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为ZW型,正常自然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基本相等。研究发现由于雄蚕生殖腺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比雌蚕少,体质更强壮、结茧层率高、蚕丝多、质量好,养殖雄蚕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选择性地调控家蚕的性别比例有助于促进蚕丝产业的发展。
(1)欲测定家蚕基因组序列,需要对家蚕_______条染色体的DNA进行测序。雌蚕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________条W染色体。
(2)家蚕的体色多样,已知黑色对赤色为显性,且相关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将赤色雄蚕与黑色雌蚕杂交,F1中出现了一只黑色雌蚕,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②亲本决定黑色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与其他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交换,该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为验证上述推测,请写出最简便的区分方法: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决定赤色的基因还决定了胚胎期的热敏致死性,即在高温干燥(30℃,相对湿度60%)条件下胚胎致死。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及培育方案以达到只孵化雄蚕的目的(简要写出培育思路及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
2024-02-2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2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家蚕(2n=2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一般进行有性生殖,也能进行没有雄性参与的孤雌生殖。通过构建家蚕某品种的纯系,可发现并淘汰隐性致死基因和其他不良基因,育种途径如图所示,b育种途径中的热处理能抑制同源染色体分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过程为减数分裂,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d过程中
B.b育种途径得到的子代的基因型与父本的相同
C.c育种途径得到f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D.e与f交配,得到的子代的隐性性状都能表现
3 . 野生型果蝇有m突变体和n突变体(分别由常染色体上M,N基因隐性突变而来),均表现为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科学家用荧光染料对果蝇的初级性母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野生型和m突变体的显微照片如下图。n突变体细胞中出现了多个荧光点,1条染色体发出1个荧光,断裂的染色体片段也能发出荧光,对该突变现象解释为:互换过程中,需要完成一系列断裂重接过程,若在断裂片段还未来得及重连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就会产生染色体片段,过程如图乙所示。请回答问题:

(1)从甲图中A时期照片中,可以清晰的观察到野生型果蝇细胞减数分裂I中期染色体联会配对形成的4个四分体结构,据图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特点推测,该细胞所处的B时期为_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
(2)观察甲图,分析m突变体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推测m基因的作用与____________有关。
(3)据乙图和题干信息分析,减数分裂I后期n突变体细胞中出现了______个以上的荧光点。
(4)由于两种纯合突变体的育性都很弱,因此每种突变体都是以杂合子的形式保存的,用基因型为MmNN和MMNn杂交,选出F1中MmNn相互交配,若F2______(“能”或“不能”)出现双突变体,说明两种突变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024-01-0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题
4 . 中国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大国,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964年“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现水稻某品种为雄性不育株,自此开启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雄性不育是由细胞核基因 (R、r) 和细胞质基因(N、S) 共同决定的。
(1)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品种甲雄性不育原因的假说:细胞质N基因在线粒体中编码一种酶,其突变基因S表达产生的酶无活性,可导致雄蕊发育异常;而核基因 R 可产生相同的酶,保证雄蕊正常发育,而r基因无此功能。基因型为S(Rr)的个体为________________(填“雄性可育”或“雄性不育”)。写出品种甲的基因型__________
(3)品种甲雄性不育系水稻,与基因型为N(RR)的水稻杂交,产生的F₁表现型为__________,F₁自交后代中雄性不育的比例是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将三个基因E、F和P(E、F是与花粉育性有关的基因,P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Ti 质粒连接,共同转入雄性不育水稻植株细胞中同一染色体上(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获得转基因植株(如图),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绿色荧光植株占一半,据此推测E、F基因在育种过程中的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_
5 . 水稻籽粒灌浆是否充实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研究发现D基因在水稻叶片、茎和颖果中都有表达,其编码的转运蛋白D可运输脱落酸(ABA)。D基因功能丧失的突变体籽粒灌浆缺陷,导致种子饱满程度降低,科研人员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

       

(1)ABA是在植物一定部位合成,运输到特定器官,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微量_______
(2)图1为水稻植株的器官示意图,科研人员检测了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授粉5天后不同器官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2科研人员推测,颖果中的ABA 主要是由叶片合成后通过D蛋白转运过来的,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随后科研人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验证了上述推测。
(3)水稻灌浆结实的最高温度为35℃。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温下突变体灌浆缺陷较野生型的差距更为显著。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将24 ℃生长的野生型水稻转入35℃培养2小时,分别检测不同温度下颖果中D基因的转录量,结果如图3。据图推测:________________
(4)ABA可以激活颖果中淀粉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水稻籽粒灌浆充实。综合上述信息,解释高温下野生型水稻确保正常灌浆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在养蚕实践中发现,雄蚕体形壮硕,产丝量比雌蚕高。现有两种方法可实现对雄蚕的选择。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平衡致死系雄蚕(ZEfZeF),科学家利用电离辐射诱变技术先产生A、B、C三种突变体。其中B、C突变体分别有位于Z染色体的非等位隐性致死基因“e”和“f” (两对基因均可单独致死),如图所示。

①由上图可知,A突变体的产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要确定电离辐射后得到的B、C个体Z染色体上是否被成功诱导出致死基因,可将其与野生型雌性个体杂交,若子代雌雄比为_______则说明实验成功。
②要获得平衡致死系雄蚕ZEfZeF),可用图中突变体B与_______杂交,获得含致死基因的_______性个体,然后再与_______杂交,子代中就存在平衡致死系雄蚕。
(2)家蚕卵(受精卵) 的颜色受10号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aaB 卵为杏黄色,A bb卵表现为黄褐色,aabb卵为黄色,A B 卵为黑色,现将纯合杏黄色卵家蚕与纯合黄褐色卵家蚕杂交获得F1
①育种工作者用辐射诱变的方法处理上述F1,获得a基因或b基因缺失的家蚕,再通过其他方法使有部分片段缺失的10号染色体转移到W染色体上,如图Ⅰ所示。在产生配子时两条正常染色体移向一极,则仅考虑图中染色体和基因,该突变体能产生的两种配子分别为_______
②若进一步选育后共形成了甲、乙、丙、丁四个品系家蚕,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如图Ⅱ所示。通过在四个品系中选择特定的杂交组合,可实现连续多代根据卵色筛选雄蚕进行生产,则杂交组合为_______

甲♀ZWA/aB
乙♀ZWA/Ab
丙 ♂ZZaB/aB
丁♂ZZAb/Ab
注:W表示10号染色体的A基因整合到了W染色体上。
2023-12-16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五)生物试题
7 . 人体内DU145细胞是一种癌细胞,该细胞中的XIAP基因能抑制凋亡和促进癌细胞的增殖。科研人员向DU145细胞导入某目的基因,其直接表达的shRNA经过运输、剪切等作用,与XIAP转录的mRNA发生结合而使XIAP基因沉默,过程如图所示。图中Dicer是一种核糖核酸内切酶,RISC称为RNA诱导沉默复合体,①~⑨代表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⑨过程_______(填“A”或“B”)核糖体先与mRNA结合, 若该过程某tRNA的反密码子序列5'-GAA-3',则其识别的密码子序列为:5'-__________-3';若XIAP基因一条链上腺嘌呤有m个,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为1/3,另一条互补链腺嘌呤为n个,则该基因中胞嘧啶为_______个。
(2)图中Dicer作用的化学键是_______,RISC中单链RNA含有的碱基序列越多,则RISC作用的靶基因的种类越_______
(3)研究发现XIAP基因所在染色体组蛋白发生乙酰化,使染色体中蛋白质与DNA形成的结构变得松散,可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XIAP基因转录。已知X射线可破坏DNA结构从而用于癌症治疗,丁酸钠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若利用X射线照射治疗癌症时使用丁酸钠,则治疗效果会_______(填“增强” 或“减弱”),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8 . 玉米(2n= 20,染色体编号1-10)果穗上的每一个籽粒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已知籽粒正常和干瘪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甲品系玉米自交后的果穗上出现严重干瘪且无发芽能力的籽粒,这种异常籽粒约占1/4。为探究籽粒干瘪性状的遗传机制,第一步就是寻找到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玉米的几号染色体上。
(1)科研人员构建了纯合籽粒正常玉米的一整套单体体系,分别编号1-10的单体品系(例如:1品系为1号染色体缺失1条,2-10 号染色体数目正常)
实验方案:甲品系分别与1-10号单体品系杂交,统计果穗上籽粒玉米的类型预测实验结果:若____,则该基因不在该单体品系对应的染色体上;若____,则该基因在该单体品系对应的染色体上。
(2)通过杂交实验,确定了该对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其上 A/a基因为疑似基因,为证实“A基因突变为a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科研人员克隆了 A基因片段,将A基因导入到甲品系中,获得了多株转入单个A基因的转基因玉米(转入的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详),并利用转基因玉米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方案:多株转基因玉米植株自交,单株收获玉米籽粒,单独统计每株玉米果穗上籽粒类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若每株玉米果穗上异常籽粒都大约占到1/4,说明A基因突变不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若____,说明A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
(3)现已确认A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序列分析发现a基因是A 基因中插入了一段DNA,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使A基因功能丧失,该实例反映了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____。此外,另对控制籽粒甜与非甜的 M/m基因也已经找到,用基因型为 mm且籽粒正常的纯合子 P与基因型为MM 的甲品系杂交得F1,F1自交得 F2。用 M、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F1植株果穗上干瘪籽粒(F2)胚组织的 DNA 进行 PCR 扩增,扩增结果有1、2、3三种类型,如图所示。统计干瘪籽粒(F2)的数量,发现类型1最多、类型2较少、类型3极少。请解释类型3数量极少的原因:____
2023-12-1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图甲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哺乳动物几个细胞分裂图像(部分染色体),其中②③④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细胞;图乙是利用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 DNA 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测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周期中DNA 含量不同的细胞数,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图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____;细胞③的名称是____,该细胞继续分裂,得到的子细胞基因型最可能为____
(2)已知图乙为加入某种药物前后的测量结果(⑤为用药前),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____,乙图的 b组细胞中染色体与 DNA 的比值为____。若用低温处理材料后(不使用药物处理),一段时间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 DNA 相对含量可能是____
10 . 摩尔根的学生H.Muller以黑腹果蝇为材料精心构建了ClB品系,这个品系能检测到X染色体上任何致死基因突变或其他非致死基因突变,非致死基因突变的获得为后续实验提供了丰富原材料。在ClB品系中:B为棒眼基因,它相对于野生型的复眼基因(+)为不完全显性,B是X染色体上一个重要的标记基因;l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死基因;C是交换抑制因子,抑制B和l之间发生交换,使B和l永远保持在一条染色体上;这样的染色体可记为XClB。下图为ClB雌蝇与经X射线处理过的野生型雄蝇的杂交图示,其中l*为可能存在的新突变基因,①、②、③、④为可能存在的个体。

(1)适当剂量的X射线会引发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为___________
(2)自然界不存在XClBXClB的雌果蝇,原因是___________
(3)若l*与l为等位基因,且l*为隐性致死基因,则F1___________(填①或②或③或④)个体均会致死。
(4)若l*不是l的等位基因,现挑选F1中的棒眼雌性(①)、野生型雄性(④)个体进行单对、多次杂交实验。如果子代___________,则表明产生了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如果子代___________,则表明产生了新的非致死突变。
2023-12-04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