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0 道试题
1 . 皮肤光老化是皮肤长期受到日光或其他光源中紫外线辐射而引起的损伤,表现为皮肤曝光部位粗糙、干燥、松弛、皱纹加深加粗或发红瘙痒,局部有过度的色素沉积,甚至可能出现肿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时间受紫外线的照射,可能会导致皮肤免疫防御功能减弱
B.皮肤光老化可能导致皮肤细胞衰老,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C.皮肤光老化引起局部发红可能是紫外线导致毛细血管扩张所致
D.紫外线辐射会引起皮肤问题,但不会改变人体细胞的细胞周期
2 . 桑蚕(2n=56)起源于中国,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桑蚕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桑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ZW为纯合子),其性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结圆形茧(A)对结椭圆形茧(a)为显性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体色正常(B)对体色油质透明(b)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I2区域。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应为______(填“雌”或“雄”)。
(2)结圆形茧体色正常雌桑蚕基因型是______。选取纯合结椭圆形茧体色正常雄桑蚕与纯合结圆形茧体色油质透明雌桑蚕杂交获得F1,F1表型及比例为______,F1自由交配获得F2,F2中结圆形茧体色油质透明的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
(3)纯合体色正常雌桑蚕和体色油质透明雄桑蚕杂交,子代中偶然出现了一只体色油质透明的雄桑蚕,检测发现,该突变体染色体数目正常。学习小组对该突变体的出现作出假设:此体色油质透明雄桑蚕是染色体上片段丢失导致的。经查找文献发现,桑蚕染色体片段缺失的纯合子不能存活,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杂合子可存活,且非专业人员对桑蚕的性别辨别出错率较高。
请设计杂交实验对学习小组的上述假设加以探究,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实验设计思路:______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若______,则假设成立;否则该假设不成立。
3 . 如图为中心法则模式图,数字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B.过程②和④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C.T细胞感染HIV后进行过程③所需模板和酶均来自HIV
D.密码子和反密码子分别位于过程②的模板和产物
4 . 某生物基因组成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该生物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几种配子。关于这几种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
B.乙的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发生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
C.丙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是基因b转移到非同源染色体上
D.丁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2024-06-12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5 . 禾本科三倍体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用三倍体获得新品种的育种途径(①~④)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辐射处理后,一个基因出现多个等位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B.途径②是体细胞与配子杂交,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C.异源五倍体植株的细胞在分裂时,最多含有5个染色体组
D.若途径④用低温处理三倍体幼苗,则得到的均为异源六倍体
6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而言,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可以产生它的等位基因,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
B.人的肝细胞增殖过程只发生基因突变,精原细胞进行有性生殖过程只发生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和同一DNA分子的不同位置
D.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但基因重组不一定会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2024-06-11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湘名校教育联盟高一下学期5月大联考生物
7 . 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科学家曾用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行了22株人体肠道益生细菌育种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经过遨游太空的益生细菌体内的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可能发生改变
B.航天育种能诱导益生细菌定向产生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变异
C.航天育种可以加快育种周期、提高变异频率
D.航天育种与杂交育种一样都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出现新的性状
2024-06-1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湘名校教育联盟高一下学期5月大联考生物
8 .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裂、分化、癌变和衰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的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通过细胞分裂能及时补充衰老或死亡的细胞,从而保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B.细胞的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增加细胞的种类,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C.依据端粒学说判断,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
D.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人和动物细胞中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时,细胞就会癌变
2024-06-1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湘名校教育联盟高一下学期5月大联考生物
9 . 种植大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对人类饮食和工业用途都非常重要。大豆是二倍体植物,自然条件下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自然条件下种植的大豆都是正常叶、抗病植株。我国科研工作者对大豆的正常叶、抗病植株开展了育种工作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通过诱变得到一株病变皱叶(以下简称皱叶)大豆突变体,为了进一步探究其形成的机制,研究人员将其与纯合正常叶大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全为正常叶,将F1自交得到F,F中正常叶:皱叶=15:1。
(1)根据上述结果可知,皱叶与正常叶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中正常叶:皱叶=15:1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科研人员继续进行以下实验:科研人员将F中的显性植株160株自交进行单株收获并分别种植,得到相应的160个株系,观察株系中既有正常叶也有皱叶,即发生了性状分离,若分离株系:不分离株系=________________,则得以证明。
实验二:
研究人员以亲本中的纯合抗病(显性)植株为实验材料,经过诱变处理获得了抗病植株甲(Aa),再通过相关技术使其后代产生了Aaa的三体植株(染色体比正常植株多一条,在减数分裂I的联会过程中,三条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联会后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产生的配子均可参与受粉并产生可育后代)。
(3)若将基因型为Aaa的植株在自然条件下种植,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F1中染色体正常的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4)现有各种抗病、易染病的纯合正常植株和纯合三体植株,请设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A、a是否位于3号染色体上。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_____________,则证明基因A、a不位于3号染色体上。
2024-06-1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湘名校教育联盟高一下学期5月大联考生物
10 . 普通砂糖桔(2n=18)以其甜美的味道和富含营养的特点而闻名于世,同时砂糖桔具有顺气化痰,帮助消化,防止便秘的作用。科研人员采用类似培育无子西瓜的育种方式获得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无子砂糖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普通砂糖桔一个染色体组含有9条具有不同形态、功能的染色体
B.将二倍体普通砂糖桔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抑制着丝粒分裂获得四倍体植株
C.无子砂糖桔的形成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D.无子砂糖桔的培育能够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024-06-1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湘名校教育联盟高一下学期5月大联考生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