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5 道试题
1 . 噬菌体展示技术(如图所示)可将某些目标蛋白(如抗体、受体等)呈递至噬菌体表面,便于对目标蛋白进行筛选、鉴定。以下对该技术的分析错误的是(       

   

A.建立噬菌体展示库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等
B.噬菌体展示库构建需将特定的基因片断拼接重组在噬菌体载体上并转染细菌
C.外源目的基因序列都能在噬菌体中获得有效的表达和展示
D.通过图中诱变处理及筛选最终可获得与抗原亲和力更强的抗体及其基因
2 .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加快杜鹃花品种的改良,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选择芽尖作为外植体可减少病毒感染
B.外植体可用酒精和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处理
C.图中③和④分别为脱分化和再分化
D.射线处理后可选择有用的突变体培育成新品种
2024-04-30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校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3 . 某植物的着丝粒组蛋白3(CENH3)基因发生突变后,会导致合子发育过程中产生单倍体,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单倍体胚胎的产生表示新物种的形成
B.CENH3突变可能不影响减数分裂但却影响有丝分裂
C.单倍体胚胎含有来自CENH3突变体母本的遗传物质
D.该单倍体胚胎产生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4 . 导致细胞凋亡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因子统称为凋亡诱导因子。下图表示细胞凋亡过程,其中酶Ⅰ能够将DNA分子切割形成DNA片段;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B.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
C.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与外部因素无关
D.癌变后的细胞对各凋亡诱导因子的敏感性增强
5 . 研究表明,癌细胞可以偷取免疫细胞的线粒体,提高癌细胞的侵袭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容易游离与扩散,与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有关
B.T细胞被偷取线粒体后,体液免疫不受影响,细胞免疫降低
C.目前癌症免疫疗法没达到预期效果,本研究可以启发新的免疫疗法
D.癌细胞偷取线粒体后侵袭性提高,与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有关
2024-04-23更新 | 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卷生物(五)(重庆专版)
2024·全国·模拟预测
6 . 下丘脑—垂体单元可以促进骨髓造血和免疫抑制,加速肿瘤的生长。小鼠皮下植入肿瘤组织诱发下丘脑激活和垂体α-MSH分泌。α-MSH通过其受体MC5R蛋白作用于骨髓祖细胞,促进骨髓细胞生成、骨髓细胞聚集、免疫抑制和肿瘤生长。MC5R肽拮抗剂促进了抗肿瘤的免疫过程。癌症患者的血清α-MSH浓度升高,与循环的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相关。这些结果揭示了一种抑制肿瘤免疫的神经内分泌途径,并建议将MC5R作为癌症免疫疗法的潜在靶标。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α-MSH能诱导骨髓祖细胞大量表达受体MC5R蛋白
B.骨髓细胞聚集导致免疫抑制,不利于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免疫监视
C.MC5R肽拮抗剂可提高癌症患者T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D.癌症患者血清α-MSH浓度越高,MDSC越多,肿瘤生长越快
2024-04-23更新 | 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卷生物(五)(重庆专版)
7 .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根据靶基因序列设计向导sgRNA,精确引导核酸酶Cas9切割与sgRNA配对的DNA,相关酶在修复断裂DNA的过程中会改变连接部位的碱基序列。科研人员通过删除编码PD-1蛋白基因的2、3、4片段造成蛋白质的功能缺失,制作PD-1基因敲除鼠的流程如图1所示。将体外转录获得的 Cas9mRNA和sgRNA 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获得了12只基因编辑小鼠。利用PCR鉴定小鼠的基因型,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已知P1和P2是PCR的引物。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敲除2、3、4片段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B.敲除前,根据敲除的位置需要设计3个sgRNA
C.图2中,4和12个体杂交的子代均为敲除纯合子
D.图2中,3、5、7个体的体内均能检测到PD-1
2024-04-22更新 | 3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8 . 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其中①~⑥表示细胞,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I、Ⅱ过程中均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结束后,①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C.若④的基因型是AbY,则⑤的基因型也一定是AbY
D.⑥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9 . 研究人员在野生型绿叶水稻种偶然发现一个能稳定遗传的浅绿叶突变体pgl,并用X射线处理野生型水稻得到另一个能稳定遗传的浅绿叶突变体y45,分别用pgl与y45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①将浅绿叶突变体pgl与绿叶野生型水稻分别进行正反交,F₁均为绿叶水稻,F2中绿叶与浅绿叶之比约为3:1②将突变体y45 与突变体pgl杂交,F₁均为绿叶水稻,F₂中绿叶水稻723株,浅绿叶水稻为564株。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突变体pgl与y45 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B.根据①实验,浅绿叶突变体pgl为隐性突变
C.根据②实验,y45的突变基因与pgl的突变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D.将②实验的F₁与F₂中浅绿叶水稻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绿叶:浅绿叶=17:11
10 . 某二倍体植物(2N=16)的紫花受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同时含A、B、D基因的开紫花,其余开白花。体细胞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称为单体,若缺失1号染色体记为单体1,缺失2号染色体记为单体2,依次类推。现用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培育成8种紫花单体,分别将该8种单体与aabbdd植株进行测交,并对八组子代花色性状分别进行统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数目变异形成的单体可以用于判断特定基因位于特定的染色体上
B.若有三组测交子代出现白花,则说明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C.若只有两组测交子代出现白花,则两组测交子代花色的性状比例均为3:1
D.若只有单体2的测交子代出现白花,说明控制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