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6 道试题
1 . 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分裂时细胞中染色质、染色体以及 DNA发生的一些生理活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②④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方式完全不同
B.过程②④解旋的起点以及进行的次数相同,但所用原料不同
C.秋水仙素处理芽尖会导致过程③不能进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D.过程①只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Ⅱ末期,该时期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2 . 下图为细胞中DNA复制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中图示过程的发生场所是细胞核
B.酶①和酶②分别为解旋酶和DNA连接酶
C.该图可体现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母链①从左到右的方向为5′→3′
3 . 研究发现,低温条件下肿瘤生长较慢。为探究其机理,研究者将结肠癌细胞(CRC)植入小鼠的皮下组织后,将小鼠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并统计处于各分裂时期的细胞比例,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RC

死细胞

静止期+DNA合成前期

DNA合成期

DNA合成后期+分裂期

细胞占比

4℃

0.8%

80.8%

8.2%

10.2%

30℃

1.3%

69.2%

16.2%

13.3%

注:静止期指没有进行分裂的细胞;DNA合成前期、DNA合成期和DNA合成后期为间期的三个阶段。
A.肿瘤的形成与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有关
B.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等减少,导致其在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
C.据表推测,低温通过抑制CRC的DNA复制来抑制肿瘤生长
D.4℃条件下CRC的细胞周期短于30℃条件下
4 . 下列有关科学研究方法和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15N标记的DNA转移到14N的培养液中,通过子代DNA的放射性确定其复制方式
B.设计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方案时,可以选择淀粉为底物
C.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过程,提出了“基因是染色体上的DNA片段”的假说
D.利用抗生素对大肠杆菌逐代选择培养过程中,平板上的抑菌圈可能逐渐变小
2024-01-2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5 . 中心法则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需要DNA酶的催化作用
B.核苷酸互补配对类型相同的过程有②⑤或③④
C.细胞中的RNA均通过②过程形成
D.①②③④⑤这五个过程均可发生在细胞内
6 . 下列与某生物双链 DNA 的结构和复制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双链DNA的一端起始,若一条链从 3'端到5'端,则另一条链为5'端到3'端
B.不同细胞生物遗传信息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其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C.若该DNA 中含 m个碱基对,其中 A 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 n,则该 DNA 中氢键有 3m+2mn个
D.若亲代 DNA 被15N标记后置于14N培养基中复制 x次,则含15N的 DNA分子占总数的 1/2(x-1)
7 . 下图1是细胞周期中四个阶段(G1、S、G2为分裂前的间期,S期完成DNA复制,M表示分裂期)和五个检查点,其中检查点受调控因子控制。细胞DNA链断裂或出现新的DNA单链通常是DNA产生损伤的起始信号,会被检查点感知蛋白P53探测到后启动修复。图2是某个检查点的DNA损伤后的检查和修复机制,修复后的DNA才可进入细胞周期的下一阶段进行复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所示细胞周期的起点是M期结束时
B.图2的检查机制最可能发生在图1的检查点1
C.图2中P21可能是调控因子,其表达发生在M期
D.图2中DNA修复酶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8 . 紫外线引发的DNA损伤,可通过“核苷酸切除修复(NER)”方式修复,机制如图所示。着色性干皮症(XP)患者的NER酶系统存在缺陷,受阳光照射后,皮肤出现炎症等症状。患者幼年发病,20岁后开始发展成皮肤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修复过程需要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
B.填补缺口时,新链合成以5’到3’的方向进行
C.DNA有害损伤发生后,在细胞增殖后进行修复,对细胞最有利
D.随年龄增长,XP患者几乎都会发生皮肤癌的原因,可用突变累积解释
2023-12-30更新 | 236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冀东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7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下列关于生物学科学史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梅塞尔森和斯塔尔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证明了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最先分离出来的是较大的细胞器
C.毕希纳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要在细胞死亡裂解后才发挥作用
D.由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可推断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
10 . 下列有关遗传学史上经典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模型提出了DNA呈双螺旋结构
B.艾弗里按照减法原理设计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摩尔根对特殊眼色基因突变体进行研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通过检测15N标记的DNA链的放射性,证明了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2023-12-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监测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