C.双螺旋DNA和三螺旋DNA中碱基C与碱基G配对均形成2个氢键
D.双螺旋DNA中嘧啶数与嘌呤数相等,三螺旋DNA中则不一定
4 . 某兴趣小组将1个含有14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5NH4Cl培养液中培养1h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将提取的DNA解旋成单链,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的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及含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结果无法直接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
B.DNA解旋成单链的原因是一条链中相邻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断裂
C.DNA复制过程中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互补
D.DNA复制了3次,该细菌的细胞周期大约为20min
5 . 人体癌细胞的细胞质中含环状DNA(ecDNA),该DNA可大量扩增,且其上面含有癌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癌细胞中的ecDNA和蛋白质组成了染色质
B.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ecDNA上的脱氧核糖均连接着两个磷酸基团
D.ecDNA的复制不遵循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6 . 血红蛋白α链编码第138位氨基酸的基因序列发生变化,缺失了一个碱基对,导致正常基因E突变成致病基因e,部分示意图如下(UAA、UAG为终止密码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需要的模板和原料均存在差异
B.正常基因E突变为基因e后使形成的肽链缩短
C.与基因e同位置发生碱基对替换相比,缺失对蛋白质结构影响更大
D.可以通过基因治疗和移植造血干细胞治疗该病,同时能纠正病变的基因
7 . 将DNA双链都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繁殖3代后提取DNA进行离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DNA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第三代所有大肠杆菌的DNA都含有14N
C.预测第三代大肠杆菌的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三条带
D.含有15N的DNA占全部大肠杆菌DNA的比例为1/4
8 . 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A.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⑤
2024-04-2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之一为核酸检测,为了定量检测病毒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该方法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的TaqMan荧光探针与模板DNA(新型冠状病毒RNA逆转录出的cDNA)的某条链互补结合,原理如图所示。一个DNA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

(1)灭活的新型冠状病毒RNA逆转录为DNA的过程中需要_____酶参与,扩增时,与两条链的上下游引物相结合的脱氧核苷酸需用_____酶来连接使其延伸。
(2)在检测过程中,随着PCR的进行,反应产物不断累积,“杂交双链”荧光信号的强度也等比例增加。可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监测产物量的变化从而得到一条荧光扩增曲线图(如下图)。Ct值就是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达到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即图中点所对应的横坐标的值。

①理论上在检测过程中如有荧光标记的“杂交双链”出现,因TaqMan荧光探针具有特异性,则检测结果表明检测样本含有_____。但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要达到或超过阈值时才确诊。现有两个待检样本,检测时都出现了上述形态的曲线,但甲的值比乙的值出现时间要明显早些。请给这种结果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试剂盒合格且正常,操作过程规范且准确):新型冠状病毒含量甲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达到阈值所需的循环数甲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
②假如每个基团分子的荧光强度为,加入初始模板量的数量为,且是理想条件下的反应,即每次扩增都会翻倍,则反应体系中的荧光强度与循环数即扩增次数的关系为_____
(3)已知新型冠状病毒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某些情况下新型冠状病毒可在不同动物身体内利用自身核酸直接翻译出基本相同的多肽链,其基因表达的过程用文字和箭头表示为_____
2024-04-2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 生物学(二)
10 . 关于人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中并非全部片段都含有遗传信息
B.细胞中三者数量最多的是基因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或RNA片段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线粒体中也有DNA的分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