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3 道试题
1 . 科学家在废水池里发现一种依赖分解尼龙为生的细菌——尼龙菌,这是由于野生型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最终使得原本能够分解糖的酶转化成分解尼龙的酶。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导致多肽中两个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B.尼龙材料出现之后野生型菌株发生突变形成尼龙菌
C.尼龙菌的形成说明该野生型菌株种群发生了进化
D.尼龙菌的出现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结构直接控
2 . 对某二倍体高秆植物(两性花,基因型AABBcc)进行诱变处理,获得3个稳定遗传的矮秆突变体(甲、乙和丙)。突变体之间相互杂交,F1均为矮秆。然后选其中一组杂交的F1(基因型AaBbCc)作为亲本,分别与3个突变体进行杂交,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杂交编号

杂交组合

子代表型(株数)

I

F1×甲

高秆(198),矮秆(601)

F1×乙

高秆(101),矮秆(699)

F1×丙

矮秆(798)

A.突变体甲是由高秆植株AABBcc发生隐性突变形成的
B.杂交I与Ⅱ子代的高秆植株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C.杂交Ⅲ的子代矮秆植株自交后代都会出现性状分离
D.若让F1(AaBbCc)自交,后代中高秆植株占比为9/64
2023-05-11更新 | 38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湖北卷生物变式题16-18
3 . 某些人的某编号染色体全部来自父方或母方,而其它染色体均正常,这种现象称为“单亲二体”。三体细胞(染色体比正常体细胞多1条)在受精卵卵裂时,三条染色体中的一条随机丢失,可产生染色体数目正常的体细胞,这种现象称为“三体自救”。发育成某女子的受精卵为三体细胞,该细胞发生“三体自救”后,该女子成为“单亲二体”,两条X染色体全部来自母亲,但两条X染色体的碱基序列差异很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母亲在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时,减I后期X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
B.受精卵卵裂时发生“三体自救”,丢失的染色体不可能来自父方
C.UPD的发生机制可以大大降低性三体不育人群的概率
D.发育成此女子的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X或XXY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一种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原因是细菌的抗药性加强了。下列叙述错误的(  )
A.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发生抗药的定向变异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细菌中本来就存在抗药性强弱不同的个体
C.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细菌生存下来
D.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不良后果
5 . 真核生物的某些基因的编码序列是不连续的,编码序列(外显子)被不编码序列(内含子)所间隔。下图是α-原肌球蛋白基因转录产物(前体mRNA)以不同方式进行剪切和拼接,产生不同mRNA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α-原肌球蛋白基因在特定的细胞中表达,这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一个基因也可能控制多个性状
C.由于内含子的碱基序列不编码蛋白质,所以内含子的碱基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
D.前体mRNA以不同方式进行剪切和拼接可以使真核生物产生更多种类的蛋白质
6 . 根据红细胞膜上所含抗原的不同,可将血型分为M型、N型和MN型。LM基因控制合成M抗原,LN基因控制合成N抗原,MN型个体红细胞表面同时含有M、N抗原。若用神经氨酸酶将M抗原的1个氨基酸切去,则M抗原就会转变为N抗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基因型为LMLN的个体和基因型为LMLM的纯合个体婚配,则可以从后代的表现型判断LM和LN基因的显隐性关系
B.LM和LN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
C.用神经氨酸酶处理,基因LM可以突变成基因LN
D.LM和LN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不同的
7 . 下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图2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染色体1上同时存在A、a可能是因为在间期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图1细胞分裂结束得到的细胞不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C.若图2纵坐标表示有丝分裂时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若图2纵坐标表示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段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8 . 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各家庭成员基因检测的结果。检测过程中用限制酶处理相关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可能相同
B.甲病和乙病均是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序列改变导致
C.若Ⅱ8为女孩,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
D.若Ⅱ4为男孩,则无法判断甲病的致病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
9 . 某地区的小溪和池塘中生活着一种丽鱼,该丽鱼种群包含两种类型的个体:一种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种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食物类型导致丽鱼出现不同齿形
B.该两种齿形的丽鱼仍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C.丽鱼种群产生性状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D.该两种齿形的丽鱼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
10 . hhh综合征是由于编码线粒体鸟氨酸转运蛋白-1的SLC25A15基因发生了突变所致,突变导致线粒体膜上鸟氨酸转运严重受阻,鸟氨酸无法进入线粒体参与尿素循环代谢,从而导致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该病受基因缺陷程度影响严重,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也是不相同的,患者的发病年龄差异比较显著,新生儿期至成人期都可能会发病。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B.同一个基因可突变出不同等位基因,还可以引起不同临床表现
C.hhh综合征说明了基因只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人体的性状
D.不同个体的SLC25A15基因发生了相同的突变,其症状可能有轻有重或先发后发
2023-04-12更新 | 2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新教材高考真题湖南卷生物真题变式题1-5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