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1 . 下图是某雌性二倍体动物(2n=16)正常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及核DNA含量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Ⅰ~Ⅴ时期中一个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时期有________
(2)图中,若处于Ⅰ时期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则Ⅰ时期细胞完成一次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若处于Ⅰ时期的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则图中的五个时期中表示有丝分裂的时期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______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EeFf,不考虑变异和交叉互换,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eF的极体,则同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
(4)研究人员将该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先用15N标记细胞核内每个DNA分子的双链,之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了4个子细胞。若该卵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4个子细胞中含15N的染色体的子细胞的比例为______;若该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含15N的染色体均为______条。
2 . 学习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基因表达调控与性状
多细胞生物体的正常发育离不开细胞分化过程中高度精巧的调控。研究表明,分化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并没有丢失,它们只是开启或关闭了特异的基因,而表观遗传则是控制着DNA中基因开启或关闭的重要机制。
表观遗传通过改变DNA或染色体蛋白质上的化学修饰形成多种不同的细胞分化方向。表观遗传中最重要的修饰是DNA甲基化,DNA中的某些碱基加上甲基后,基因的碱基序列不会改变,但是甲基化程度的高低会影响其转录的水平,甲基化程度越高,转录水平越低。在DNA复制时,DNA甲基转移酶能够使子代DNA获得与亲代DNA相同的DNA甲基化特征,从而使其在DNA复制和细胞分裂中被保留下来。
组蛋白是真核生物细胞核中与DNA结合在一起的蛋白质。科学家发现组蛋白的多种化学修饰也能够影响基因的表达。细胞核受到某些外界刺激可能会引起组蛋白修饰的改变,进而使基因出现越来越多的甲基化,直至其表达关闭,而另一些刺激引起的组蛋白修饰会使基因去甲基化,从而开启表达过程。
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会不会由亲代个体传递给子代个体呢?这取决于精卵形成过程及受精后细胞中发生的复杂变化,这些复杂变化会使表观遗传会被重新编程。怀孕早期遭受饥荒的女性,其后代罹患肥胖的概率比较高,因为表观遗传将其细胞编程为尽量减少能量消耗的模式。男性吸烟者的精子活力下降,精子中DNA的甲基化程度明显升高。怀孕期间过量饮酒是导致出生缺陷和智力发育迟缓的重要因素,动物实验显示,酒精能够改变表观遗传修饰,影响下一代表型。
人体很复杂,每个人的健康和寿命都由基因组、表观遗传、环境因素等共同影响,目前研究人员尚不能预测表观遗传效应对后代的影响有多大,但我们应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可能提高自己和后代的身体素质。
(1)在多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分化形成多样的细胞,细胞分化的本质是___________
(2)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___________原则保证了亲子代DNA分子碱基序列的一致性。据文中信息可知,___________的参与使DNA甲基化特征能够保存在子细胞中。
(3)结合所学知识推测,特定序列的甲基化可能干扰了___________酶与基因的结合,进而降低转录水平。此外,由文中信息可知,环境因素会引起___________,进而影响基因甲基化程度的高低,最终影响基因的表达。
(4)某品系小鼠的毛色受AVY基因控制,AVY基因上游一段序列的甲基化程度影响AVY基因表达,甲基化程度越高、小鼠毛色越深。为证明“孕期过量饮酒可以通过改变表观遗传修饰影响后代表型”的假设,研究人员利用该品系小鼠设计了以下实验。

组别

实验动物及相关处理

检测指标

实验组

若干刚受孕的雌鼠,每天摄入一定量酒精

待小鼠产仔后,_____________

对照组

_______________

请填写表格完善以上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
(5)结合本文信息,请列举你应当采取的健康生活方式:___________
2023-06-14更新 | 2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牛栏山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完全可以自主合成组成核酸的核糖和脱氧核糖。现在细胞系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不能自主合成核糖和脱氧核糖,必须从培养基中摄取。为验证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现提供如下实验材料,请你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第一步:编号。取基本培养基两个,编号为甲、乙。
(1)第二步:设置对比实验。在培养基甲中加入适量的核糖核苷酸和14C—脱氧核苷酸;在培养基乙中加入_____
(2)第三步:培养。在甲、乙培养基中分别接种等量的突变细胞系,放到_____培养一段时间,让细胞增殖。
(3)第四步:观察。分别取出培养基甲、乙中的细胞,用放射性探测显微仪探测观察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中放射性较弱;证明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4)将某动物(2n=4)的一个体细胞中的核DNA 全部用15N标记,放在含14N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当培养到第二个细胞分裂周期的后期时,含15N的染色体_____条;第二个细胞分裂周期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中含15N标记的染色体_____条。
2023-12-2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已知剑白香猪染色体数为2n=38。图1为剑白香猪体内某一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图2为剑白香猪体内的细胞分裂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3为该动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物质数量变化曲线图的一部分。

      

(1)据图1分析,细胞①→②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生理过程主要为___;细胞③存在___条Y染色体。
(2)图2中,与乙细胞同时形成的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形态与图乙___(填“相同”或“不同”)。
(3)若图3表示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数量变化,则BC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若图3表示剑白香猪正常细胞内染色体组数量变化,某细胞在AB段可能会出现___(填序号:①联会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76条染色体)的现象。
(4)一只雄性剑白香猪AaXEY与一只雌性剑白香猪aaXeXe的后代中,有一只基因型为AaXEXeY的变异个体。经分析发现是某一亲本产生的配子发生异常所致,若不考虑基因突变,该变异个体产生的原因是___(填“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___(填“I”或“II”)异常造成的。
(5)若将2个两条链均被15N标记的外源基因插入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中的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然后让该精原细胞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其产生的含有15N标记的精细胞所占比例为___
5 . 将一个双链DNA分子的一端固定于载玻片上,置于含荧光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体系中复制(过程严格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甲、乙、丙表示复制过程中3个时间点的图像,①和②表示新合成的单链,①的5’端指向解旋方向,丙为复制结束时的图像。该DNA复制过程中可观察到单链延伸暂停现象,但延伸进行时2条链延伸速率相等。

   

(1)真核细胞中DNA分子的复制可发生在______________(填三种细胞结构)中。
(2)①和②延伸时都要用到______________酶,其中_____________(填“①”或“②”) 还需DNA连接酶。
(3)据图分析,①和②延伸时____________(填“均不存在”或“其中一条存在”或“均存在”)暂停现象,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时①中A、T之和的占比与②中A、T之和的占比_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以上分析,DNA分子复制除具有半保留复制特点外,还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6 . 图甲表示细胞内信息传递的相关过程,图乙所示图甲中某一信息传递环节的具体过程。miRNA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但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序列RNA。成熟的miRNA组装成沉默复合体,识别某些特定的mRNA(靶RNA),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神经细胞可进行图甲中的____________过程(填序号)。图甲中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③过程的原料是___________,催化②过程的酶为_______________,其与DNA分子上的______________结合启动②过程。
(2)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过程________(填序号),图乙中甲硫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甲硫氨酸与赖氨酸之间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图乙中mRNA的左边是其____________(填3'或5')端。
(3)miRNA的作用机制:miRNA通过识别靶RNA并与之结合,通过引导沉默复合体使靶RNA降解;或者不影响靶RNA的稳定性,但干扰_____________识别密码子,进而阻止翻译过程,如图乙所示。
(4)请写出转录产物为图乙中mRNA片段的DNA片段的模板链碱基序列,并标明5'和3'端:___________
7 . DNA复制时,子链的合成与延伸需要RNA引物引导,引物的3'羟基端作为新合成子链的起始。图1、图2分别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及结束阶段示意图,每条链5'→3'的方向由箭头指示,粗线代表母链(a链和b链),细线代表新生链(滞后链和前导链)。

(1)图1中,滞后链延伸的方向和DNA解旋酶的移动方向______(相同/相反);前导链的合成需要_______(一个/多个)RNA引物。
(2)DNA复制结束阶段,需去除引物并填补相应缺口。由于新生链延伸只能沿5'→3'方向进行,导致图2中___(编号选填)处的引物去除后,缺口无法填补,造成DNA缩短。
端粒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两端,是由若干串联的DNA重复序列(四膜虫: 5'-TTGGGG-3';哺乳动物:5'-TTAGGG-3')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端粒重复序列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导致端粒缩短;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并开始凋亡。而细胞中存在的端粒酶则可以合成并延伸端粒。图7为真核生物四膜虫端粒合成延伸过程。

(3).四膜虫的一个端粒重复序列所含氢键数____(大于/等于/小于)人类的一个端粒重复序列所含氢键数。正常情况下,人类有丝分裂中期的一个细胞中,含有____个端粒。
(4)端粒重复序列修复使用的原料是(1)__,端粒酶的作用与(2)______类似。(编号选填)
①脱氧核苷三磷酸   ②核糖核苷三磷酸   ③逆转录酶   ④DNA聚合酶   ⑤RNA聚合酶
(5)下列有关端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端粒酶对维持染色体DNA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
B.人类的少数细胞如造血干细胞,端粒酶活性较高
C.人体大部分细胞因缺乏端粒酶基因,故不能延伸端粒
D.癌细胞内可能存在延伸端粒的机制,使其能够无限增殖
8 . 某长度为 1000 个碱基对的双链环状 DNA 分子中含鸟嘌呤 400个。该 DNA分子复制时, 1链首先被断开形成3'、5'端口,接着5'端与2 链发生分离,随后 DNA分子以2链为模板,通过滚动从1链的3'端开始延伸子链, 同时还以分离出来的5'端单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子链,其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若利用PCR技术制该 DNA 分子,其过程中被打开的化学键包括_______________, 需要的酶包括_____________,与DNA 复制过程起始有关的序列被称为_____________
(2)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则第3次复制所形成的磷酸二酯键数为______个。
(3)该环状DNA 分子复制1次后形成__________个环状DNA分子。
(4)该 DNA 分子复制时, 以1链为模板合成子链的方向为___________, 以2链为模板合成子链的方向为__________
2023-12-1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9 . 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速率一般为50-100bp/s(bp表示碱基对)。图1为果蝇核DNA的电镜照片,图1中箭头所指示的泡状结构叫作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图2是DNA模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NA复制时期是_________,图示复制的场所是__________。相比较果蝇的遗传物质,蓝细菌的拟核DNA分子有___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拟核复制时___________(存在\不存在)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
(2)据图分析可知,果蝇的DNA有__________(填“多”或“单”)个复制起点,不同复制起点_________(同时/不同时)开始复制。
(3)通常一个DNA分子经复制能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这是因为DNA独特的_________,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_________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4)图2中①②③构成的④_____________(是\不是)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⑤中碱基通过____________连接。某一DNA分子共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m个,第n次复制消耗鸟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_个。
10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于核酸的分离和鉴定。为研究 DNA 的复制,现进行以下实验:
大肠杆菌在条件适宜时约 20 分钟繁殖一代。研究人员先培养大肠杆菌,然后提取 DNA,经离心后,再测定溶液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吸收光谱的峰值位置对应离心管中 DNA 的主要分布位置。实验步骤如下:
a.将大肠杆菌在15NH4Cl(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足够长时间。
b.提取大肠杆菌的 DNA,测定吸收光谱(图 1 a 处所示,峰值出现在 P 处)。
c.将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
d.在培养到 6、13、20 分钟时,分别取样,提取 DNA,并测定吸收光谱,结果如图 1 b~d 处所示。
      
(1)关于大肠杆菌 DNA 复制的方式,有三种假设: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型复制。其原理如图 2所示。据此判断,现有的实验结果可以否定哪种假设?___________
(2)若分散型复制这一假设成立,请绘制出大肠杆菌在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到 40 分钟时的吸收光谱图 e_____

   
(要求反映出峰值的位置与 P 和 Q 的关系)。
(3)后期实验证明 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根据图 1,吸收图谱只有一个峰值,且峰值的位置由 P 点逐渐上移到 Q 点,原因可能是:__
(4)虽然同为 XY 型性别决定生物,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果蝇发育为雌性,X0 为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人类则发育为男性,X0 为女性,可见果蝇以 ____决定性别,而人类以____决定性别。
(5)研究发现小鼠 Y 染色体非同源区上的睾丸形成基因(T 基因)决定睾丸的形成。某些情况下,含 T 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会转接到 X 染色体上,含 T 基因的受精卵发育为雄性,不含 T 基因的发育为雌性,含 2 个Y 染色体的受精卵不发育,那么性染色体数量正常的雄鼠基因型可能为_____ 。一个基因型为 XYT的受精卵中的 T 基因丢失,发育成能产生可育雌配子的雌鼠,该鼠与一只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数量正常但基因型未知的雄鼠杂交得 F1,F1随机交配得 F2,则 F2雌雄比例最小为____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