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8 道试题
1 . 图1表示的是细胞内DNA复制的过程,图2表示图1中RNA引物去除并修复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NA体内复制和PCR过程所需的引物不同,且PCR反应引物不需要去除
B.细胞内核酸形成过程中都存在A//U碱基对
C.酶3为DNA聚合酶,其在“被修复链”上的移动方向是5'→3',DNA聚合酶还能够从引物的3'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D.酶4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PCR反应也需要酶4的参与
2 . 哺乳动物成体干细胞在进行分裂时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称之为“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新的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DNA新合成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该子代细胞分化并最终衰老死亡,过程如图所示,①~⑤表示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分裂形成③④过程中,染色体不是随机分配的
B.①进行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C.②内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都是①的2倍
D.⑤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
3 . 细菌拟核 DNA 为环状DNA,单一复制起点双向复制。细菌慢生长时细胞周期为70 min,10 min DNA 复制准备时间,40 min DNA 复制时间(假设不间断匀速复制),20 min 细胞分裂时间。细菌快生长时,每轮 DNA复制准备时间、DNA 复制时间、细胞分裂时间均不变,每次分裂开始时上一轮的 DNA复制完成了 5/8,且立即开始新一轮的 DNA 复制准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快生长时细胞周期为 40 min
B.细菌快生长时细胞分裂时间内无DNA 的复制
C.细菌快生长时两轮 DNA 复制重叠时间为 5min
D.细菌快生长时拟核 DNA 上最多有 4 处正在发生解螺旋
4 . 下列有关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为1/4
B.某蛋白质分子中含有120个氨基酸,则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中至少有720个碱基
C.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40%:则复制三次该DNA片段时总共需要72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用15N标记的精原细胞(含8条染色体)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分别是8和8
5 . DNA甲基化一般分为从头甲基化和维持甲基化两种方式。前者是指不依赖已有的甲基化DNA链,而在一个新位点产生新的甲基化。后者是指在DNA一条链的甲基化位点上经复制,互补链相关位点也出现甲基化,即在甲基化DNA半保留复制出的新生链相应位置上进行甲基化修饰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甲基化能在修饰碱基序列的过程中改变碱基序列及遗传信息
B.DNA从头甲基化会改变基因的表达,不利于基因组的稳定性和细胞分化
C.维持甲基化可将母链的甲基化修饰复制到新生链上可能与相关酶有关
D.从头甲基化中一般DNA两条链相同位置的碱基都会被甲基化
6 . 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的基因型为DdEe,其1个精原细胞(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DNA被32P全部标记)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1个次级精母细胞如图所示,图中细胞有2个染色体DNA含有32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未发生变异
B.图中细胞含有32P的DNA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
C.该精原细胞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两次胞质分裂
D.与图中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次级精母细胞中有1或2个染色体DNA含有32P
7 . 下列生命活动中比值可能为“3”的是(  )
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2次,含14N与含15N的DNA数目之比
B.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因型为AaBb的某种群连续自由交配两代后,F2中杂合子、纯合子数量之比
C.果蝇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与染色体数目之比
D.骨骼肌细胞分别进行无氧和有氧呼吸时产生等量CO2时消耗葡萄糖的比值
8 . 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图甲)。针对假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图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DNA后再通过离心来观察DNA的分布情况
B.第一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半保留复制
C.如果将第二代细菌提取出的DNA解旋后再离心,三种假说所得结果均会出现1条轻带和1条重带
D.若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继续培养至第三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会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
9 . 家蚕(2n=28)为ZW型性别决定生物。雌家蚕的一个卵原细胞中,其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双链用放射性32P标记,将其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进行分裂,形成了4个子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       
A.若进行减数分裂,且未发生交换现象,则产生的子细胞均含有放射性
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可能有2个子细胞的Z染色体含放射性
C.若子细胞为卵细胞,且发生交换现象,子细胞可能无Z染色体也无放射性
D.若子细胞为卵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可能出现2个或4个染色体组
10 . 某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2n=16)所有DNA分子双链均用15N标记,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1次有丝分裂后,再分别完成减数分裂,发现了一个AXbY的异常精细胞。若无其他突变和互换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该异常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XbY、A、A
B.产生该异常精细胞的初级精母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有16条,且所有的核DNA分子都含l5N
C.产生该异常精细胞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9个核DNA含15N
D.分裂产生的某个精细胞中的核DNA不可能都含15N
2024-02-18更新 | 5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