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0849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遗传学概念的解释,正确的是(       
A.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B.自花传粉:某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株其他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C.显性性状: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D.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下图为某高等动物同一器官内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的甲细胞与图2中AB段对应,BC段数目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图1中丙细胞对应图2的GH段,GH段数目变化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C.若该动物雌雄交配后产下多个子代之间性状差异很大,变异主要发生在图2的FG段,可能与图1中的甲细胞所处时期的变化有关
D.曲线HI段不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到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的时期
3 . 下图是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乙表示神经中枢,甲、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某研究小组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位点2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入神经元
B.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
C.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入神经元
D.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
4 . 通常认为,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免疫才具有免疫记忆,呈现二次免疫“既快又强”的特点,而先天免疫不具有免疫记忆。最新的研究发现,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也能发生功能改变,使得先天免疫也能产生免疫记忆,这一现象被称为“训练免疫”,机制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次刺激后,吞噬细胞产生了更多的细胞因子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训练免疫”不依赖于T、B细胞,是“第二道防线”的非特异性记忆
C.图中吞噬细胞发生的表观遗传修饰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可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
D.内源性抗原诱导的“训练免疫”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的症状缓解
5 . 下图甲、乙分别为蚕豆离体表皮气孔的两种状态,蓝光照射可促进气孔开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甲状态为蓝光处理后的蚕豆离体表皮气孔的状态
B.感受蓝光介导叶片气孔开放的光受体是光敏色素
C.对保卫细胞来说,光既可作为能量也可作为信号
D.外施脱落酸,可促进气孔状态由甲转变为乙状态
6 . 植物的根具有向重力生长的特性,下列是研究根向重力生长机理的两个实验。实验1:示意图如下(提示:EDTA的作用是去除与其临接部位的Ca2+)。实验观察的结果是甲组胚根向重力(下)生长,乙组胚根水平生长。实验2:按实验1中乙组的方法处理胚根一定时间后,移去根冠外的琼脂帽,其后的实验示意图如下。实验观察的结果是当A组胚根仍在水平生长时,B组胚根已弯曲向上生长。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有人作出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实验1表明胚根向重力(下)生长与(根冠部位的)Ca2+有关
B.实验2表明:当胚根水平放置时,重力诱导Ca2+向根冠下侧移动,导致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侧高
C.按实验2中B组的方法处理胚根一定时间后,再移去根冠外含Ca2+的琼脂块,胚根将继续弯曲向上生长
D.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不能表现出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
7 . 下列有关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在胚胎时期要经历尾的消失,原因是遗传物质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B.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C.细胞坏死是指在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D.细胞死亡包括凋亡和坏死等方式,吸烟引起的肺部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8 . 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激素的调节。下列甲图所示为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乙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所进行的预实验结果;丙图是某植物幼苗横放后根和茎的生长情况及在单侧光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存在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
(3)与生长素相比,NAA生理效应的持续时间较_____________(填“长”或“短”)。乙图所示,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____________μL·L-1范围内。
(4)丙图中两株幼苗的地上部分,生长素浓度及作用效果均相似的部位为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在太空中植物的向光性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光敏色素是植物具有的能接收光信号的分子,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9 . 油菜素是植物体内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物质。2,4-表油菜素内酯(EBR)是目前农业上应用最多的油菜素类似物。为探究EBR对盐胁迫下垂穗披碱草幼苗伤害的缓解效应,科研人员以垂穗披碱草幼苗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NaCl浓度(mmol/L0100100100100100100
EBR浓度(umol/L00246810
平均苗长(mm75293155684922
平均根长(mm2812131821158
A.2,4-表油菜素内酯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B.该实验能说明EBR对盐胁迫下垂穗披碱草幼苗的生长表现出两重性
C.影响垂穗披碱草生命活动的环境条件除盐肋迫外,还有光照、温度等
D.对盐胁迫下垂穗披碱草幼苗伤害的缓解效应的最适浓度为6μmol/L

10 . 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可增加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从而促进生长素被氧化为3-亚甲基代吲哚,后者没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为验证该原因,科学家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麦幼苗进行实验。将小麦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光照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小麦幼苗的高度,并测量两组小麦中3-亚甲基代吲哚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植物的尖端可以通过极性运输将生长素从向光侧运向背光侧
B.甲组应用适宜强度可见光照射,乙组用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照射
C.生长素主要在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中由色氨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
D.实验结果应为甲组比乙组长得高,3-亚甲基代吲哚的含量也比乙组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