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3 道试题
1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棕色大熊猫之谜
众所周知,大熊猫除了耳朵、眼圈、四肢是黑色,其余的地方均为白色。1985年,人们在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并救护了一只雌性棕色大熊猫“丹丹”。2009年,幼年的明星雄性棕色大熊猫“七仔”在佛坪保护区被发现。迄今为止,有实体或照片的棕白相间大熊猫仅有七例。目前大熊猫“秦华”、“八仔”为棕色大熊猫“七仔”的后代,它们均未遗传父亲“七仔”的棕白色。疑问随之而来,一直以来的黑白配色大熊猫,居然出现了别的颜色,为什么这些彩色大熊猫有着如此不同的毛发颜色呢?为什么只在秦岭发现呢?
近日,研究发现彩色大熊猫不寻常的棕色毛发之谜——色素相关基因变异最可能是导致棕色大熊猫的遗传基础。研究人员通过透射电镜分析高度着色毛发部位,发现黑色毛发中的黑素体着色均匀,而棕色毛发的黑素体结构散乱,存在缺陷。研究人员还探讨了棕色大熊猫背后的遗传模式,从35只熊猫新鲜粪便或血液样本中提取DNA,使用微卫星基因分型识别熊猫父系和母系,发现七仔的父母及后代均为黑白毛色。最后,研究人员在常染色体上共检测到18147295个短变异和116636个结构变异,经过种群和家系水平的变异筛选,棕色大熊猫位于1号染色体上Bace2基因纯合突变最可能是其毛色变异的遗传基础。研究还发现两只棕色大熊猫为突变纯合子,四只秦岭黑白色大熊猫和一只圈养黑白色大熊猫为杂合子,而其它黑白色大熊猫均为野生型纯合子。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全球罕见的棕色大熊猫的毛色变异的原因,为圈养繁育棕色大熊猫提供了关键的科学基础。
(1)科研人员推测,熊猫毛色的遗传为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2)秦岭地区以外的地区目前还没有发现特殊毛色的熊猫,初步推测这一性状可能是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结合文中信息,请简述“七仔”等棕白熊猫毛色形成的原因:______
(4)基于上述调查研究,综合自然、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分析,下列保护大熊猫的措施中合理的是______。
A.人工繁育大熊猫,作为大熊猫野外群体的后备库
B.为大熊猫做野化培训,逐步放归野外
C.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重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
D.开发旅游并对林下经济进行综合利用
2024-05-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 . 秀丽隐杆线虫有雌雄同体和雄性两类,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X和X0(仅有一条染色体)。雌雄同体可自交,也可与雄性杂交(见下图)。现挑选雌雄同体的短胖型和雄性的野生型进行杂交,获得F1,F1均表现为短胖型。继续用F1的雄性与野生型雌雄同体杂交,获得F2。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若观察到F1一半雄性,一半雌雄同体,则说明杂交成功
B.由F1结果可以推断出短胖型性状为显性性状
C.仅凭F1结果无法确定短胖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
D.若F2雌雄同体为野生型,雄性为短胖型,则为伴X遗传
2024-05-0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3 . 兰花(2n)的观赏价值极高,其快速大量地繁殖离不开植物细胞工程。以下关于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提供充分的光照
B.紫外线照射兰花愈伤组织使兰花突变为优良品种
C.可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得到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兰花品种
D.兰花不同部位的细胞进行融合的过程即植物体细胞杂交
2024-05-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4 .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现发现一株黄叶突变体,子叶期叶片均表现出黄色,随着生长发育叶片慢慢变为淡绿色。
(1)为了解黄叶突变体的遗传规律,用该突变体与野生型进行___,两个杂交组合的F1代植株均为绿叶。据此可判定该黄叶突变体是___性基因控制,___(有/无)细胞质基因控制。
(2)两个杂交组合的F2表型统计见表。

杂交组合1的F2杂交组合2的F2
绿叶植株数量719261
黄叶植株数量20885
根据该实验结果,可推测该突变体的黄叶受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为进一步验证该结论,请利用已有材料设计实验,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___
(3)进一步测定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新叶与老叶的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结果如图2和图3。图2结果说明:___。图3结果显示:___。推测突变体可能通过提高其他基因的表达来弥补叶色缺陷,后经试验证实。

2024-05-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练习生物试卷A卷
5 . 1961年首次报道性染色体为3条的XYY 男性,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举止异常,性格多变,容易冲动,部分患者的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种病是父方在减数分裂出现异常引起的
B.亲代减数分裂Ⅰ异常导致了异常配子产生
C.该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
D.可以通过产前诊断对胎儿的染色体检查来预防患儿的出生
2024-05-04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八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miRNA是真核细胞中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序列RNA,其主要功能是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分化、凋亡、个体发育和疾病发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Bcl-2是一个抗凋亡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该基因的表达受MIR-15a基因控制合成的成熟miRNA的调控,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是________,需要________酶的催化。
(2)B过程中能与①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物质是________,该物质在B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物质②是指________
(3)据图分析可知,miRNA调控Bc1-2基因表达的机理是________
(4)若MIR-15a基因缺失,则细胞发生癌变的可能性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理由是____________
2024-04-29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一0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等级考)
7 .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正常雌果蝇的性染色体如图1。科学家发现了在自然界能够正常存活的某品系雌果蝇,其性染色体中含有Y染色体和并联X染色体,组成如图2。

   

(1)正常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这两条染色体会在________期分开,最终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2)科学家将图2品系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交配,发现子代的性染色体组成只有2种,说明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的果蝇不能存活。
(3)基因型为   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XbY的雄果蝇连续交配多代,b基因在此过程中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
(4)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然而在研究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实验能够证明交叉互换是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后,直到某实验室利用图3品系雌果蝇进行了研究。
注:并联X染色体的一条X臂上携带A基因,另一条X臂上携带a基因。Y染色体上无相关基因

   

有研究表明X染色体臂之间可以进行“交叉互换”。当图3果蝇与正常雄果蝇杂交,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说明交叉互换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前: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说明交叉互换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后。
8 .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为____性果蝇的染色体图解。果蝇有____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由____条染色体组成。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是图中的____染色体。
(2)A与a基因称为____基因,在果蝇群体遗传的过程中遵循基因的____定律。若A与a、B与b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则这两对相对性状在果蝇群体中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定律。
(3)果蝇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性染色体上的W基因在____(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前的间期形成两个W基因,这两个W基因在____(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的后期发生分离。W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和性别相关联,称为____遗传。
(4)写出此果蝇的基因型:____
2024-04-2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普高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9 . 鱼类的肌间刺多影响食用体验。r基因是肌间刺形成的关键基因。研究者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对r基因进行编辑,构建了武昌鱼突变体F0代。检测其中54尾发现有6尾出现肌间刺缺失,缺失根数在7~43之间。将这6尾鱼互交得F1代,从5000尾F1中分离得到完全无肌间刺的鱼316尾继续互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进行基因组编辑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
B.相对F1代,F2代肌间刺缺失的个体比例上升
C.人工选择使突变的r基因频率不断升高
D.基因组编辑使武昌鱼发生了基因重组
10 . 细胞囊性纤维化(CF)是一种严重的人类呼吸道疾病,与CFTR基因有密切关系。图1为CF的一个家系图,图2为CF致病机理示意图。

请回答问题:
(1)依据图1可以初步判断CF的遗传方式为____染色体上的____性遗传。
(2)依据图2分析,过程①②分别称为____。异常情况下,异亮氨酸对应的密码子与正常情况____(填相同或不同)。最终形成的CFTR蛋白缺少一个苯丙氨酸,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无法定位在细胞膜上,影响了氯离子的转运。
(3)综上分析,导致CF的根本原因是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