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9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Ⅰ: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材料Ⅱ:利用纤维素酶降解秸秆生产燃料乙醇,对缓解全球能源危机有着重大意义。科研人员开展筛选、诱变及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相关研究,过程如下图:

材料Ⅲ:燃料乙醇是燃烧清洁的高辛烷值燃料,是可再生能源。我国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是陈化粮和木薯、甜高粱,地瓜等淀粉质或糖质非粮作物,今后研发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第二代燃料乙醇技术。发酵法制酒精生产过程包括原料预处理、蒸煮、糖化、发酵、蒸馏、废醪处理等。
1.下列关于筛选、诱变及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集到的黑土壤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才能进行富集培养
B.紫外诱变和60Co-γ射线诱变处理可以使每个细菌的产纤维素酶能力逐渐提高
C.人工筛选可以使产纤维素菌株发生定向进化
D.可以用刚果红染色法来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是因为其能分解刚果红产生透明圈
2.关于乙醇燃料生产和利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木质纤维素发酵生产乙醇燃料时,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在糖化阶段起重要作用
B.在发酵产酒精阶段,酵母菌细胞内的[H]和丙酮酸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C.乙醇燃料的生产和使用可达到碳排放的平衡,有效的实现了碳中和
D.产纤维素酶细菌中纤维素酶的合成需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共同参与
2021-06-13更新 | 26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天津市塘沽一中高三模拟生物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赤霉素(GA)是一类植物激素,能促进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的合成,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进而引起植株增高。水稻植株的矮化类型可分为赤霉素缺陷型和赤霉素饨感型。赤霉素缺陷型是指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受抑制或阻断,造成内源赤霉素缺乏或含量低;赤霉素饨感型是指内源赤霉素水平正常,但赤霉素无法发挥作用。
对正常株高的水稻进行诱变,获得甲、乙两种矮化的突变体。二者均发生D18基因的突变:甲的D18基因的内含子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使转录的前体RNA无法加工为成熟mRNA;乙的D18基因编码区第633位的碱基对发生替换,使转录的mRNA上色氨酸的密码子UGG变成终止密码子UGA。
1.种子的胚能产生赤霉素。为探究突变体的矮化类型,研究者把正常株高、甲、乙三种水稻的种子去胚后,放在含有碘和淀粉的培养基上培养,用赤霉素处理后观察种子周围是否出现无色的透明圈。实验结果如下:

种子类型


培养基处理

正常株高

突变体甲

突变体乙

添加赤霉素

出现透明圈

不添加赤霉素

不出现透明圈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合成的-淀粉酶能催化培养基中淀粉的水解,从而形成透明圈
B.种子进行去胚处理的目的是排除内源赤霉素对结果的干扰
C.正常株高种子的实验结果表明,-淀粉酶是在赤霉素的诱导下产生的
D.若①③出现透明圈,②④不出现透明圈,则两种突变体均为赤霉素钝感型
2.下列有关D18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18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赤霉素的合成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B.D18基因中不同位置的碱基替换后产生的两个基因是非等位基因
C.突变体乙的D18基因编码区发生的碱基对替换是由T/A变成G/C
D.两种突变体中D18基因的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和随机性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三位科学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约1.8亿人感染了HCV。人体感染HCV易患丙型病毒性肝炎,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HCV病毒体呈球形,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在核衣壳外包绕着囊膜,囊膜上有刺突。下图表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过程。

1.下列有关HCV的叙述,正确的是(       
A.HCV的组成成分只有脂质和RNA
B.HCV的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相等
C.HCV的遗传物质的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D.HCV的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进化速度较慢
2.下列关于HCV增殖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HCV的+RNA复制时,先合成-RNA再合成+RNA
B.HCV的+RNA进入宿主细胞后同时开始复制和翻译
C.HCV的+RNA既可作为复制的模板,也可作为翻译的模板
D.HCV的+RNA的翻译产物有些参与复制,有些组成蛋白质外壳
2021-03-14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福建卷)生物试题
4 . 研究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与分离依赖于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动物细胞内存在有一种SGO蛋白,保护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其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在染色体的其他位置也有分布,下图为细胞增殖过程中的有关染色体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所示的变化不会发生在无丝分裂中
B.图2中的粘连蛋白可能与基因重组有关
C.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体细胞内SGO蛋白的合成,细胞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
D.若在联会之前破坏初级精母细胞中的黏连蛋白,产生配子的种类数可能会增多
2021-03-16更新 | 50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学科素养测试生物试题
5 . 某生物基因组成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该生物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几种配子。下列关于这几种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子一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B.配子二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最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C.配子三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原因可能是基因 b 转移到非同源染色体上
D.配子四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原因可能是染色体复制发生错误导致基因 A 或 a 缺失
2020-11-12更新 | 658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6 . 某植物(雌雄同株)的籽粒形状饱满对皱缩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花色,基因型为BB、Bb和bb的植株,花色分别为红色、粉色和白色,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科研人员对这两个性状进行遗传学研究,不考虑交换和突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B基因的频率时,对粉花植株数量的统计错误,不影响计算结果
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理论上子代植株的性状分离比为6:3:3:2:1:1
C.某植株测交后代出现籽粒饱满、粉色花,则可判断该植株为籽粒饱满、红色花
D.对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则该植物需进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7 . 下列是有关细胞的叙述,请作出判断
①浆细胞比效应T细胞含有较多的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②与硝化细菌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③大肠杆菌细胞分裂前期时,每个细胞中含有两个中心体;
④神经干细胞分化成各种神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⑤将融合的异种植物花粉育成幼苗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可育植株;
⑥高等动物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因供氧不足而进行的无氧呼吸不产生CO2
A.有一种说法错误B.有两种说法错误
C.有两种说法正确D.有三种说法正确
8 . 研究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与分离依赖于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动物细胞内存在有一种 SGO蛋白,保护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其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在染色体的其他位置也有分布,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2中的粘连蛋白可能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片段交换有关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产生水解酶将粘连蛋白分解,而染色体上的其他蛋白质不受影响,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C.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体细胞内SGO蛋白的合成,细胞最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
D.图1所发生的变化只发生在有丝分裂,图2发生的变化只发生在减数分裂
9 . 蝗虫的染色体较大且数量较少(雄性2n=23,XO; 雌性2n=24,XX)。兴趣小组同学以蝗虫精巢中精小管为材料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得到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像,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①细胞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B.正常分裂时,图②⑥细胞中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相同
C.图④细胞中含11个四分体, 46个核DNA分子
D.图示细胞分裂图像的正确排序为⑤①④②③⑥
2024-06-0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最后一卷生物试题
12-13高一下·甘肃天水·期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
名校
10 . 下列四组数据中,已知①②项均正确,第③项中有错误的是( )

组别

①生物名称

②体细胞中含染色体个数

③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染色体个数

A

普通小麦(六倍体)

42

7

B

玉米(二倍体)

20

10

C

小黑麦(八倍体)

56

28

D

蜜蜂(二倍体)

32

16


A.AB.BC.CD.D
2014-12-27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