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27 道试题
1 . 对氨基苯甲酸(PABA)是二氢叶酸合成的底物,二氢叶酸合成受阻会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磺胺类药物通过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中心,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繁殖。已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次接触磺胺类药物后,其自身的PABA产量增加,耐药性增强。此外,细菌还可以从同种细菌内获得耐药基因,或通过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而获得耐药基因,从而使耐药基因在细菌间快速传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PABA产量增加会促进二氢叶酸的合成
B.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的出现是磺胺类药物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使金黄色葡萄球菌获得耐药基因
D.欲降低细菌的耐药性,可适当更换抗生素种类、调整使用剂量和次数
2024-06-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押题密卷生物B卷试题
2 . 非对称性体细胞杂交技术利用射线对供体原生质体照射,实现融合细胞的再生植株中供体亲本遗传物质的部分丢失,有利于减少杂种中的非目标性状,提高杂种育性,缩短育种年限。我国科学家利用紫外线处理黑芥(2n=16)的原生质体,然后诱导其与花椰菜(2n=18)的原生质体融合,获得如下杂合新植株。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植株

杂合新植株H1

杂合新植株H2

杂合新植株H3

染色体数/条

58

19

30

A.紫外线处理可随机破坏染色体的结构,使其发生断裂、易位等
B.两种原生质体的融合具有随机性,H1可能来源于多个原生质体的融合
C.诱导融合后的细胞中会发生两种生物染色体片段的移接,但不会产生新物种
D.H2、H3中的染色体数少于34可能是细胞在融合时或融合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丢失
2024-06-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押题密卷生物B卷试题
3 . 抗体一药物偶联物(ADC)是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抗癌药物之一,它通过将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具有快速、大量增殖的能力
B.ADC中的抗体在治疗中起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
C.抑制癌细胞增殖的药物也可与单克隆抗体结合构建ADC
D.ADC具有靶点清楚、毒副作用小等一系列优点
2024-06-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押题密卷生物A卷试题
4 . 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果肉颜色有黄果肉(A)和白果肉(a),茎的颜色有红皮茎(b1)、紫皮茎(b2)和白皮茎(b3),某小组为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无):

亲本组合

F1植株

黄果肉

白果肉

红皮茎

紫皮茎

白皮茎

组合一:黄果肉红皮茎×黄果肉红皮茎

240

77

238

-

79

组合二:黄果肉红皮茎×白果肉紫皮茎

134

136

133

137

-

组合三:白果肉紫皮茎×黄果肉红皮茎

408

-

101

208

99

组合四:黄果肉紫皮茎×白果肉白皮茎

124

125

-

248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结果推测,控制该植物茎颜色的基因b1、b2、b3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显隐性大小用“>”表示)。
(2)由上表统计结果无法推测控制该植物果肉颜色与茎颜色的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判断依据是______。取组合一F1中的所有黄果肉红皮茎与组合二F1中的黄果肉紫皮茎杂交,若子代出现______,则说明题述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组合四的F1出现白皮茎植株(性状可遗传给后代)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出2点)。快速检测该植株产生原因的方法是______
(4)该植株在农业生产中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它们感染的病毒很容易传给后代。病毒在作物体内逐年积累,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请从植物细胞工程角度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______
5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以骨髓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难治性血细胞异常为特征的疾病。患者骨髓细胞中甲基转移酶(可催化DNA甲基化)含量升高,导致抑癌基因p15、p16甲基化,进而引起相应细胞的细胞周期失常。治疗MDS的药物地西他滨能抑制甲基转移酶活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NA甲基化不改变相关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
B.正常的人体细胞中含有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
C.地西他滨可通过抑制DNA甲基化来治疗MDS
D.p15、p16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
6 . 2023年中山大学洪海教授团队用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溶液培养衰老T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细胞内的端粒酶(可延长端粒)浓度,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端粒酶浓度都高于对照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端粒严重缩短后其内侧正常基因会受损,使细胞活动异常
B.本实验表明二甲双胍对衰老T细胞可能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C.癌细胞可以持续分裂,推测癌细胞中的端粒酶浓度比较高
D.细菌能连续分裂是因为细菌中的端粒酶延长了细菌端粒
7 . 果蝇的正常眼和星眼、长翅和残翅分别由等位基因B/b、D/d控制,两对基因均不在Y染色体上。现有一群星眼长翅雄果蝇和正常眼残翅雌果蝇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星眼长翅(♀):正常眼长翅(♀):星眼残翅(♂):正常眼残翅(♂)=3∶1∶3∶1。不考虑致死情况和基因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D、d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
(2)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其产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______条Y染色体。
(3)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F2中星眼果蝇和正常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
(4)若F1中出现一只表型为星眼的三体雄果蝇(2号常染色体有三条),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的一条移向细胞另一极。欲判断眼形基因是否在2号染色体上,可让该果蝇与多只正常眼雌果蝇杂交,统计分析子代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
①若后代星眼∶正常眼=5∶1,则该眼形基因______(是/不是/不一定)在2号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星眼∶正常眼=1∶1,则该眼形基因______(是/不是/不一定)在2号染色体上。
2024-05-31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高三最后一卷(三模)生物试题
8 . 某二倍体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M,有关该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分裂Ⅰ前期,一个细胞中均形成M/2四分体
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Ⅱ中期,一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Ⅰ后期,一个细胞中均含M/2对同源染色体
D.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一个细胞中均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9 . “脑彩虹”是一项最新的大脑成像技术,通过荧光蛋白“点亮”大脑内的神经元,帮助科学家了解大脑。Cre-LoxP系统能够实现特定基因的敲除,其技术过程如图1所示。

(1)当两个LoxP序列位于同一个DNA分子上且方向相同时,Cre重组酶能将两个切割位点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切除并形成环状而失活,剩余序列会连接起来。据此可知,Cre重组酶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类似于___酶。在特定基因的敲除过程中,若两个LoxP序列方向相反时,Cre重组酶使两个LoxP间的序列颠倒,由此产生的变异本质上属于___
(2)图1中LoxP序列的方向取决于序号___对应的区域。一个LoxP序列的内部被Cre重组酶切割后,将在DNA序列的___(填5′或3′)端形成游离的磷酸基团。
(3)科学家以小鼠为材料,将三种荧光蛋白基因、两种LoxP序列与脑组织特异表达启动子M相连接,构建图2所示的基因表达载体,再用___法将该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进而得到仅含一个图2所示片段的转基因小鼠,再经过进一步操作,获得纯合的转基因小鼠a(不含Cre酶)。

(4)图2所示序列的两个LoxP1之间或两个LoxP2之间的基因,只会被Cre酶识别并切割一次。为使脑组织细胞中Cre酶的表达受调控,研究者将Cre酶基因与启动子N(由信号分子X开启)连接,经一系列操作,获得纯合转基因小鼠b,将纯合小鼠a和b杂交,得到F1
a.若无X作用时,该小鼠脑组织的色彩为___色,其他组织细胞颜色为___色。
b.若有X作用时,该小鼠脑组织会出现“脑彩虹”,请阐述机理:___
10 . 我国科学家利用小鼠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和CRISPR基因编辑工具,将中等长度的4号和5号染色体进行首尾连接,染色体连接过程中会发生染色体的断裂和重新连接,最终培育出ch14+5单倍体小鼠,并利用技术手段获得ch14+5二倍体纯合小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单倍体小鼠中无同源染色体,表现为高度不育
B.染色体连接过程中存在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
C.染色体连接后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属于有利变异
D.ch14+5二倍体纯合小鼠增加了小鼠的遗传多样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