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根据突变表型,将上述3种不同的节律突变基因分别命名为“无节律”、“长周期”和“短周期”。利用杂交获得在两条X染色体上分别携带有不同突变的雌蝇,并对其羽化节律进行测试,结果如表所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基因型组成
第一条X染色体第二条X染色体测试次数节律周期时长统计(hr)
野生型野生型424.4±0.5
无节律无节律4无节律
短周期短周期519.5±0.4
长周期长周期428.6±0.5
无节律野生型825.2±0.4
短周期野生型521.9±0.4
长周期野生型525.6±0.5
短周期无节律619.5±0.4
长周期无节律830.6±1.3
短周期长周期622.9±0.4
1.互补实验常用于确定两个突变是否影响同一个基因。以下可以说明两个隐性突变并不位于同一基因的是(  )
A.杂交后代表现出正常表型
B.杂交后代表现出突变特征
C.杂交后代表现出中间表型
D.杂交后代表型更严重
2.请根据表中所示的数据,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无节律突变相对于野生型等位基因,表现为隐性突变
B.即使存在野生型等位基因,短周期突变仍可影响节律
C.无节律突变对短周期突变和长周期突变而言均为显性
D.短周期突变对长周期突变完全显性
2024-05-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全国高中生生物联赛试题
2 . AKT 的异常激活会干扰多种人类癌症的增殖、存活和代谢稳态。因此,理解调控 AKT 激 活的上游信号通路至关重要。PI3K-AKT 信号的过度激活是人类癌症中细胞增殖、存活和代谢稳态的重要特征。研究发现 AKT 的激活与其 140 和 142 位置的赖氨酸的三甲基化水平密切相关,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携带非甲基化突变 Akt1 的小鼠不仅表现出较小的体型,而且更不容易发生致癌诱导的皮肤肿瘤,部分原 因是 AKT 激活减少。为了研究 AKT 的甲基化水平与结直肠癌的生长增殖的关系,研究人员在 AKT1/2 缺失的 DLD1 结肠癌细胞中株(DLD1-AKT1/2-/-)中通过慢病毒体系(pLenti-)过表达 AKT1(WT)和 AKT1的突变型(K140R、K142R 和 K140/142R),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研究结果,请回答以下问题:

1.赖氨酸残基上可以发生 1、2、3 甲基化修饰,精氨酸残基可以发生 1、2 甲基化修饰,为了探究 AKT1140K 和 142K 对 AKT 及下游基因激活的影响,在图 A 中 DLD1-AKT1/2-/-的细胞株中分别表达 AKT1 的突变型 K140R、K142R 和 K140/142R,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与野生型相比,AKT1 的 K140/142R 突变型中 AKT1 的蛋白表达降低
B.与野生型相比,AKT1 的 K140/142R 突变型中 AKT 的活性降低
C.AKT1 可以激活 AKT 丝氨酸和苏氨酸的磷酸化水平
D.GSK3β 和 FOX3a 的激活可能依赖于 AKT1 的赖氨酸三甲基化水平
2.胰岛素等激素使得 AKT 磷酸化激活 AKT,研究人员分别在 HEK293 细胞中分别过表达 WT 和 AKT1- K140/142R,并用胰岛素(Insulin)进行处理,得到题图的结果, 分析 AKT1 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胰岛素或 K 突变是否有关? (       
A.无关B.有关       
C.与胰岛素有关                                                                                                  D.与 K 是否突变有关
3.据题图,关于 AKT 的活性与胰岛素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KT 的活性可以受到胰岛素的激活
B.K140/142R 的突变不会影响到胰岛素对 AKT 的激活
C.胰岛素对 AKT 的影响与 K 是否变成 R 没有直接关系
D.胰岛素可以激活 GSK3β,但是否与 AKT 活性有关不能明确
2023-03-2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重庆初赛试题
3 . 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化的子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B.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能引起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可导致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
D.Dd豌豆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4 . 图①染色体着丝粒两端的染色体臂称为长臂和短臂,如果只在长臂或短臂内部发生了倒位称为臂内倒位,如果长臂和短臂各发生一次断裂,断片倒转180度发生的倒位称为臂间倒位。在发生倒位的杂合体中,由于倒位环内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一次单交换,交换的产物都带有缺失或重复,不能形成有功能的配子,如图②→③→④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片段CF间发生了臂间倒位导致的
B.图②倒位环内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②同源染色体分离时会形成“桥”
D.正常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一次单交换后也可产生4种配子
2024-04-0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3月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
5 . 雌性杂合玳瑁猫的毛皮上有黑色和黄色随机镶嵌的斑块,其中黄色(B)对黑色(b)为显性,Bb只在X染色体上。根据Lyon假说,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正常雌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随机高度螺旋化失活形成巴氏小体,且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后代细胞中这条X染色体均处于失活状态。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遗传机制的目的是使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近乎相等的表达水平
B.推测性染色体组成为XXX或XXXX的雌猫中只有1个巴氏小体
C.雄性玳瑁猫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D.推测其他生物存在雄性X染色体基因高表达或者雌性两条X染色体基因均处于低表达的遗传机制
6 . p53蛋白对细胞分裂起监视作用。p53蛋白可判断DNA损伤的程度,如果损伤较小,该蛋白就促使细胞自我修复(过程如图所示);若DNA损伤较大,该蛋白则诱导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p53蛋白可使DNA受损的细胞分裂间期延长
B.p53蛋白可导致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
C.抑制p53蛋白基因的表达,细胞将不能分裂
D.若p53蛋白基因突变,则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2022-08-2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18年高二生物竞赛试题
7 . 人工将某细菌接种在青霉素浓度0.1单位/cm3的培养基里,将存活的细菌接种到逐渐提高浓度的培养基中,可得到生长在青霉素浓度250单位/cm3的品系,图1和图2分别表示在青霉素浓度0.1单位/cm3和250单位/cm3的培养基里的接种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青霉素诱导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
B.本实验中有利变异积累起来了
C.培养基中的细菌发生了适应性进化
D.本实验模拟了自然选择的过程
8 . 某哺乳动物雌性个体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是失活的,只有一条 X染色体有活性。通常,X染色体的失活起始于失活中心(XIC),然后向染色体的两端扩展,如图所示。XIC内含4个基因,其中Xist基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IC内仅Xist基因表达,其表达的场所是细胞核
B.与DNA复制相比,Xist基因转录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
C.失活阻碍因子所在的染色体上无XIC,因此Xist基因无法发挥作用
D.X染色体失活会导致机体产生的配子中的X染色体都异常
9 . 控制果蝇红眼(A)和白眼(a)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和育性的关系如表所示。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F1和F2中例外个体的分析,错误的是(  )

性染色体组成

性别及育性

XX、XXY

♀可育

XY、XYY

♂可育

XO

♂不育

XXX、YO、YY

胚胎期死亡

   
A.F1中红眼不育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O
B.F1白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Xa
C.F1及F2中例外个体的出现源于母本减数分裂异常
D.可通过显微镜观察例外个体的染色体组成分析例外现象的成因
2023-12-16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中生物竞赛试题
10 .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该菌株的基因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B.单倍体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但植株细胞中可存在同源染色体
C.三倍体西瓜基本无子,但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已改变,故属于染色体变异
D.遗传病在家族每代人中均出现,若只在一代人中出现则不属于遗传病,
E.可以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青少年型糖尿病的遗传方式
2021-08-13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新疆初赛试题(生物奥林匹克竞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