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0 道试题
1 . 乙醇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下表列出了乙醇在实验中的作用,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乙醇的作用

A

DNA粗提取与鉴定

溶解DNA,初步分离DNA与蛋白质

B

微生物的纯培养

工作台和接种工具的灭菌

C

绿叶中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D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洗去卡诺氏液并参与组成解离液

A.AB.BC.CD.D
2 .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是一类死亡率较高的卵巢癌。现有治疗手段仅对部分HGSOC患者有效,且易产生耐药。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科学家们进行了相关研究。
(1)HGSOC患者可能是________(基因名称)发生突变导致细胞癌变,癌细胞表面______减少,导致其极易在体内扩散,晚期常伴有腹膜转移。
(2)IFNe是一种干扰素,具有抗微生物感染作用,在免疫系统组成中属于_______。研究人员推测IFNe可能存在抗肿瘤活性,作出此推测可基于下列哪些事实______(多选)
a、IFNe仅在女性输卵管上皮细胞(HGSOC的起源细胞)中表达
b、HGSOC患者的输卵管上皮细胞中IFNe的转录水平显著降低
c、在HGSOC患者的输卵管上皮细胞中未检测到其他类型的干扰素
d、绝经后的妇女是卵巢癌的高风险人群,IFNe表达水平很低
e、敲除IFNe基因的小鼠肿瘤数量和转移发生率较高
(3)为验证上述推测,研究人员利用ID8肿瘤细胞(卵巢癌细胞系),采用图1方式建立三种不同阶段的小鼠卵巢癌模型并进行实验,三种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如图2所示。
   
据图1分析,研究人员建立的“发展中(未形成)”“已形成”和“晚期具有腹膜转移”的小鼠卵巢癌模型分别为_______(填字母)模型。图2结果显示__________ ,表明IFNe具有治疗HGSOC的潜力。
2024-03-29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一)生物试题
3 . 某公司对即将上市的杀虫剂产品做预期调查,下表是对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杀虫剂抗性的调查结果。该抗药性的出现是由于家蝇的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结构改变。
家蝇种群来源敏感型纯合子(%)抗性杂合子(%)抗性纯合子(%)
甲地区78202
乙地区64324
丙地区84151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蝇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可能会使杀虫剂逐渐失效
B.依据以上数据推测乙地区使用该产品效果最佳
C.具有抗性基因的家蝇可以分解该杀虫剂使其失活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最高,可知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较低
4 . 紫花苜蓿(2n=32)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豆科牧草,但易造成家畜鼓胀病。百脉根(2n=12)富含单宁,单宁可与植物蛋白质结合,不会引起家畜采食后鼓胀。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清水紫花苜蓿和里奥百脉根为材料培育抗鼓胀病苜蓿新品种。研究流程如图(注:IOA可抑制植物细胞呼吸第一阶段,R-6G可阻止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较高渗透压环境下,有利于去除细胞壁获得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
B.②过程需要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种愈伤组织
C.③过程需要在有光照、植物激素的作用才能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D.只考虑两个细胞融合的情况下,②过程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有88条,③过程产生的再生植株是可育的多倍体
5 . 染色质由D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等构成。组蛋白发生乙酰化修饰会影响染色质的结构而产生表观遗传,也会激活基因的转录过程。已发现多种癌细胞内的组蛋白乙酰化不足,但这些癌细胞内组蛋白去乙酰酶(HDAC)表达水平过高,过量的HDAC阻止了控制细胞正常活性的基因的表达。已知调节HDAC的药物伏立诺他是一种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药物。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组蛋白乙酰化和DNA的甲基化都不会改变DNA的核苷酸序列
B.和乙酰化一样,组蛋白所发生的各种化学修饰都会激活基因的转录过程
C.癌细胞中组蛋白乙酰化不足可能使抑癌基因的表达受阻,从而引起细胞异常增殖
D.伏立诺他可能通过抑制HDAC的活性来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
6 . 如图表示植株A(杂合子Aa)和植株B培育植株①②③④⑤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育植株①的过程为单倍体育种,获得的植株为纯合子
B.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优质的突变体,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C.需要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植株只有①③④
D.植株①②④⑤与植株A基因型相同的概率分别是0、0、1、0(不考虑基因突变)
2024-03-18更新 | 2236次组卷 | 26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11-12高二上·福建福州·期中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7 .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  )
A.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B.产生了新的基因型
C.产生了新的基因
D.改变了基因的遗传信息
2024-03-11更新 | 357次组卷 | 6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合格班)5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线虫的npr-1基因编码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该基因突变后(突变基因NPR-1),其编码的蛋白质第215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导致线虫觅食行为由“独立觅食”变为“聚集觅食”。觅食行为的改变,在食物匮乏时,使线虫活动范围受限,能量消耗减少,有利于交配,对线虫生存有利。针对以上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pr-1基因发生的上述突变属于碱基替换
B.食物匮乏时,npr-1基因频率会提高
C.新基因的产生为线虫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D.这两种觅食行为的存在有利于线虫适应变化的环境
2024-02-28更新 | 5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9 . 若棒状杆菌中缺乏将鸟氨酸转化为精氨酸的酶,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则称之为精氨酸依赖型菌。野生型棒状杆菌经诱变、筛选获得精氨酸依赖型菌的过程如图所示,过程①将紫外线照射处理过的菌液接种在甲培养基上,待培养至菌落不再增加时,将甲培养基中的菌落转移到乙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甲培养基成分相比,乙培养基成分中可能缺少了鸟氨酸
B.若乙培养基中未出现菌株,则说明紫外线照射未引起基因突变
C.从甲培养基中选出的B菌株,可直接利用精氨酸进行发酵
D.紫外线照射还可以导致谷氨酸棒状杆菌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
10 . 研究人员培养果蝇时发现了四只奇特的果蝇,为了研究这四只果蝇奇特的原因,他们用显微镜观察其成熟后的生殖腺细胞,找到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细胞,画出部分染色体模型如下图,原因解释不正确的(  )

   

A.a果蝇少了两条染色体,属于三体
B.b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增加
C.c果蝇可能多了一个染色体组
D.d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缺失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