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26 道试题
1 . 经 X 射线照射的某紫花植株(AA)群体,发现一株植株后代出现了几株白花植株。现对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有以下两种猜测:
猜测一:X 射线引起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后代出现了白花植株
猜测二:X 射线引起染色体结构缺失,从而导致后代出现了白花植株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 射线照射处理为人工诱变,突变频率高于自发突变
B.可通过观察白花植株的染色体组型判断何种猜测正确
C.若为猜测一,则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一定是白花
D.若为猜测二,则对白花植株照射 X 射线,其后代不会出现紫花植株
2020-07-1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模拟生物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玉米(2n=20)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玉米雌雄同株,可自交也可杂交。玉米籽粒的甜与非甜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发现,将纯种甜玉米(甲)和纯种非甜玉米(乙)间行种植,植株甲的玉米穗上同时有甜玉米籽粒和非甜玉米籽粒,植株乙的玉米穗上全为非甜玉米籽粒。

1.下列关于玉米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雌、雄花序的形成由性染色体控制
B.玉米染色体的物质组成为核糖核酸和蛋白质
C.玉米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DNA数为40
D.玉米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可观察到染色体组型图
2.有同学用放有黑、白围棋子的2个围棋罐为材料,模拟植株甲上的非甜玉米籽粒长成的植株进行自交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个围棋罐分别模拟雌、雄花序
B.每1个围棋罐中的黑子和白子数量需相等
C.两罐中各摸取1粒棋子,记录组合结果以模拟非甜玉米植株的配子
D.将摸出的棋子放回罐中后混合均匀再重复摸取,并尽可能多操作
3.植株甲上的非甜玉米籽粒长成的植株进行单株种植,发现有一株的某个玉米穗上所结籽粒明显不同于其他。下列现象及可能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若所结籽粒全为甜玉米,可能是显性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
B.若所结籽粒全为甜玉米,可能是含有显性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C.若所结籽粒甜与非甜数量接近,可能是某种原因导致显性纯合子致死
D.若所结籽粒甜与非甜数量接近,可能是某种原因导致某类雌配子不育
2022-01-20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3 . 在有丝分裂中期,若出现单附着染色体(如图所示),细胞将延缓后期的起始,直至该染色体与另一极的纺锤丝相连,并正确排列在赤道板上。此过程受位于前期和错误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的MAD2蛋白的监控,正确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没有MAD2蛋白。用玻璃微针勾住单附着染色体,模拟施加来自另一极的正常拉力时,细胞会进入分裂后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AD2蛋白会延缓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B.当所有染色体上的MAD2蛋白都正常,细胞才能进入分裂后期
C.MAD2蛋白异常可能导致细胞发生非整倍体变异
D.癌细胞的染色体排布异常时仍然能继续分裂可能与监控缺失有关
2021-12-1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与基因突变无关
B.基因突变会由于DNA复制偶尔发生错误等原因自发产生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猫叫综合征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D.DNA在复制或转录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2022-07-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从自然界分离到的微生物在其发生突变前的原始菌株,称为野生型菌株。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是野生型菌株经过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失去合成某种氨基酸的能力,只能在完全培养基或补充了相应的氨基酸的基本培养基中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已知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则不能。上图是用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联合使用所作培养实验,目的是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①②③④是培养基编号,A、B、C代表实验步骤,D、E代表大肠杆菌菌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④是完全培养基,③为基本培养基
B.紫外线处理的目的是提高突变率,增加突变株的数量
C.B步骤的正确做法是用平板划线法将大肠杆菌菌种接种在②的表面
D.D所示菌落是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落,可挑出后进一步纯化培养
6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经济发展的差异可能是居民结肠癌发病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发达国家结肠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结肠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上升,8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略有降低。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及多基因参与的疾病,如图所示。

1.下列关于人体癌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B.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比所有正常细胞长并能无限增殖
C.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组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D.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
2.结肠癌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曲霉毒素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而致癌
B.长期接触结肠癌患者的人细胞癌变概率增加
C.癌症是由致癌因子引发的,患病概率与年龄无关
D.居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群,结肠癌发病率相差不大
3.根据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C.相关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
D.结肠癌突变基因一定会通过减数分裂传递给子代个体
2021-05-2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第一节 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Ⅰ: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材料Ⅱ:利用纤维素酶降解秸秆生产燃料乙醇,对缓解全球能源危机有着重大意义。科研人员开展筛选、诱变及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相关研究,过程如下图:

材料Ⅲ:燃料乙醇是燃烧清洁的高辛烷值燃料,是可再生能源。我国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是陈化粮和木薯、甜高粱,地瓜等淀粉质或糖质非粮作物,今后研发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第二代燃料乙醇技术。发酵法制酒精生产过程包括原料预处理、蒸煮、糖化、发酵、蒸馏、废醪处理等。
1.下列关于筛选、诱变及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集到的黑土壤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才能进行富集培养
B.紫外诱变和60Co-γ射线诱变处理可以使每个细菌的产纤维素酶能力逐渐提高
C.人工筛选可以使产纤维素菌株发生定向进化
D.可以用刚果红染色法来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是因为其能分解刚果红产生透明圈
2.关于乙醇燃料生产和利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木质纤维素发酵生产乙醇燃料时,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在糖化阶段起重要作用
B.在发酵产酒精阶段,酵母菌细胞内的[H]和丙酮酸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C.乙醇燃料的生产和使用可达到碳排放的平衡,有效的实现了碳中和
D.产纤维素酶细菌中纤维素酶的合成需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共同参与
2021-06-13更新 | 26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天津市塘沽一中高三模拟生物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赤霉素(GA)是一类植物激素,能促进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的合成,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进而引起植株增高。水稻植株的矮化类型可分为赤霉素缺陷型和赤霉素饨感型。赤霉素缺陷型是指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受抑制或阻断,造成内源赤霉素缺乏或含量低;赤霉素饨感型是指内源赤霉素水平正常,但赤霉素无法发挥作用。
对正常株高的水稻进行诱变,获得甲、乙两种矮化的突变体。二者均发生D18基因的突变:甲的D18基因的内含子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使转录的前体RNA无法加工为成熟mRNA;乙的D18基因编码区第633位的碱基对发生替换,使转录的mRNA上色氨酸的密码子UGG变成终止密码子UGA。
1.种子的胚能产生赤霉素。为探究突变体的矮化类型,研究者把正常株高、甲、乙三种水稻的种子去胚后,放在含有碘和淀粉的培养基上培养,用赤霉素处理后观察种子周围是否出现无色的透明圈。实验结果如下:

种子类型


培养基处理

正常株高

突变体甲

突变体乙

添加赤霉素

出现透明圈

不添加赤霉素

不出现透明圈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合成的-淀粉酶能催化培养基中淀粉的水解,从而形成透明圈
B.种子进行去胚处理的目的是排除内源赤霉素对结果的干扰
C.正常株高种子的实验结果表明,-淀粉酶是在赤霉素的诱导下产生的
D.若①③出现透明圈,②④不出现透明圈,则两种突变体均为赤霉素钝感型
2.下列有关D18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18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赤霉素的合成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B.D18基因中不同位置的碱基替换后产生的两个基因是非等位基因
C.突变体乙的D18基因编码区发生的碱基对替换是由T/A变成G/C
D.两种突变体中D18基因的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和随机性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无子果实是指有些植物的花不经过受精,也能由子房直接发育成果实,这样的果实里不含种子,这种现象叫做单性结实。
资料一:无子果实的形成可分为自然单性结实和刺激单性结实两种,如香蕉、菠萝、无核蜜橘等属于自然单性结实。刺激单性结实是指外界给予某种刺激,如物理和化学刺激等诱导形成无子果实。
资料二:子房发育成为果实的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生长素。一般来说,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是由胚珠发育形成的幼嫩种子提供的,三倍体无子西瓜没有种子,生长素从何而来呢?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中,除含有少量的生长素外,同时也含有使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系。当二倍体花粉萌发时,形成的花粉管伸入到三倍体植株的子房内并将自身合成生长素的酶系转移到其中,从而在子房内仍能合成大量的生长素,促使子房发成无子果实。
1.普通西瓜是二倍体,下图为无子西瓜的培育流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无子西瓜的无子性状能够遗传
B.①过程需要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幼苗
C.②过程得到的无子西瓜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D.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利用了花药离体培养技术
2.农业专家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未受粉的雌蕊柱头,培育出无子番茄。下列有关无子番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无子番茄果肉细胞核DNA含量与原番茄相同
B.该无子番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仍结无子番茄
C.该无子番茄果肉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该无子番茄与原番茄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
2021-05-0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10 .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材应选能进行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区细胞,否则不会出现染色体加倍
B.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的目的是固定细胞形态,便于后期进行观察
C.使用酒精和盐酸混合液的目的是解离根尖细胞,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D.若实验操作正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