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3 道试题
1 . 摩尔根选育出果蝇M-5品系并创立了基于该品系的突变检测技术,可通过观察F1和F2的性状及比例,检测出未知基因突变的类型。已知果蝇的棒眼(B)对圆眼(b)为显性、红眼(R)对杏红眼(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于M-5品系检测技术的应用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不考虑图中染色体间互换和已知性状相关基因的突变。
(1)选择F1的雌蝇与M-5雄蝇交配,F2中无野生型雄蝇且雌蝇:雄蝇=2:1。若XBrY、XbRY均为纯合子,则说明辐射诱变导致产生了____现象,F2雄蝇的表型为____。F2果蝇中,携带该突变基因果蝇的比例为____
(2)若F1的雌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互换,与M-5雄蝇交配后,则子代的雌蝇:雄蝇=____,原因是____
(3)尝试设计杂交方案,使得X染色体上的该突变能长期保留在雌蝇中:____
(4)研究发现,野生型果蝇幼虫基因lint发生甲基化会影响另一基因inr的表达,导致果蝇体型异常,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

与突变引起的变异相比,基因甲基化的特点是____。基因lint的表达对基因inr的表达有____作用,若要使体型异常的果蝇恢复体长,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
2 . GPⅡb/GPⅢa是血小板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血浆中的纤维蛋白与GPⅡb/GPⅢa结合后启动凝血功能。血小板无力症患者的ITGA2B基因突变使其控制合成的GPⅡb的肽链缩短,从而使GPⅡb不能与GPⅢa形成完整的复合物,导致血小板聚集功能缺乏。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血小板无力症患者ITGA2B基因出现了碱基缺失
B.ITGA2B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C.ITGA2B基因突变后改变了遗传信息,会遗传给子代
D.ITGA2B基因最可能是在有丝分裂的中期发生突变的
3 . 恶性肿瘤就是人们所说的癌症,当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后,细胞会不受控制地分裂,最后形成癌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正常细胞不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癌症晚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配合抗癌药一般都可以治愈
C.原癌基因过度表达、抑癌基因表达不足容易引起癌症
D.腌制食品含有的亚硝酸盐可能是诱发结肠癌的物理因素
2024-05-09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保定部分1+3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肺炎链球菌分为S型细菌和R型细菌,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会遗留下完整的各DNA片段,下图为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机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基因能与R型细菌DNA 整合是由于二者具有相似的结构
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推测S基因可能具有控制荚膜形成的作用
D.加热处理对氢键和磷酸二酯键均有破坏作用
2024-05-0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沧州八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5 . DNA分子上甲基化的胞嘧啶容易脱去氨基形成胸腺嘧啶。一个纯合高产玉米(AA)受精卵的高产基因一条DNA单链发生突变,某位点的胞嘧啶脱去氨基形成尿嘧啶,导致该基因突变为低产基因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胸腺嘧啶与尿嘧啶在结构上的区别为前者多了一个甲基
B.该DNA分子复制3次,子代DNA单链中相应位点为T的比例为1/8
C.该受精卵经n次有丝分裂,相应位点为A-U的细胞比例为1/2n
D.该受精卵发育成植株后自交,子代单株为低产植株的概率为1/16
6 . 在蛋白质上加上糖链会形成糖蛋白。下列对于糖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蛋白属于糖被中的一种
B.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C.原核细胞糖蛋白的合成是在内质网完成的
D.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内外两侧都具有糖蛋白
7 . 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表达,原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B.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量减少导致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
C.基因表达产物及突变基因的检测可以初步诊断细胞中是否发生癌变
D.癌变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但其仍含有正常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
8 . 单基因肥胖症是由于编码MCA4R受体的MC4R 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疾病。对某患者进行DNA测序,发现其 MC4R基因模板链中编码 MCA4R受体第261位氨基酸的碱基序列由3'-AAG-5'变为3'-AGG-5'。下图分别表示正常人和患者细胞内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和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B.图中②过程需要3种RNA参与,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C.患者MC4R受体第261位氨基酸由苯丙氨酸变为丝氨酸
D.患者MC4R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患病
9 . 当端粒变得太短而不能保护染色体末端DNA时,染色体发生断裂、融合,形成桥状连接。如图所示,一条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当染色体的端粒断裂(图②)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在断裂处发生融合(图③),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在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机断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④和图⑤分别表示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
B.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一段特殊序列的DNA
C.图⑤中D和d基因最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D.上述过程可能会改变子细胞中的基因数目
10 . 果蝇众多的突变品系为研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材料,科研工作者在众多野生正常翅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突变体甲(雌果蝇)和一只突变体乙(雄果蝇),突变体甲和乙的突变都与翅长有关。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突变体mRNA,发现甲的第19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由U变为C,乙的第19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如图所示。已知两处突变后均不形成终止密码子,回答下列问题:

(1)与正常翅果蝇相比,突变体________的翅长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解释原因:________
(2)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都是由纯合野生正常翅(由基因A控制)果蝇突变引起的,突变体甲表现为长翅(由基因A+控制),突变体乙表现为残翅(由基因A~控制),该事例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3)用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作亲本进行杂交,F1雌、雄果蝇均表现为长翅:正常翅=1:1,且无残翅果蝇出现。据此分析,翅长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
(4)研究人员分析后提出假说;控制翅长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人员计划选择上述实验F1中的长翅雌果蝇和正常翅雄果蝇杂交来探究该假说。若研究人员的假说成立,则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必须写出性别)。
(5)进一步研究发现,正常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7天的正常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的环境中,处理6~24小时以后,会得到一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正常翅果蝇。请从酶催化反应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解释:________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