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99 道试题
1 . 塔花瓦松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二倍体野生花卉,且其细胞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入药。为满足塔花瓦松市场化需求,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细胞工程等技术手段,进行塔花瓦松的扩大培养,具体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数字序号代表相应的处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过程①前需要用70%酒精和次氯酸钠对植株甲进行消毒,以保证外植体不被污染
B.过程③需要先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低的培养基中培养
C.过程⑥利用愈伤组织分裂能力强的特点进行细胞培养可大量获得黄酮类化合物
D.除了植株丙,植物乙、丁细胞核遗传物质与甲相同,属于同一物种
2024-06-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 . 下图表示利用二倍体植株甲(自花受粉)和植株乙培育植株A~E的过程,其中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B有4种基因型
B.植株C与植株甲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3/16
C.培育植株A、D、E都需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植株A~E中可能与植株甲的基因型相同的是C、D
3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而言,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可以产生它的等位基因,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
B.人的肝细胞增殖过程只发生基因突变,精原细胞进行有性生殖过程只发生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和同一DNA分子的不同位置
D.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但基因重组不一定会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2024-06-11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湘名校教育联盟高一下学期5月大联考生物
4 .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是一种最常见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疾病,现报告了一例男孩患者,存在X染色体臂间倒位变异,该变异破坏了DMD基因,下图是患者家系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X染色体臂间倒位一般可以通过对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组型分析确定
B.通过DNA测序技术可以精确确定染色体臂间倒位的具体位置
C.导致该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D.若III3由于该病进行了人工流产,则Ⅱ3和Ⅱ4再生一个患儿的概率是1/2
2024-06-1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指导生物试题
5 .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酒精和盐酸混合液的目的是解离根尖细胞,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B.低温处理与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相同
C.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需用75%的酒精冲洗2次
D.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正常的细胞和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后的细胞
2024-06-0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题
6 . 图1是某种伴X隐性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致病基因用d表示,已知女性每个细胞所含的两条X染色体中,总有随机的一条保持紧缩状态而失活。图2是提取该家系部分成员与该病基因有关的DNA片段并进行PCR,然后产物用限制酶I酶切后进行电泳,基因d有两个酶切点,基因D只有1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失活染色体的DNA不会随生殖细胞遗传给下一代
B.基因D和基因d之间碱基序列的差异是碱基替换造成的
C.若Ⅱ-5的丈夫不患该病,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他们所生子女一定不患该病
D.若将Ⅱ-1有关DNA也做上述处理,电泳结果不可能只有3条带
7 . 鹦鹉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b1、b2(显隐性关系为B>b1>b2)分别控制鹦鹉的黄毛、红毛、绿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在遗传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让黄毛雄鹦鹉与多只绿毛雌鹦鹉杂交可以判断该雄鹦鹉的基因型
C.基因型分别为Bb2、b1b2的两只鹦鹉杂交产生的多只后代中共有两种表型
D.若基因B纯合致死,则任意黄毛雌雄鹦鹉杂交后代中黄毛鹦鹉理论上都占2/3
8 .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遗传病类型致病原因预防措施
A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数目变异产前染色体检查
B囊性纤维化基因发生碱基的缺失产前基因诊断
C猫叫综合征5 号染色体部分缺失产前染色体检查
D镰状细胞贫血显性致病基因引起孕妇血细胞检查
A.AB.BC.CD.D
2024-06-0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9 . 家蚕(ZW型,2n=56)雄蚕具有食桑量低、结茧率高的特点,故生产中饲养雄蚕具有更高经济效益。蚕卵(受精卵)壳的颜色受sch基因控制,单个sch基因突变后,雄蚕卵壳仍为黑色,而雌蚕卵壳变为巧克力色且遇高温不能孵化而死亡。进一步研究表明,酪氨酸羟化酶是合成黑色素的关键酶,且具有高温应激功能(高温刺激下能使相关基因表达量增加,从而降低高温对机体的影响)。野生型雄蚕(黑壳卵)与常温下孵化的sch基因突变雌蚕(巧克力色卵壳)杂交得到F1,F1自由交配得到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家蚕进行基因组研究,需要针对29条染色体进行
B.sch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且该基因发生隐性突变
C.若F2在高温条件下孵化,黑色卵壳雄蚕占孵化所得个体的1/2
D.推测sch基因突变可能抑制了酪氨酸羟化酶的合成,导致合成黑色者减少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当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引发疾病。人类典型遗传性骨营养不良表现为身材矮小、颈短、短趾畸形等。研究发现,该病是由常染色体上GNAS1基因中的碱基发生了变化引起的。
1.下列关于GNAS1基因和其所在染色体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GNAS1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B.一条染色体上可以同时存在两个GNAS1基因
C.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GNAS1基因即为等位基因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GNAS1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2.下列关于典型遗传性骨营养不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典型遗传性骨营养不良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B.染色体组型不可以用于诊断典型遗传性骨营养不良
C.夫妻双方皆为患者,孩子表型正常是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D.基因突变会由于DNA复制偶尔发生错误等原因自发产生
2024-06-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中学2023-2024学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