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16 道试题
1 . 在有丝分裂中期,若出现单附着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粒只与一侧的星射线相连,如图所示)细胞将延缓后期的起始,直至该染色体与另一极的星射线相连,并正确排列在赤道板上。此过程受位于前期和错误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的Mad2蛋白的监控,正确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没有Mad2蛋白。用玻璃微针勾住单附着染色体,模拟施加来自对极的正常拉力时,细胞会进入分裂后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能否进入到后期可能与来自两极星射线的均衡拉力有关
B.Mad2蛋白基因的表达发生于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并于有丝分裂前期可结合到着丝粒上
C.Mad2蛋白功能异常,细胞将在染色体错误排列时停滞在分裂中期
D.癌细胞的染色体排布异常时仍然能继续分裂可能与监控缺失有关
2 . 当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引发疾病。人类典型遗传性骨营养不良表现为身材矮小、颈短、短趾畸形等。研究发现,该病是由常染色体上GNAS1基因中的碱基发生了变化引起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GNAS1基因和其所在染色体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GNAS1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B.一条染色体上可以同时存在两个GNAS1基因
C.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GNAS1基因即为等位基因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GNAS1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2.下列关于典型遗传性骨营养不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典型遗传性骨营养不良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B.染色体组型可以用于诊断典型遗传性骨营养不良
C.夫妻双方皆为患者,孩子表型正常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相对于多基因遗传病,该病患者后代中的发病率较低
2024-04-2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学科试题
3 . 等臂染色体通常是由于着丝粒错误分离而产生的异常染色体。正常情况下,着丝粒纵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牵引下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异常情况下,着丝粒横裂,使染色体的两个臂分开,从而形成两条“等臂染色体”。如图为某卵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条X染色体着丝粒横裂再复制的示意图。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等臂染色体”可形成于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
B.由于着丝粒横裂,“等臂染色体”不含等位与非等位基因
C.减数分裂过程中,“等臂染色体”不能与正常染色体联会
D.该细胞经分裂产生的所有子细胞均有一条X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异
7日内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动粒微管连接在动粒(着丝粒最外部)上,其作用为把染色体拉到细胞中央(即赤道板位置)并将染色体牵引到两极。极微管是主要连接细胞两极,其作用为将细胞拉长直至细胞一分为二(如图1所示)。在有丝分裂中期,动粒蛋白CENP-C能被激酶Aurora B磷酸化,使动粒和动粒微管正确连接。染色体上的Mad2蛋白能监控动粒蛋白与微管正确连接,有丝分裂的前期和错误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有Mad2蛋白(如图2所示),出现单附着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粒只与一侧的星射线相连)细胞将延缓后期的起始,直至该染色体与另一极的星射线相连,并正确排列在赤道板上。正确排列的中期染色体上没有Mad2蛋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动粒蛋白不能被激酶Aurora B磷酸化,可能导致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B.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则该细胞动粒蛋白已经磷酸化
C.若中期染色体正确排列,此时期Mad2蛋白开始水解
D.通常在动物细胞分裂间期发生核DNA、染色体和中心粒的复制且数目均加倍
2024-04-0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第一中学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真核细胞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是不连续的,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外显子,外显子之间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1称为内含子。外显子和内含子均会被转录成初级RNA,然后由一种酶-RNA复合物(SnRNP))辨认出相应的短核苷酸序列后与蛋白质形成一个剪接体。剪接体能将初级RNA切断,去除内含子对应序列并把外显子产对应的序列连接,形成成熟mRNA,直接用于翻译。真核生物中的起始密码子一般是AUG,编码甲硫氧酸,而成熟蛋白质的首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
1.关于snRNP和剪接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snRNP的水解产物为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B.剪接体中的RNA和蛋白质在细胞核内合成并组装
C.剪接体具有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和形成的作用
D.SmRNP辨认相应短核苷酸序列时有A-U、T-A的碱基配对方式
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含子中的碱基对的替换、插入或缺失均能引起基因突变
B.初级RNA形成过程中RNA聚合酶移动方向为模板链的3’端到5’端
C.若将成熟mRNA与模板DNA进行杂交,会出现不能配对的区段
D.成熟蛋白质中的首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是RNA的剪切加工过程导致的
6 . 蛋白质错误翻译的频率大约在千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之间,这取决于生物体和密码子,但即使是按最低频率来算,也比DNA突变(亿分之一)要高出几个数量级。事实上,蛋白质平衡破坏正是衰老和年龄相关疾病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后碱基序列改变,会导致蛋白质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
B.基因转录形成的RNA都会和核糖体结合成复合体,进行翻译
C.核仁能够将发生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合成和加工
D.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差异可揭示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
2024-05-2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生物学冲刺押题卷(四)
7 .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第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对F2进行连续自交筛选;第二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含花药壁细胞和花粉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再筛选;第三种方法是提取高秆抗锈病品种的T基因,利用基因工程导入矮秆不抗锈病品种中筛选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要了解以上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通常可从F2的表型及比例得到答案
B.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时(操作正确)可能得到少数染色体正常的高秆抗锈病植株
C.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时要对花药消毒并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如秋水仙素
D.若成功导入矮秆不抗锈病植株中一个T基因,只能通过自交才能得到纯合ddTT品种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粮食连年丰收,产量站稳1.3万亿斤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认为,必须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农业科学家们分别在各自的知识领域辛勤付出,采用不同的方式达到粮食增产的目的,比如使用植物激素、调节温室条件、培育优良品种等方法解决了我国“米袋子”充实,“菜篮子”丰富的问题。
(1)赤霉素(gibberellins,GAs)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关于赤霉素(GA)的作用机理,研究得较深入的是它对去胚大麦种子中淀粉水解的诱发。用赤霉素处理灭菌的去胚大麦种子,发现GA显著促进种子中淀粉酶的合成,引起淀粉的水解,从而诱导种子萌发。研究中发现药物X会阻断细胞中mRNA的合成,影响种子的萌发。
(2)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林,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在诱导频率较高时,单倍体能在植株上较充分地显现重组的配子类型,可提供新的遗传资源和选择材料。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育种方式结合应用,在作物品种改良上的作用将更加显著,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3)一般情况下,植物的开花时间与传粉动物的活跃期会相互重叠和匹配。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对植物开花时间或传粉动物活跃期产生影响,导致两者在时间上的匹配发生改变,这是一种物候错配现象。
1.某研究小组分别用GA、脱落酸和药物x三种试剂进行组合,分别对种子进行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药物X可能抑制淀粉酶基因的表达
B.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升高,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C.酿啤酒时用赤霉素处理未萌发的大麦种子有利于提高产量
D.药物X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脱落酸相同
2.某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其中A和b基因控制的性状对提高产量是有利的(基因A、a和基因B、b独立遗传)。利用其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育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B.过程②可用适当的低温处理,低温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
C.若未对植株A进行筛选,则植株B中符合要求的类型约占1/4
D.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操作简单,果实较大
3.物候错配会影响植物的传粉和结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上为了减轻物候错配造成的影响,常通过人工授粉提高产量
B.环境变化与人类的生态占用增长是有密切关系的
C.物候错配可引起粮食减产,甚至引发生态安全问题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生物的细胞呼吸过强,释放的CO2过多所致
2023-03-29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9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在真核生物中,正常的核DNA被紧紧包裹在蛋白质复合物中。为了读取DNA的遗传指令,细胞依靠酶和复杂的“机械”来切割和移动碎片,一次只能读取一部分,就像是阅读一个半开的卷轴。
最近《Nature》杂志发表的一篇新研究表明,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发现大量如“甜甜圈”般的环状的染色体外DNA(ecDNA)。科学家们指出,ecDNA是一种特殊的环状结构,看起来有点像细菌里的质粒DNA。这些从染色体上脱落下来的ecDNA,在表达上并不怎么受限,很容易就能启动转录和翻译程序。在人类健康的细胞中几乎看不到ecDNA的痕迹,而在将近一半的人类癌细胞中,都可以观察到它,且其上普遍带有癌基因。当癌细胞发生分裂时,这些ecDNA被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
研究还发现,癌细胞中的环状ecDNA虽然缠绕在蛋白质核心周围,但具有高度的可获取性,这为遗传信息的快速转录和表达提供了更多的接入点,启动大量癌基因表达。这一特性使肿瘤细胞产生大量促进生长的致癌基因,它们更快速地进化,并对其变化的环境和潜在威胁(如化疗、放疗和其他治疗)作出更有力的反应,产生耐药性。相比起染色体上的癌基因,ecDNA上的癌基因有更强的力量,推动癌症病情进一步发展。
1.下列关于ecD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ecDNA中的每个脱氧核糖与一个或两个磷酸基团相连
B.ecDNA可能存在于细胞核中,其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C.ecDNA上带有癌基因且能够复制,所以人类的癌症能够遗传给下一代
D.ecDNA也可以与蛋白质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
2.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过程中依靠酶来读取DNA上的遗传指令,此时需要酶的是(       
A.解旋酶B.DNA聚合酶C.RNA聚合酶D.DNA连接酶
3.ecDNA的发现,使癌症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不会导致细胞癌变
B.肿瘤细胞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不同癌细胞中ecDNA的数目不同,其癌基因的数目也可能不同
D.降解ecDNA及抑制ecDNA上基因的表达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思路
2024-03-31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在动物细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着丝粒位置存有一种 SGO 蛋白,主要保护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粘连在一起的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该水解酶在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存在,分裂中期开始大量起作用)破坏,从而保证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与分离。
下列关于 SGO 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SGO 蛋白在细胞分裂间期通过核糖体合成并进入细胞核
B.SGO 蛋白功能的失常可能产生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子细胞
C.SGO 蛋白失活及粘连蛋白水解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SGO 蛋白失活,粘连蛋白水解后不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2023-06-1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石河子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