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综合(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水稻是两性花,花多且小,若对水稻进行杂交需要对母本进行______,育种环节繁琐,工作量大。在袁隆平院士的研究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找到了野生雄性不育的水稻,可以将其作为______(选填“父本”、“母本”),大大简化育种环节。
(2)杂交水稻的育种原理是______,利用的是______(填“F1”,“F2”或“亲代”)的杂种优势,其后代会发生______,因此需要年年制种。
(3)已知水稻雄性是否可育是由细胞核基因(可育基因R对不育基因r为显性)和细胞质基因(可育基因为N,不育基因为S,细胞质中基因都成单存在,子代的细胞质基因全部来自母方)共同控制的。基因R能够抑制基因S的表达,当细胞质中有基因N时,植株都表现为雄性可育。则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的细胞质基因组成是______,细胞核基因组成是______,利用雄性不育植株进行杂交共有______种杂交组合。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自花传粉二倍体植物(2n=20)的花色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对a完全显性,基因B对b不完全显性。已知基因A可以将白色物质转化为红色色素,BB可以将红色色素彻底淡化为白色,Bb将红色色素不彻底淡化为粉红色。将一株纯合的红花植株和一株白花植株(aaBB)杂交产生的大量种子(F1)用射线处理后萌发,F1植株中有一株白花,其余为粉红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F1白花植株产生的原因,科研人员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说:
假说一:F1种子发生了一条染色体丢失;
假说二:F1种子发生了一条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
假说三:F1种子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①经显微镜观察,F1白花植株______________时期形成的四分体的个数为10个,可以否定假说一;
②已知4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可以对A、a和B、b基因进行标记。经显微镜观察,F1白花植株的小孢子母细胞(与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相同)中荧光点的数目为________个,可以否定假说二。
(2)现已确定种子萌发时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①有人认为:F1种子一定发生了A→a的隐性突变。该说法是否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专家认为:F1种子中另一对基因发生了一次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与A、B基因不在同染色体上),突变基因的产物可以抑制A基因的功能,但对a,B,b无影响。若假设正确,F1白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与基因、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之间相互作用,精确调控的结果,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对此提供一些依据。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作物育种虽已进入后基因组的“分子设计育种”时代,但传统作物育种操作原理、流程仍然是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结合下列传统育种的流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品种进行射线处理时,通常选择在细胞分裂间期进行射线处理,主要是考虑了间期易发生基因突变。请从分子水平解释间期易发生基因突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突变不一定能遗传给有性生殖的后代,原因是____________
(2)制备新品种2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制备新品种3可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该试剂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3)在育种过程中,出现了新品种N具有阔叶优良性状,写出判断该变异性状是否能够遗传的最为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有人认为新品种N的出现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基因突变,二是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某同学设计了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进行鉴定,请你写出该实验方案的原理____________
4 . 如图表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获得新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到④过程的育种方式能提高突变频率,加速育种进程
B.⑤到⑥过程的育种方式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C.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D.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则⑨的基因型一定有AB、Ab、aB、ab四种
5 . 现有基因型aabb和AABB的水稻品种,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不同的类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育种可获得AAbb,其变异发生在减数分裂后期Ⅱ
B.将aabb人工诱变可获得aaBb,则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
C.单倍体育种可获得AAbb,该过程中产生的变异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D.多倍体育种所得多倍体的细胞通常比二倍体的细胞大,细胞内有机物的含量高
6 . 普通棉花均为白色,粉红色棉花在生产中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下图为育种专家利用白色棉培育出粉红色棉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F1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B.基因重组导致F2出现性状分离
C.F2全部植株自交,F3中粉红色棉植株的比例约为1/3
D.利用无性繁殖可获得大量的粉红色棉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油菜中基因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而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研究人员拟利用高芥酸油菜品种(gg)和水稻抗病基因R培育低芥酸抗病油菜新品种(GGRR),育种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发生基因突变,基因g的碱基序列改变
B.过程②需要用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等基因工程的工具
C.过程③还可用单倍体育种,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D.过程③的原理是基因重组,需要较长时间的选择和培育
8 . 一粒小麦(染色体组AA,2n=14)与山羊草(染色体组BB,2n=14)杂交,产生的杂种AB经染色体自然加倍,形了具有AABB染色体组的四倍体二粒小麦(4n=28)。后来,二粒小麦又与节节麦(染色体组DD,2n=14)杂交,产生的杂种ABD经染色体加倍,形成了具有AABBDD染色体组的六倍体小麦(6n=42)。这就是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种植的普通小麦。下列关于普通小麦与二粒小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可以杂交获得可育后代
B.普通小麦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观察到21个四分体
C.普通小麦中A、B、D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形态、功能彼此相同
D.在普通小麦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2021-04-09更新 | 2414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0-21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9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
B.基因重组可产生新性状
C.基因重组可产生新基因型
D.二者均属可遗传变异
10 . 小西红柿又称圣女果,果实虽有多种颜色,但由--对等位基因控制。小西红柿是通过杂交育种筛选出来的,和普通大西红柿-样都是含有:24条染色体的雌雄同株二倍体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单倍体育种相比,杂交育种可从F2中快速选育出纯合新品种
B.若要测定大、小西红柿的基因组序列,则可测定一个染色体组的基因序列
C.小西红柿的单倍体植株长势弱小,所结果实比二倍体小西红柿植株的小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小西红柿果实颜色的基因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