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9 道试题
1 . 图甲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该生物体内5个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细胞中,ATP产生的场所是___,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___(填序号)。
(2)甲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包括:___(填序号)。
(3)若图甲是人的造血干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乙中___(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图乙中B细胞所处时期的特点是___
(4)在图乙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分裂图像是___,基因重组可能发生于___细胞(填字母)。
2024-01-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下列图示为细胞中所含染色体分布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所示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所示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
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2023-08-24更新 | 415次组卷 | 77卷引用:重庆市十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野生型果蝇有m突变体和n突变体(分别由常染色体上M,N基因隐性突变而来),均表现为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科学家用荧光染料对果蝇的初级性母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野生型和m突变体的显微照片如下图。n突变体细胞中出现了多个荧光点,1条染色体发出1个荧光,断裂的染色体片段也能发出荧光,对该突变现象解释为:互换过程中,需要完成一系列断裂重接过程,若在断裂片段还未来得及重连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就会产生染色体片段,过程如图乙所示。请回答问题:

(1)从甲图中A时期照片中,可以清晰的观察到野生型果蝇细胞减数分裂I中期染色体联会配对形成的4个四分体结构,据图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特点推测,该细胞所处的B时期为_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
(2)观察甲图,分析m突变体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推测m基因的作用与____________有关。
(3)据乙图和题干信息分析,减数分裂I后期n突变体细胞中出现了______个以上的荧光点。
(4)由于两种纯合突变体的育性都很弱,因此每种突变体都是以杂合子的形式保存的,用基因型为MmNN和MMNn杂交,选出F1中MmNn相互交配,若F2______(“能”或“不能”)出现双突变体,说明两种突变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024-01-0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题
4 . 如图所示为不同生物体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图b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B.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成的单倍体
5 . 小黑麦的培育成功,不仅为我国增添了一种新的麦类细粮作物,更重要的是进行了一场人工加速小麦进化过程的实验,突破了一般育种方法仅能在同一物种的范围内培育新品种的局限性,为我国的作物育种事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下图为小黑麦的育种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普通小麦体细胞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黑麦细胞最多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普通小麦和黑麦之间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生殖隔离,小黑麦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新物种。
(3)普通小麦和黑麦通过过程甲产生的杂种是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
(4)过程乙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使杂种个体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两种处理方法的原理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 . 以下甲~丁为某高等动物体内的一些细胞分裂图,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的顺序依次为乙→丁→丙→甲
B.乙是初级卵母细胞,丁是次级卵母细胞,甲是极体
C.甲、乙、丙、丁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1、2、2、1
D.没有基因突变、互换发生时,如果乙的基因组成是EEeeFFff,那么丁的基因组成是EeFf
7 . 微核是染色体或缺少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在分裂过程中行动滞后,不能进入主核而形成的游离于细胞核之外的小核。这些染色体断片在分裂过程中行动滞后,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微核。下列关于微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来观察微核
B.微核可被碱性染料染上深色,其化学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C.不可用大肠杆菌作为实验材料观察微核的变化
D.图乙和图丙都属于染色体的数目变异
2023-04-22更新 | 474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人体17号染色体上的P53基因编码P53蛋白,它可作为调节因子对细胞增殖起调控作用。P53基因监视着细胞基因组的完整性,在细胞周期的G1期(DNA复制前的一段时期)发挥关键作用。当G1期细胞中出现损伤的DNA时,P53蛋白水平升高,细胞周期进程停滞,DNA复制终止,使细胞有足够的时间修复损伤的DNA。受损DNA被修复后可继续分裂并产生正常子细胞;若修复失败,P53蛋白则通过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阻止具有癌变倾向细胞的产生。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分析可知,P53基因属于抑癌基因,P21基因属于原癌基因
B.正常细胞中P53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引发细胞癌变,属于隐性突变
C.DNA出现损伤时,P53蛋白启动P21基因表达,通过产生的P21蛋白来阻止DNA的复制
D.P53蛋白参与修复的细胞与同种正常细胞相比,细胞周期时间变长
9 . 人类的红绿色盲是受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血友病是受X染色体上的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如下,1号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1号与4号的基因型相同
B.2号与3号的基因型一定不同
C.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3号与4号不会生育患病女儿
D.7号不患病可能与3号产生卵细胞时的基因重组有关
10 . 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源自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叠加,已知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合成分别受A/a、B/b基因的控制。现有一棕色素与朱红色素合成均受抑制的白眼纯合突变体果蝇品系甲,用其进行系列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
   
杂交组合父本母本F2表型及比例
F1品系甲暗红眼:白眼=1:1
品系甲F1暗红眼:棕色眼:朱红眼:白眼=43:7:7:43
(1)上述杂交结果表明A/a、B/b基因很可能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均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且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杂交组合I、Ⅱ的F2表型及比例不同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其中发生这种变化的性母细胞比例为__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
(3)多次重复上述杂交组合I时,发现极少数组合中所得F2全为暗红眼,而重复杂交组合Ⅱ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不变。据此推测极少数组合中所得F2全为暗红眼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4)已知野生型果蝇及品系甲均为SD+基因纯合子,研究人员发现上述极少数F1雄蝇(雄蝇T)的一个SD+基因突变为SD基因,SD基因编码G蛋白,G蛋白可与特定的DNA序列结合,导致精子不育。进一步用射线照射雄蝇T,得到一只如下图所示的变异雄蝇X,其中序列R/r是染色体上一段与精子不育现象有关的DNA序列,SD基因编码的G蛋白可与序列r相互作用,使含有序列r的精细胞发育异常并死亡。
   
①研究人员将雄蝇T与品系甲杂交,取子代中雄果蝇与品系甲雌果蝇杂交,后代全为暗红色,由此推测SD基因与A/a、B/b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最可能为____________
②将雄蝇X与品系甲雌蝇杂交,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