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1 道试题
1 . 植物多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图为玉米(2n=20)单倍体(配子体)世代与二倍体(孢子体)世代构成的生活史模式图,其中孢子体占据绝对优势,配子体仅为数个细胞(如胚囊、花粉等),自然条件下不能独立生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过程中核DNA数最多为40个,基因重组发生在该环节
B.从c过程结束开始,到a、b开始前为止属于孢子体
C.由配子体直接发育成的玉米植株矮小且所结籽粒小
D.推测配子体阶段时间较短,通过某种方式从孢子体上获取营养
2 . 如图为果蝇精巢中某细胞M分裂时的局部显微照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正处在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正排列在赤道板上
B.M细胞中此时共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C.图示中表示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片段交换,导致等位基因发生互换
D.图示过程增加了配子的种类,可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2024-06-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6月保温测试生物试题
3 . 杂种劣育是指杂交子代出现卵巢发育不全,减数分裂异常等现象。科学家在黑腹果蝇P品系的染色体上发现导致杂种劣育的遗传因子(简称P因子),P因子可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而M品系没有P因子。在P品系果蝇的体细胞中,P因子只有部分序列得以表达合成A蛋白,而在生殖细胞中不合成A蛋白。A蛋白会抑制P因子全部序列的表达从而抑制B蛋白的合成,而B蛋白是导致杂种劣育的关键因子。研究者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M(♀)

P(♀)

M(♂)

正常

正常

P(♂)

劣育

正常


(1)请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造成P品系果蝇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A蛋白合成情况有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
(2)研究者推测造成黑腹果蝇杂种劣育的现象还与细胞质因子有关,上述实验中支持该推测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而P品系作母本时杂交子代全部表现正常,结合题意分析原因是_____
(3)进一步研究表明,在B蛋白的作用下,P因子可以从染色体上切离下来,插入到相应位点而引起变异,这种遗传现象称为转座。科学家推测果蝇的白眼性状也是由P因子转座插入到红眼基因引起的变异,这种变异不属于_____(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现有P品系和M品系的红眼雌雄果蝇若干,请设计杂交实验验证上述推测。请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_____
2024-06-0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4 . 下图表示四种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情况,其中数字表示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
B.图乙细胞中碱基的增添导致基因突变
C.图丙所代表的生物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D.图丁细胞的变异可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减少
5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作用效果稳定以及毒性低等特点,已经成为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升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进化的观点分析,细菌耐药性变异产生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广泛使用__________(填“前”或“后”)。
(2)某学生为研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大肠杆菌菌液均匀涂布在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并将平板划分为三个大小一致的区域,各放入一个经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处理的相同圆形滤纸片,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2-16h,观察结果(如下图),测量各抑菌圈的直径,并取平均值。

②挑取该平板上_____(“靠近”或“远离”)抑菌圈的菌落,配成菌液,重复上述实验,培养多代,记录每一代培养物抑菌圈的直径。
③预期实验结果:根据抑菌圈大小可判定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抑菌效果,抑菌圈越小,抑菌作用越________
(3)细菌耐药性变异的有利或有害是相对的,原因是________
2024-06-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研究人员在簇生稻和粳稻杂交后代中发现一株能稳定遗传的浅绿叶突变体pgl,对该突变体进行了遗传鉴定和相关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浅绿叶突变体pgl与绿叶野生型水稻分别进行正反交,F1均为绿叶水稻,F2中绿叶与浅绿叶之比约为3∶1,根据F2表型及比例分析,浅绿叶突变体pgl受______控制。
(2)用X射线处理粳稻得到另一个能稳定遗传的浅绿叶突变体y45,将突变体y45与突变体pgl杂交,F1均为绿叶水稻,F1自交获得的F2中绿叶水稻为720株,浅绿叶水稻为560株,该结果表明浅绿叶突变体y45基因与突变体pgl基因为______基因。将F2中浅绿叶水稻与F1进行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
(3)叶绿素加氧酶基因M能够调控叶绿素b的合成,该酶缺失或失活都会影响叶绿素b的合成。为确定浅绿叶突变体pgl基因的候选基因(突变产生pgl基因的原始基因)是否为基因M,科学家通过PCR技术扩增突变体pgl与野生型的基因M并进行碱基序列比较。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pgl基因M编码区中的模板链某个碱基发生了______(填具体变化),造成叶绿素加氧酶的一个谷氨酸变成赖氨酸,从而导致叶绿素加氧酶失活,该实验结果证明基因M______(填“是”或“不是”)浅绿叶突变体pgl基因的候选基因。(谷氨酸密码子:GAA、GAG;赖氨酸密码子:AAA、AAG)
2024-06-03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二)生物试题
7 . 安农S—1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籼稻温敏不育系突变体,其在温度高于25℃时表现为花粉败育。水稻可进行自花受粉,其雄性可育与TMS5基因和Ub基因有关。TMS5基因编码核酸酶(RNaseZS1)用于切割Ub基因转录出的mRNA,避免产生过多的Ub蛋白。野生型的TMS5基因在第70、71位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形成雄性不育突变体的tms5基因。
图1仅显示基因中非模板链部分碱基序列。高温诱导Ub基因过量表达,若Ub蛋白含量过多将导致花粉败育,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雄性不育突变体进行杂交水稻育种,该过程中不需要__________
(2)将野生型与雄性不育突变体杂交,F₁均为野生型,F₁自交后代中野生型与雄性不育的性状分离比为3:1,说明雄性不育性状由__________性基因控制。
(3)结合图1推断RNaseZS1失活的原因:TMS5基因突变为tms5基因,第70、71位碱基对发生替换,导致mRNA提前出现①__________,进而使RNaseZS1__________发生改变,功能丧失。结合图1、图2,从分子水平说明安农S-1在高温下花粉败育的原因:在温度高于25°C时,Ub基因过量表达,而突变体中无正常的RNaseZS1,不能水解Ub③__________,Ub蛋白在细胞内含量过多导致花粉败育。在④__________籼稻中同时含有正常RNaseZS1和失活的RNaseZS1,高于25°C时,表现为花粉可育。
2024-06-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某多年生高等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其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A或a基因控制合成蓝色色素,B或b基因控制合成红色色素,不含色素表现为白花,含有两种色素表现为紫花。为研究其遗传机制,某同学选取一蓝花雌株和一红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₁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1:1.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是__________(填“A或a”),A基因与a基因的根本区别是基因中碱基对的__________不同。
(2)在该多年生高等植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都可发生基因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性。
(3)为解释上述杂交结果,该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B基因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且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假设二:B基因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且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①__________
为验证哪一种假设正确,以上述F₁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试验方案。
实验方案:取②__________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假设二正确,则预测实验结果是子代表现为:
蓝花雌株:紫花雌株:蓝花雄株:红花雄株=③____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
2024-06-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花斑位置效应是遗传学家Muller在果蝇诱变实验中发现的现象,控制果蝇红眼形成的基因A原本位于常染色质区域(浓缩程度低,基因表达活跃),用X射线照射发育早期的果蝇,部分细胞的基因A变换到同一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区域(高度浓缩,基因表达受抑制,记为基因A'),使得果蝇呈现出红白嵌合的花斑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花斑位置效应的形成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基因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B.基因位置改变可能会导致遗传信息的表达受到影响,从而改变生物的性状
C.由于RNA聚合酶无法结合到异染色质区域,故基因的转录会受到影响
D.花斑眼果蝇的出现是不同细胞中基因A表达的情况不同导致的结果
2024-06-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某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家系图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分析,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___。Ⅲ-3的基因型(用A、a表示)为___
(2)对患者致病基因及其母亲正常基因的某特定片段进行检测,通过测序峰图读取碱基序列,部分结果如图乙所示。

①由图乙可知,患者致病基因中的该片段发生了___,其发生的改变会使相应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由___变为___(可能用到的密码子:GAA谷氨酸,GAC天冬氨酸,CUU亮氨酸,CUG亮氨酸,ACU苏氨酸,AUU异亮氨酸,UGA终止密码子,UAA终止密码子)。
②目前已发现超过200种该基因致病性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的特点。
(3)若Ⅱ-2再次怀孕,预测其生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为___。为确定胎儿是否有致病基因,通常需要进行___。近年来,科研人员发现孕妇血浆中存在游离的胎儿DNA,因此可采取母亲的血液进行检测,但是此方法不能用于本案例,原因是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