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DNA分子的复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8 道试题
1 . 腺病毒双链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链置换复制。在复制过程中,首先仅合成一条子链并释放出一条DNA单链,然后再以释放出的DNA单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子链。复制是由末端蛋白(pTP)引发的,pTP与DNA聚合酶(DNApol)结合启动复制,进行复制的过程中需要单链DNA结合蛋白(ssDBP)的参与,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sDBP与单链DNA结合不利于单链DNA的稳定
B.pTP-DNApol与启动子结合启动DNA复制
C.图中pTP能结合到DNA子链的5’-端
D.该复制方式可使亲代DNA的两条链保留在同一个子代DNA中
2024-05-07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份阶段测试生物试卷
2 . DNA分子上甲基化的胞嘧啶容易脱去氨基形成胸腺嘧啶。一个纯合高产玉米(AA)受精卵的高产基因一条DNA单链发生突变,某位点的胞嘧啶脱去氨基形成尿嘧啶,导致该基因突变为低产基因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胸腺嘧啶与尿嘧啶在结构上的区别为前者多了一个甲基
B.该DNA分子复制3次,子代DNA单链中相应位点为T的比例为1/8
C.该受精卵经n次有丝分裂,相应位点为A-U的细胞比例为1/2n
D.该受精卵发育成植株后自交,子代单株为低产植株的概率为1/16
3 . 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形成如图所示的的1个细胞,图中仅标明部分基因。不考虑图示以外的其它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的核DNA分子数为6个,含2套核遗传信息
B.该细胞的核DNA分子含32P的有4个或5个
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基因型为BbC、Aac两种
2024-05-05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图1表示基因型为AaXBXb的生物体某个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某种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模式图,图2表示图1过程某些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呈现的是细胞内染色体组数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变化
B.该细胞经历图1过程最终形成一个XBXb的子细胞,则其他的子细胞基因型可能有4种
C.图1的CD段对应图2的I时期,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
D.若该细胞核DNA双链均被32P标记,在普通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后,至少3个子细胞带标记
2024-05-04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三二模考试生物试题
5 . 让雄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甲)在含有带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原细胞(乙和丙),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至其完成减数分裂,形成8个精细胞(无染色体片段互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有丝分裂后期,只有一半的染色体具有放射性
B.乙在减数分裂Ⅰ后期时,一半的染色体具有放射性
C.丙形成的子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每个细胞中含放射性的染色体都占1/2
D.乙和丙在完成减数分裂后,每个精细胞中都一定有一半的染色体具有放射性
2024-04-18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羟胺可使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导致DNA复制时发生错配(如图)。某一DNA片段中的两个胞嘧啶分子转变成了羟化胞嘧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高等生物的细胞中DNA复制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B.该片段复制后的所有子代DNA分子中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
C.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占总碱基对的比例下降
D.发生这种转变后,子代DNA分子中的氢键总数不变
7 . 某生物卵原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和“逆反”减数分裂。现将两个双链均被¹⁴C 标记的基因A分别插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两端。将此卵原细胞置于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如图所示的分裂过程(图中仅呈现部分染色体和子细胞),共产生8个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逆反”减数分裂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B.“逆反”减数分裂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C.上图细胞①中被¹⁴C 标记的DNA 分子数为1个
D.8个子细胞中至多2个子细胞含有14C标记
8 . 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而发生变化: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已知某双链DNA的两条链分别是①链和②链,①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为5'-AGTCG-3',此DNA片段经亚硝酸盐作用后,其中一条链中的A、C发生了脱氨基作用,经过两轮复制后,子代DNA片段之一是-GGTTG-/-CCAA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DNA片段在未经亚硝酸盐作用时,核苷酸之间含有8个磷酸二酯键、13个氢键
B.经亚硝酸盐作用后,②链中碱基A和碱基C发生了脱氨基作用
C.经亚硝酸盐作用后,DNA片段经两轮复制产生的异常DNA片段有2个
D.经过两轮复制共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0个
9 . TM4为侵染耻垢分枝杆菌的双链DNA噬菌体。耻垢分枝杆菌的stpK7基因是维持TM4噬菌体的吸附能力并抑制细胞死亡的关键基因。按照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流程,进行下表中的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

耻垢分枝杆菌

TM4噬菌体

实验结果分析

A

未敲除stpK7组和敲除stpK7组

35S标记

两组的上清液中放射性有明显区别

B

32P标记   未敲除stpK7

未标记

大多数子代TM4的DNA只含32P标记

C

未敲除stpK7组和敲除stpK7组

32P标记

沉淀中放射性强度敲除stpK7组低于未敲除stpK7组

D

35S标记的未敲除stpK7组和35S标记的敲除stpK7组

未标记

两组子代TM4放射性强度有明显差别
A.AB.BC.CD.D
2024-04-03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10 . 某二倍体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Bb,现将其中一个精原细胞的全部染色体DNA双链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并放入只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及其基因位置如图所示,若分裂过程中只发生一次基因突变或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中细胞的4条染色体均有放射性,说明该精原细胞没有进行有丝分裂
B.若图中细胞有3条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该精原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C.若图中细胞有2条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该精原细胞至少经过一次有丝分裂
D.若图中细胞有1条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该精原细胞DNA至少经过3次复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