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5 道试题
1 . 大白菜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染色体组为AA;芥菜型油菜体细胞中有36条染色体,染色体组为AABB,其中A来源于大白菜,B来源于黑芥。科研人员将大白菜和芥菜型油菜杂交,发现大部分F1的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大于28条。下列相关推测合理的是(       
A.F1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B.F1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C.大部分F1减数分裂Ⅰ后期部分姐妹染色单体提前分离
D.大白菜和黑芥可培育出芥菜型油菜,不存在生殖隔离
2 .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子的胚乳由外向内分别为糊粉层和淀粉胚乳,通常糊粉层为单层活细胞,主要累积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淀粉胚乳为死细胞,主要储存淀粉。选育糊粉层加厚的品种可显著提高水稻的营养。
(1)用诱变剂处理水稻幼苗,结穗后按图1处理种子。埃文斯蓝染色剂无法使活细胞着色。用显微镜观察到胚乳中未染色细胞层数_____________的即为糊粉层加厚的种子,将其对应的含胚部分用培养基培养,筛选获得不同程度的糊粉层加厚突变体tal、ta2等,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2)突变体tal与野生型杂交,继续自交得到F2种子,观察到野生型:突变型=3∶1,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_____________定律。利用DNA的高度保守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对F2植株进行分析后,将突变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上。根据图2推测突变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附近,对目标区域进行测序比对,发现了突变基因。
(3)由tal建立稳定品系t,检测发现籽粒中总蛋白、维生素等含量均高于野生型,但结实率较低。紫米品系N具有高产等优良性状。通过图3育种方案将糊粉层加厚性状引入品系N中,培育稳定遗传的高营养新品种。

①补充完成图3育种方案_____
②运用KASP技术对植物进行检测,在幼苗期提取每株植物的DNA分子进行PCR,加入野生型序列和突变型序列的相应引物,两种引物分别携带红色、蓝色荧光信号特异性识别位点,完成扩增后检测产物的荧光信号(红色、蓝色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绿色荧光)。图3育种方案中阶段1和阶段2均进行KASP检测,请选择其中一个阶段,预期检测结果并从中选出应保留的植株。______
③将KASP技术应用于图3育种过程,优点是________
3 . 科研人员获得了携带两种抗稻瘟病的抗性基因Pib和Pikm的水稻品系——川抗30,以及携带螟虫抗性基因CrylC的水稻品系——昌恢。为获得同时携带抗螟虫基因和两种抗稻瘟病基因的改良株系,开展了相关研究。
(1)水稻的稻瘟病抗性与敏感为一对______。利用川抗30品系与野生型稻瘟病敏感水稻杂交,F1表现为稻瘟病抗性,F1与野生型杂交,子代性状及分离比为______,证明Pib和Pikm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吕恢品系水稻在品质和产量上明显优于川抗30,科研人员结合分子标记技术筛选目标基因进行杂交育种,以获得改良优质水稻。请写出制备优质、高产的纯合双抗(抗螟虫和抗稻瘟病)水稻的杂交育种技术路线(总体思路)______
(3)研究者利用PCR技术检测改良优质水稻中是否含有Pib基因。
①下表为利用PCR进行检测的反应体系的配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PCR反应体系

组分

总体积/10μL

10倍浓缩的扩增缓冲液

1μL

i______

1.5μL

4种脱氧核苷酸等量混合液(2.5mmol·L-1

0.5μL

引物I/II(5.0μmol·L-1

1/1μL

Taq DNA聚合酶

0.20μL

H2O

ii______

②图为Pib基因的部分序列。
5'—…AATGCCC…ATGTGGA…—3'
3'—…TTACGGG…TACACCT…—5'
根据图,选择______作为引物对Pib基因进行扩增。
A.5'—…AATGCCC…—3'       B.5'—…TCCACAT…—3'
C.5'—…TTACGGG…—3'       D.5'—…ATGTGGA…—3'
研究者最终确定改良优质水稻具备了相关抗性基因,成功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双抗水稻。
(4)检测发现本研究获得的优质双抗水稻的部分性状与昌恢品系相比出现株高上升、千粒重下降的现象,但是利用基因定点编辑技术获得的纯合抗性突变株系,其他性状未发生改变,原因可能是______。请从育种的角度对这两种技术进行评价。
2024-05-11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4 . 种子成熟过程受脱落酸(ABA)等植物激素调控。为研究种子成熟的调控机制,研究者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实验。
(1)ABA是对植物生长发育起___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在种子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研究发现,种子成熟阶段S蛋白和J蛋白均有表达。研究者检测了不同拟南芥种子的成熟程度,结果如图1.根据图分析,S蛋白和J蛋白对种子成熟的调控作用分别是_________

(3)S蛋白可与J蛋白结合。为探究两蛋白在植物体中的作用关系,研究者在纯化的J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野生型及S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种子细胞裂解液,使用药剂M进行相关处理,检测结果如图2.结果说明:S蛋白可使J蛋白______

(4)检测发现,S蛋白缺失突变体比野生型体内的ABA含量低。编码S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区有转录调控因子T的结合序列,T可被ABA激活。J蛋白也为一种转录调控因子。为研究T、J蛋白对S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研究者构建了图3所示质粒并转化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实验结果如图4.

图4结果说明:____
(5)种子成熟对于种子提高萌发活力等具有重要作用。综合上述研究,分析ABA对种子成熟的调控机制______
2024-05-11更新 | 2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5 . 控制番茄叶型的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野外发现一株“三体”番茄含有三条6号染色体,其叶型正常。利用该“三体”正常叶番茄与马铃薯叶型的二倍体番茄杂交,F1均为正常叶型。选择F1中的“三体”番茄与二倍体马铃薯叶番茄杂交,后代马铃薯叶植株占1/6.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三体”番茄存在染色体数目变异
B.马铃薯叶型对正常叶型是隐性性状
C.马铃薯叶型番茄的配子含一个染色体组
D.F1中“三体”番茄的配子含三条6号染色体
6 . 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野生型二倍体玉米授粉,可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检测所结甲、乙两个籽粒的幼胚中具有相应DNA含量的细胞数目,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是二倍体幼胚,乙是单倍体幼胚
B.甲、乙两籽粒中都有部分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C.乙中DNA相对含量为200的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D.比较两图可确定单倍体幼胚的染色体来源于S
7 . 如图为二倍体生物蝗虫精巢中某细胞分裂时的局部显微照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刻细胞正处在有丝分裂中期
B.图示两条染色体正在彼此分离
C.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片段交换
D.图示过程可以增加遗传多样性
2024-05-11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8 . 育种工作者将异源多倍体小麦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流程如图。图中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C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异源多倍体AABBCC的培育一定要用秋水仙素加倍处理
B.杂交后代①的染色体组成为AABBCD,含有42条染色体
C.通过病菌接种实验处理杂交后代②可以筛选出杂交后代③
D.射线照射利于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
9 . 由致病疫霉引起的晚疫病是造成马铃薯严重减产的毁灭性病害。马铃薯野生种中含有抗晚疫病基因,但由于存在生殖隔离,难以通过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将其导入栽培种中。科研人员利用抗病的二倍体马铃薯野生种(2n=24)和易感病的四倍体马铃薯栽培种(4n=48)进行体细胞杂交,培育抗晚疫病马铃薯。
(1)将马铃薯野生种和栽培种的叶片用       ____酶处理,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再加入____试剂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将融合细胞形成的愈伤组织接种到含有____和营养的培养基上,经____过程发育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有:____。(至少答出两个)
(2)下图1是对双亲及再生植株的基因组DNA特异性片段进行体外扩增后的电泳结果。图1中泳道____代表再生植株,判断依据是____

图1

(3)科研人员借助流式细胞仪测定马铃薯野生种、马铃薯栽培种和再生植株的DNA相对含量,结果如下图2,由结果推测再生植株为____倍体,理由是____

(4)为确定该再生植株是否符合育种要求,还需对其进行____鉴定。
2024-05-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第六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10 . 限量补充培养法可用于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检出(如图)。将诱变后的菌株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野生型菌株迅速形成较大菌落,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缓慢,不出现菌落或形成微小菌落。基本培养基中补充精氨酸后,营养缺陷型菌株快速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紫外线照射可诱导野生型菌株发生定向突变B.精氨酸缺陷型菌株缺乏吸收利用精氨酸的能力
C.选择图乙中菌落B分离精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D.步骤加入精氨酸后抑制了野生型菌株的生长
2024-05-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第六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