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综合(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我国科学家培育的光温敏型核雄性不育系小麦品种(C49S)为两系法育种找到了新途径。C49S在短日照低温条件下,雌蕊发育正常而雄蕊不正常;在长日照高温条件下,育性恢复。下列对于C49S及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49S的育性受遗传基因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
B.C49S可以在秋季短日照条件下自交繁殖种子
C.C49S新品种的发现解决了杂交时大规模去雄的难题
D.短日照低温条件可能影响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2021-05-22更新 | 423次组卷 | 4卷引用:专练07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50题-【尖子生创造营】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必刷800题(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2 . 油菜中基因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而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研究人员拟利用高芥酸油菜品种(gg)和水稻抗病基因R培育低芥酸抗病油菜新品种(GGRR),育种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发生基因突变,基因g的碱基序列改变
B.过程②需要用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等基因工程的工具
C.过程③还可用单倍体育种,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D.过程③的原理是基因重组,需要较长时间的选择和培育
3 . 可遗传变异能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下面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中培育的三倍体无子西瓜,由于无法正常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所以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B.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需要通过诱导突变使青霉菌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变异
C.R型活菌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DNA,培养一段时间后部分R型活菌转变为S型活菌属于可遗传变异
D.花药离体培养的单倍体植株弱小且高度不育,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2021-05-18更新 | 1058次组卷 | 5卷引用:单元检测(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
4 . 如图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B.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
C.图中使用秋水仙素的目的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D.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5 . 下图所示为两种西瓜的培育过程,A——L分别代表不同的时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无子西瓜的育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A时期需要用___________(试剂)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图示还有某一时期也要用到和A相同的处理方法,该时期是_____________
(2)K时期采用_______方法获得到单倍体植株,K L育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3)图示A~L各时期中发生基因重组的时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倍体无子西瓜为什么没有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21更新 | 3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卷(课标Ⅰ)(3)
6 . 某科技小组将二倍体萝卜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甲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图中乙过程通常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
C.单倍体萝卜植株因为其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而高度不育
D.若萝卜花粉基因型为 A,则二倍体萝卜植株的细胞中可能含有 4个A
7 . 一粒小麦(染色体组AA,2n=14)与山羊草(染色体组BB,2n=14)杂交,产生的杂种AB经染色体自然加倍,形了具有AABB染色体组的四倍体二粒小麦(4n=28)。后来,二粒小麦又与节节麦(染色体组DD,2n=14)杂交,产生的杂种ABD经染色体加倍,形成了具有AABBDD染色体组的六倍体小麦(6n=42)。这就是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种植的普通小麦。下列关于普通小麦与二粒小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可以杂交获得可育后代
B.普通小麦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观察到21个四分体
C.普通小麦中A、B、D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形态、功能彼此相同
D.在普通小麦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2021-04-09更新 | 2414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莆田市二中高三考前练习生物试题
8 .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
B.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D.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很多新基因,是变异的重要来源
2021-04-03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拟南芥(n=10),十字花科植物,雌雄同株,从发芽到开花约4-6周,结实率高,常作模式生物用于遗传学研究。某科研小组种植了一批拟南芥种子,发现一株早花突变体植株,收获其种子,并开展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拟南芥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其优点是__________。将收获的突变体种子种下去,后代仍为早花性状,说明该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
(2)拟南芥一般自交繁殖,自然状态下通常为纯合体,说明该新性状的出现可能是__________导致的。接着科研小组取根尖分生区细胞制成装片,可观察处于__________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是否正常,以排除染色体变异。
(3)为确定突变性状的显隐性,科研组做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P

F1

F2

母本(♀)

父本(♂)

野生型

早花.

野生型

早花

野生型

早花.

91

0

62

19

早花

野生型

90

0

61

18


该过程做了正反交实验,首先可以排除_________遗传,进而还可证明该突变性状为隐性性状。
(4)查阅资料发现拟南芥2号染色体上基因N(Nat3)突变为n可导致早花。为确定上述早花突变体的突变基因(a)和Nat3基因的关系,现将该早花突变体与基因型为nn的早花突变体相互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观察并统计F1和F2的表现型和比例。
①若F1全为野生型,且F2野生型:突变型=9:7,则突变基因a和n分布在____________上。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上述突变基因a和n可能是相同基因或复等位基因(无显隐性之分)。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突变基因a和n分布在2号染色体的不同位点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2021-04-02更新 | 935次组卷 | 4卷引用:3 2021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一)试题-备战2022年新高考生物优质模拟试题汇编(江苏专用)
20-21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
B.基因重组可产生新性状
C.基因重组可产生新基因型
D.二者均属可遗传变异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