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7 道试题
1 . 水稻(2n=24)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杂交水稻是我国现代农业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使我国的水稻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一株雄性不育的野生稻改写世界水稻育种史,创造了雄性不育系、恢复系和保持系三个核基因纯合
品系的三系配套的第一代杂交水稻育种模式。
(1)水稻的雄性不育植株不能产生可育花粉,但能产生正常雌配子。利用雄性不育植株培育杂交水稻的优点是______,简化了育种环节,降低了工作量。
(2)水稻种群中存在着某对染色体的相应单体(2n-1)植株。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所形成的异常配子(n-1)与异性正常配子(n)结合。
(3)经研究发现,雄性不育由细胞质不育基因S和细胞核中隐性不育基因rf共同控制,细胞质和细胞核同时含有不育基因时才表现为雄性不育,雄性不育的基因型为S(rfrf),而细胞质或细胞核任一位置有可育基因时植株都表现为雄性可育,细胞质的可育基因为N,细胞核的可育基因为Rf,三系配套杂交水稻的两个隔离种植区如下:
   
恢复系的基因型为______。育种一区的目的是________
(4)1973年,石明松先生发现了水稻农垦58的光敏核不育株,并育成了首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农垦58S。农垦58S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作为不育系用于杂交水稻制种;在短日低温条件下可育,是"两系法"杂交水稻最为典型的实例,开创了"二系"杂交水稻育种的新阶段,其过程如下:
   
请结合第(3)问及上图,请写出"二系"水稻育种法相对于"三系"水稻育种法的一个优点: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水稻因穗颈过短造成的“包穗”会影响授粉进而影响产量,为进一步解决该遗传缺陷,科研工作者进行了系列研究。
(1)对籼稻品种Z利用γ射线进行___________育种,从大量的子代群体中获得E-1和E-2两种长穗颈突变体。
(2)选取不同类型的籼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亲本

F1表现型

组合一

Z×E-1

均与Z品种穗颈长度相似(短穗颈)

组合二

Z×E-2

组合三

E-1×E-2

①根据组合___________可判断E-1和E-2两种长穗颈突变体为隐性突变。
②初步判断E-1和E-2所携带的长穗颈突变基因e1、e2为非等位基因,理由是_______
③el、e2分别控制穗颈不同节间的伸长,将上表中的________自交,后代中短穗颈、E-1型长穗颈、E-2型长穗颈的比例为9:4:3,说明两突变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3)已知粳稻的5号染色体上存在长穗颈突变基因e,科研人员欲将该基因转育到籼稻Z中,用于对e1、e2基因的进一步定位。
①将粳稻和籼稻Z先杂交再____________,筛选获得e基因纯合的粳籼杂种植株。为排除上述杂种植株中粳稻的染色体,还需将其与_____________多代杂交(回交),由此获得e基因纯合的籼稻品系IR。
②IR与E-2杂交的F1表现为短穗颈,与E-1杂交的F1表现为长穗颈。请在下图中标注出e1和e2基因,以说明el、e2与e的位置关系____________

(4)若要利用E-1、E-2获得同时携带e1、e2两种突变基因且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品系,请结合(2)的相关信息尝试写出育种流程_______________
2021-04-17更新 | 46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既能异花传粉也能自花传粉结实,其苗期的叶片通常为绿色,科研人员发现棉花黄叶突变体(M),其叶片在苗期表现出叶绿素缺乏的黄色性状,而当植株成熟时,叶片恢复绿色。已知叶片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将M与野生型植株杂交,F1自交所得F2中有302株绿叶苗和99株黄叶苗,说明黄叶为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2)棉花具有杂种优势,即杂种一代在纤维品质、生长速度等方面优于双亲,但棉花为两性花,人工去雄繁琐,科研人员以黄叶作为指示性状,对杂种一代进行筛选。
①研究表明,M品系与常规品系杂交,F1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选育杂交种的过程如下:
I将M品系作为____________本,常规品系作为另亲本,隔行种植,授粉后采收母本植株的种子。
II.播种所采种子,在苗期应人工拔除黄叶苗,保留绿叶苗,即可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个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引进黄叶突变体的雄性不育品系(A),以提高棉花杂交种的生产效率。将A品系与常规品系(T)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

由杂交结果推测,控制叶色和育性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
另有研究人员用F1与品系(A)杂交,发现F2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绿苗雄性不育和黄苗雄性可育类型,则绿苗雄性不育和黄苗雄性可育类型出现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野生型棉花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经过上述诱导突变的方法,研究人员获得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体①-⑥,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这些突变都能使棉花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设计如下杂交实验来确定突变基因的位置,不考虑其他突变和染色体片段交换。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杂交组合

F1叶片边缘

①×②

光滑形

①×③

锯齿状

①×④

锯齿状

①×⑤

光滑形

②×⑥

锯齿状

Ⅰ.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判断,与突变体①为同一基因位点突变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Ⅱ.第一组的F1与第四组的F1杂交得到的F2中,叶片边缘锯齿的概率可能为____________
2024-02-03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枫糖尿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因患儿体内分支酮酸脱羧酶异常,致使分支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过程受阻,导致尿液中具有大量枫糖浆香甜气味的α-酮-β-甲基戊酸而得名。已知该病是由 19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A基因突变导致的隐性遗传病,该基因有两个突变位点E2和E33,任意一个位点突变或两个位点都突变均可导致A 突变成致病基因。下表是人群中A基因突变位点的4种类型,其中“+”表示未突变, “-”表示突变, “/”左侧位点位于父方染色体,右侧位点位于母方染色体。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突变位点

类型1

类型2

类型3

类型4

E2

+/+

十/一

+/+

一/一

E33

十/十

十/一

-/-

—/—

A.A 基因中的E2和E33这两个位点均可发生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B.类型1和类型2表现为正常人,类型3 和类型4 患枫糖尿病
C.若类型2与类型4男女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
D.枫糖尿病形成过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出芽酵母的生活史如下图1所示,其野生型基因发生突变后,表现为突变型(如图2所示)。研究发现该突变型酵母(单倍体)中有少量又恢复为野生型表现型,请分析回答:

表1 部分密码子表
第一字母

第二字母

第三字母

A

U

U终止亮氨酸G
C谷氨酰胺亮氨酸G
A天冬氨酸异亮氨酸C
G谷氨酸缬氨酸A

(1)酵母的生殖方式Ⅱ与Ⅰ、Ⅲ相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__________,因而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
(2)依据图2和表1分析,A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相应蛋白质的合成________,进而使其功能缺失。
(3)研究者提出两种假设来解释突变型酵母恢复为野生型表现型的原因。
①假设一:a基因又突变回A基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性。
②假设二:a基因未发生突变,编码能携带谷氨酰胺的tRNA的基因B突变为b基因(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a基因表达过程中,b基因转录产生的tRNA能携带________(填氨基酸名称),并识别碱基序列为_____的密码子,最终保证a基因能指导合成出完整的、有功能的蛋白质。
(4)为检验以上假设是否成立,研究者将恢复后的单倍体野生型酵母与原始单倍体野生型酵母进行杂交,获取二倍体个体(F1),培养F1,使其减数分裂产生大量单倍体后代,检测并统计这些单倍体的表现型。
①若F1的单倍体子代表现型为________,则支持假设一;
②若F1的单倍体子代野生型与突变型比例为3:1,则支持假设二,F1的单倍体子代中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来源于一个F1细胞的四个单倍体子代酵母细胞的表现型及比例可能为_________
2022-08-2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周末练习(五)生物(清北班)试题
6 . 油菜素类酯(BR)促进水稻生长与D11和D61基因有关,其中D11基因的产物是BR合成的酶,D61基因的产物是细胞膜上BR的受体。育种工作者对野生型高秆水稻进行诱变育种,选育出三株矮秆隐性突变株,其中甲和乙为单基因突变株,丙为D11和D61双基因突变株。
(1)为探究甲、乙突变株与D11、D61基因的关系及D11和D61基因是否能独立遗传,某生物兴趣小组完成了以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将突变体甲、乙分别与突变体丙杂交产生F1,幼苗期喷施BR后在拔节期观察株高,发现甲组子代全为高茎,乙组子代全为矮茎,再将两组F1植株杂交产生F2,F2中高茎∶矮茎=1∶3。
实验二:将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F1,F1全为高茎,再将F1植株自交产生F2,F2中高茎∶矮茎=9∶7。
根据实验一的结果,甲、乙突变株与D11、D61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_。上述两组实验中,可以证明D11和D61基因能独立遗传的是_________(填“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一和实验二”或“都不能说明”)。现将实验二F2中每株高茎自交得到F3种子隔离种植,这种单株收获得到种子长成的植株称为株系。理论上,高茎和矮茎之比为3∶1的株系在所有株系中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
(2)水稻花为两性花,花小,自然条件下风媒传粉,既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的发现为杂交育种过程中节省了_________这一繁琐操作,并且避免了自花授粉,可以保证杂种优势。研究发现,水稻存在一种温敏不育性状,温敏育性与否与T基因和Ub基因有关。T基因的产物是一种正常的核酸酶(Rnase),t基因的产物无活性。当温度高于25℃时,基因型为ttUbUb的水稻表现为花粉败育,结合下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两个可调节温度的大棚,请利用温敏雄性不育株(ttUbUb)和矮秆植株设计两个实验分别培育水稻杂交种和保存温敏雄性不育株,请写出简要思路_________
2023-05-08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水稻花为两性花,一株稻穗约开200~300朵,花粉自然条件下存活时间不足5分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提出“三系配套法”,即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个品系来培养杂交水稻,过程如图所示,恢复系与不育系杂交产生的杂交种育性正常且具有杂种优势。回答下列问题:
三系配套法杂交水稻系统

(1)杂交水稻的培育工作中雄性不育品系至关重要,选育雄性不育植株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雄性不育由细胞质不育基因S和核中隐性基因r共同决定,仅含有S和r基因的水稻表现为雄性不育,而细胞质基因N 和细胞核中显性基因R 都会使水稻恢复育性。上述与水稻雄性育性有关的基因中,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是_____________。若三系杂交稻中不育系的基因型表示为S(rr),则保持系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恢复系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3)不育系与恢复系间行种植并单行收获种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三系配套法杂交育种中,选育恢复系非常关键。研究人员发现几株性状优良、纯度高但不含R基因的纯合水稻植株,现利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将两个R基因导入不同的植株中培育出恢复系D。将恢复系D作为亲本与不育系混合种植,统计后代发现雄性不育植株:雄性可育植株=1: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01更新 | 47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三)生物试题
8 . 自交不亲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防止近亲繁殖、保持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状。中国李属于蔷薇科李属树种,是典型的自交不亲和植物。研究发现,中国李自交不亲和性与S位点的基因型有关,机理如下图所示。

   

(1)控制中国李的自交不亲和性的基因有S₁,S₂,S₃,S₄… Sn等多种类型,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_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该变异具有___________特点。
(2)将图中基因型为S₁S₂和S₂S₃的亲本进行反交的子代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自交不亲和果树S基因型的鉴定在栽培品种搭配和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此,科研人员采集了来自我国贵州省的20个李品种样本(如下表)。
表1.供试的20个李品种
1张晟李6铜壳李11三月李16玫瑰皇后
2红心李7麦黄李12携李17奥德罗达
3姜黄李8青脆李13幸运18前卫红
4清镇酥李9南方李14芙蓉李19黑宝石
5盘江酥李10奈李15大红袍20秋姬李

   

①提取DNA后对S基因进行PCR扩增,S基因结构如上图,请选择合适的引物_____
②对PCR 产物回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产物,结果如下图,根据结果分析红心李和幸运是否为杂交育种的适宜亲本?_______________

   

③冰脆李组电泳后仅得到1根条带,推测此现象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
④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自交不亲和性与S-RNase 有关。S-RNase 是一种由花柱和柱头分泌的糖蛋白,当花粉管在花柱引导组织生长时,亲和与不亲和S-RNase 蛋白都可以进入花粉管。亲和的S-RNase在花粉胞质中被花粉SLF 蛋白识别并降解; 而不亲和的S-RNase被保留在胞质中发挥其毒性作用,引起花粉管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而停止生长,表现出自交不亲和。现欲获得兼具玫瑰皇后和奥德罗达优点的新品系,试提供可行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9 .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研究人员利用纯合突变体M探究玉米花“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该突变体表现为雄穗中雌蕊发育,雄蕊退化,即雄穗雌性化。将M与野生型杂交,所得的F1全部表现为雄穗正常,F1个体间随机传粉,所得F2中雄穗正常:雄穗雌性化=108:35。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型玉米雄穗中的雌蕊发育不久即退化消失,这一生命现象属于细胞的_____
(2)玉米1号染色体上有一标记序列S,不同品种S序列长度不同。科研人员利用S序列对突变体M的雄穗雌性化基因进行定位,PCR扩增上述杂交实验的亲本、F1及F2若干个体的S序列,电泳结果如图1。

推测:雄穗雌性化基因与S序列均位于1号染色体上。理由是:图1所示电泳结果中,只出现突变体M的S序列的植株均表现为_____,且F2中的_____(填图中序号)均表现为雄穗正常。
(3)进一步研究发现,雄穗雌性化基因的定位区间中包含性别决定基因T(表达产物是抑制雌蕊发育的信号),推测M的表型是T基因突变所致。为验证这一推测,科研人员PCR扩增突变体M的T基因序列与野生型对比,该基因的非模板链部分序列及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如图2。

①请从基因表达的角度阐明突变体M雄穗中雌蕊发育的分子机制_____
②发育中的雌蕊会产生赤霉素,过量的赤霉素抑制雄蕊发育。由此可知,T基因突变使得玉米的内源赤霉素含量_____,最终表现为雄穗雌性化。
(4)科研人员向野生型玉米的T基因中插入片段使其功能完全丧失,构建了纯合突变体M1。突变体M1雌性化完全,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突变体M雌性化不完全,能产生少量有功能的花粉。为验证M是M1的等位突变体,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期结果_____
2024-05-0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10 . 果蝇的翅型有裂翅和非裂翅两种类型,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现用一只裂翅雌蝇与一只非裂翅雄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表型及数量如下表所示。

表型

裂翅雌蝇

裂翅雄蝇

非裂翅雌蝇

非裂翅雄蝇

数量/只

102

92

98

109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表型比例与有较大的差异,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2点)。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____________
(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则亲本可能的表型组合有____________种。
(4)果蝇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的催化,而酶是在基因控制下合成的。若酶A是基因A控制合成的,在裂翅果蝇的发育过程中有关键作用。酶A正确空间结构的形成依赖于多肽链3号位置和50号位置的赖氨酸和谷氨酸的R基之间形成的离子键,否则会导致酶A无法正常折叠进而使个体表现为非裂翅。通过基因测序发现裂翅果蝇种群中存在三种隐性突变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未显示的碱基没有变化)。

   

①突变基因1、2、3的纯合子中表现为裂翅的是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②如需用杂交的方式判断突变基因3与突变基因1、2的显隐性关系,实验思路为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