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2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内质网应激(ERS)是指细胞受到多种外部因素和细胞内部事件的刺激时,内质网形态、功能的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后,引发的分子生化的改变,具体表现为蛋白质加工。运输受阻,内质网腔内累积大量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以及钙离子平衡紊乱。此时,细胞会采取相应的应答措施,缓解内质网压力,促进内质网正常功能的恢复,亦能独立地诱导细胞凋亡。
1.多种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在内质网中折叠、加工及向高尔基体转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质网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是多种物质合成的场所
B.光面内质网上可以合成磷脂、胆固醇以及固醇类激素等
C.内质网与核糖体和高尔基体的联系都是通过囊泡进行的
D.囊泡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运输与细胞内信息识别相关
2.恶性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会形成特殊的微环境;高代谢需求、缺氧、营养缺乏和低pH等,导致癌细胞和免疫细胞内质网折叠蛋白质的能力发生变化,引起内质网应激,该过程中产生一种CRT蛋白,其作用过程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肿瘤细胞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的积累引发CRT蛋白的产生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
B.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可能与内质网中大量合成错误蛋白有关
C.发生ERS的肿瘤细胞,推测CRT蛋白合成增加,从而加快修复内质网的功能
D.在发生ERS的细胞中,若CRT蛋白失活,可能会抑制细胞凋亡
2023-06-14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乐清市知临中学高三第一次仿真模拟生物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ecDNA是从染色体上脱落下来的一种小型DNA,以双链环状DNA的形式存在,ecDNA自身没有着丝粒,相比于染色体DNA有更松散的结构,内部含有原癌基因序列。科学家还发现ecDNA会以ecDNA簇聚集在间期细胞核内,促进细胞异常增殖,发生癌变。
1.下列关于ec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ecDNA可用龙胆紫染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
B.ecDNA在细胞分裂中可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
C.癌细胞中ecDNA相互之间的聚集性非常微弱
D.ecDNA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会被纺锤丝拉向细胞两极
2.下列关于癌变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ecDNA可为治疗癌症提供方向
B.原癌基因是维持正常细胞周期所必需的
C.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失控可能与ecDNA聚集有关
D.前列腺癌和胃癌等各种癌细胞的细胞核形态统一
2023-04-0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粮食连年丰收,产量站稳1.3万亿斤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认为,必须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农业科学家们分别在各自的知识领域辛勤付出,采用不同的方式达到粮食增产的目的,比如使用植物激素、调节温室条件、培育优良品种等方法解决了我国“米袋子”充实,“菜篮子”丰富的问题。
(1)赤霉素(gibberellins,GAs)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关于赤霉素(GA)的作用机理,研究得较深入的是它对去胚大麦种子中淀粉水解的诱发。用赤霉素处理灭菌的去胚大麦种子,发现GA显著促进种子中淀粉酶的合成,引起淀粉的水解,从而诱导种子萌发。研究中发现药物X会阻断细胞中mRNA的合成,影响种子的萌发。
(2)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林,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在诱导频率较高时,单倍体能在植株上较充分地显现重组的配子类型,可提供新的遗传资源和选择材料。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育种方式结合应用,在作物品种改良上的作用将更加显著,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3)一般情况下,植物的开花时间与传粉动物的活跃期会相互重叠和匹配。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对植物开花时间或传粉动物活跃期产生影响,导致两者在时间上的匹配发生改变,这是一种物候错配现象。
1.某研究小组分别用GA、脱落酸和药物x三种试剂进行组合,分别对种子进行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药物X可能抑制淀粉酶基因的表达
B.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升高,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C.酿啤酒时用赤霉素处理未萌发的大麦种子有利于提高产量
D.药物X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脱落酸相同
2.某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其中A和b基因控制的性状对提高产量是有利的(基因A、a和基因B、b独立遗传)。利用其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育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B.过程②可用适当的低温处理,低温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
C.若未对植株A进行筛选,则植株B中符合要求的类型约占1/4
D.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操作简单,果实较大
3.物候错配会影响植物的传粉和结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上为了减轻物候错配造成的影响,常通过人工授粉提高产量
B.环境变化与人类的生态占用增长是有密切关系的
C.物候错配可引起粮食减产,甚至引发生态安全问题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生物的细胞呼吸过强,释放的CO2过多所致
2023-03-29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微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秋水仙素可阻止微管聚合;秋水仙素的分结构与DNA分子中的碱基相似,可渗入到基因分子中去;急性痛风发作时,白细胞从血管内游走痛风结节处,引起炎症反应,产生疼痛。秋水仙素可引起白细胞和其他游走炎症细胞的微管解聚。
1.下列有关微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管的化学成分为管状纤维素
B.微管是细胞骨架的重要结构之一
C.多种物质和结构的移动与微管有关
D.微管形成的纺锤丝是细胞内暂时性的结构
2.若向不同状态的生物体或细胞中施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下列预期正确的是(       
A.可以促进炎症细胞向痛风结节处迁移
B.可以使分裂的植物细胞染色体组数加倍
C.可以使恶性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停留在前期
D.可以使G期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用于诱变育种
2023-05-24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最新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X染色体上TLR7基因的Y264H位点发生突变有关。该位点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TLR7蛋白更容易与鸟苷发生结合并变得更加活跃,这增加了免疫细胞的敏感性,使它们错误地将健康组织识别为外来组织或受损组织并对它发起攻击。SLE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是男性的10倍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LE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与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有关
B.Y264H位点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四种碱基的比例保持不变
C.Y264H位点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基因的碱基序列和遗传信息不改变
D.Y264H位点发生碱基对的替换,不改变TLR7基因结构和DNA结构
6 .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乳酸菌在乳中生长发酵乳糖产生乳酸.其产酸力是乳酸菌的重要特性。研究表明产酸力与菌株的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相关,该酶基因位于质粒上,乳糖代谢由质粒控制。通过诱变可以获得乳糖代谢障碍突变体。突变的部位和数量影响对乳糖的利用能力。研究人员以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B-3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或亚硝基胍进行诱变选育获得高产酸的乳酸菌。
乳酸菌乳糖发酵能力的检测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脱脂乳液体培养基),通过凝乳速度快慢来判断,凝乳速度越快,发酵乳糖能力越强;二、接种于含ONPG(邻-硝基酚-β-半乳糖苷)的平面培养基上,培养基中出现β-半乳糖苷酶,会显黄色。
1.下列关于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B-3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原核生物B.属于厌氧微生物
C.控制性状的基因均位于DNA上D.β-半乳糖苷酶是其胞内酶
2.下列关于利用紫外线进行人工诱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提高变异频率,诱变前需要对出发菌株进行涂布分离
B.在紫外灯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实验菌种与紫外灯距离越大,诱变所需时间越短
C.人工诱变引起菌种发生定向变异,故可快速提高菌株的产酸能力
D.诱变引发突变的基因数量可通过提取菌种的DNA借助PCR技术进行分析
3.下列关于诱变育种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灭菌后调整培养基pH至中性偏碱
B.对菌种产酸能力的测定还可利用添加了CaCO3的固体平面培养基
C.含ONPG的培养基从功能上分属于选择培养基
D.对培养基的灭菌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有条件的可采用干热灭菌法效果更佳
4.为确定实验所用紫外线强度与处理时间,需先进行紫外线处理与菌种死亡率的关系的预实验。下列关于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用的培养基需要添加亚硝基胍B.需设置不同紫外线强度的处理组
C.各组的紫外线照射时间均应相同D.可利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算菌种的致死率
5.对所获得的高产酸菌株进行遗传稳定性检测,是菌株应用于发酵工程前的必须过程。下列关于菌株遗传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突变基因的质粒拷贝数改变是引起产酸能力改变的原因之一
B.实验过程需要对菌种进行多次传代培养
C.含ONPG的培养基上菌落直径与黄色圈直径比值小说明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强或数量多
D.培养时需在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以确保培养液中有较高的溶解氧
7 . 在动物细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着丝粒位置存有一种SGO蛋白,主要保护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粘连在一起的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该水解酶在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存在,分裂中期开始大量起作用)破坏,从而保证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与分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GO蛋白在细胞分裂间期通过核糖体合成并由核孔进入细胞核
B.SGO蛋白功能的异常可能产生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子细胞,其机理与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相同
C.SGO蛋白失活及粘连蛋白水解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粘连蛋白水解后不一定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2023-04-23更新 | 53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陕西省铜川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人体酒精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酒精经一系列脱氢氧化生成乙酸,乙酸可直接进入线粒体参与需氧呼吸的二、三阶段,从而彻底氧化分解。过度酗酒可引发肝硬化,甚至肝癌。酒后驾驶是危害交通安全的危险行为,对酒后驾驶人员可采用吹气式检测仪快速筛查。某种吹气式检测仪内芯是含有重铬酸钾的硅胶柱,通过变色反应可初步判定是否饮酒。
1.下列关于酒精在肝细胞内代谢和酒后驾驶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酒精以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影响代谢
B.肝脏分解酒精的酶在光面内质网上合成
C.人体细胞厌氧呼吸能产生酒精
D.酒驾检测时重铬酸钾遇到酒精变成橙色
2.下列关于肝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质膜表面某些糖蛋白缺失
B.常会出现巨核、双核等现象
C.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D.在体外培养时表现出接触抑制
3.下列关于需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场所均是线粒体内膜B.产物均有ATP
C.过程均有H2O参与D.葡萄糖可以在第二阶段直接利用
9 . 在正常的DNA分子中,碱基缺失或增加非3的倍数,造成这位置之后的一系列编码发生移位错误的改变,这种现象称移码突变。下列关于DNA核苷酸替换或增减及其生物学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碱基替换为另一对碱基是最简单的突变,这种替换都发生在同类碱基之间
B.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碱基造成的突变,均造成翻译时所有密码子读取位移
C.碱基替换或数目改变都有可能使该基因决定的多肽的氨基酸顺序发生改变。
D.人类镰状细胞贫血症,就是移码突变造成基因功能变化的实例
10 . 材料: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容易复发、远期疗效不满意,研究人员对肝癌细胞的结构及代谢进行相关的研究。癌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点,使得肿瘤增长速度大于血管新生的速度,这使恶性实体肿瘤内部逐渐形成慢性营养缺乏的微环境,因此肿瘤细胞需要通过调整细胞代谢才能继续生存。
(1)下图是细胞呼吸及线粒体融合和分裂的示意图。

①物质A是_________,A可以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形成乳酸,也可以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
②细胞质基质中DRP1的S616位点磷酸化,可以使DRP1定位于线粒体外膜上,促进线粒体________(填“分裂”或“融合”)。
③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_________、内膜融合蛋白QPA1共同作用实现了线粒体膜的融合,使线粒体的长度明显变长。
(2)已有研究发现肝癌肿瘤中心区域细胞中线粒体融合增强,线粒体长度明显长于边缘区域细胞,这些变化与肝癌细胞适应营养缺乏有关。为研究在营养缺乏时线粒体融合对肝癌细胞糖代谢的调控。研究者用肝癌细胞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指标组别

细胞耗氧速率

线粒体ATP产生量

胞外乳酸水平

线粒体嵴密度

呼吸链复合体的活性

乳酸脱氢酶的量

甲组:常规培养组

4.2

1.0

0.35

10.1

0.91

1.01

乙组:营养缺乏组

5.6

1.4

0.28

17.5

2.39

0.25

丙组:营养缺乏+

抑制DRP1S637磷酸化

3.1

0.8

0.38

9.8

1.22

1.22


注:线粒体嵴密度=嵴数目/线粒体长度
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2),将下列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入图中,完善肝癌细胞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代谢调控途径。

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_、5_________、6_________
a.细胞耗氧速率增加、线粒体ATP产生量增加
b.胞外乳酸水平减少
c.线粒体嵴密度增加、呼吸链复合体的活性增加
d.乳酸脱氢酶含量降低
e,线粒体融合增强
f.DRP1S637磷酸化增强
(3)下图表示217名切除肝肿瘤患者的肝癌细胞中DRP1S637磷酸化水平与病人存活率及无复发存活率的关联曲线。

请你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个术后用药建议:_______
(4)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成功诱导人成纤维细胞为hiHep细胞,hiHep细胞具有肝细胞的许多功能,如:分泌血清白蛋白、积累糖原、药物转运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Hep细胞与人成纤维细胞具有相同的核酸
B.衰老的肝细胞中细胞体积与细胞核体积均变小
C.细胞分化和细胞癌变过程中,遗传物质均发生改变
D.hiHep细胞的成功诱导为治疗重症肝病提供了可能性
(5)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凋亡、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织细胞的更新包括细胞凋亡和干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
B.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说明已发生了细胞分化且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C.细胞内进行mRNA的合成说明该细胞已经发生分化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6)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可以判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通过着丝粒②相连
C.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D.在有丝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2023-01-04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