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染色体变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的良好实验材料。已知果蝇中的灰身与黑身、红眼与白眼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让灰身红眼雌果蝇与黑身白眼雄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得F1,F1雌雄果蝇均为灰身红眼,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F2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下图是某雄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及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布。请回答下列问题:

F2

灰身红眼

灰身白眼

黑身红眼

黑身白眼

雌果蝇

3/4

0

1/4

0

雄果蝇

3/8

3/8

1/8

1/8

(1)据图写出该果蝇产生的一个配子中的染色体组成_________
(2)若果蝇Y染色体上的一个片段转移到IV染色体上,则该变异类型是_________
(3)根据表格数据和图形信息的分析,灰身和黑身这对相对性状是由_________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是由_________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上图所示的这只果蝇的表型为_________
(4)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F2中灰身红眼雌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其中杂合子:纯合子=_________,让F2中的雌雄灰身红眼果蝇相互交配得F3,F3中黑身白眼果蝇所占比例是_________
2024-05-2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考试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 .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量加倍”实验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低温处理材料能抑制纺锤体形成,阻止着丝粒被纺锤丝拉断
B.洋葱需放入冰箱冷冻室(-4℃)环境下处理一周,等长出1cm的根待用
C.剪下的根尖放入卡诺氏液浸泡0.5-1.0h,后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冲洗2次
D.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视野中既有染色体数量正常的细胞,也有染色体数量发生改变的细胞
2024-05-27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考试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3 . 人类某遗传病的致病机理如图所示,该遗传病最可能是(    )

A.唐氏综合征B.原发性高血压C.猫叫综合征D.白化病
2024-05-27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考试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4 .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是指利用射线破坏供体细胞的染色质,与未经射线照射的受体细胞融合,所得融合细胞含受体全部遗传物质及供体部分遗传物质。研究人员尝试运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将红豆杉(2n=24)与柴胡(2n=12)进行了融合,培育能产生紫杉醇的柴胡,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红豆杉和柴胡的原生质体,可将流水冲洗后的外植体用酒精消毒30s,然后立即用_____冲洗,随后再用_____溶液处理30min,再次冲洗后将外植体接种于MS培养基上诱导_____过程,形成愈伤组织。
(2)已知X射线处理能随机破坏染色体结构,使其发生断裂、易位、染色体消除等,使细胞不再持续分裂;碘乙酰胺处理使细胞质中的某些酶失活,抑制细胞分裂。对红豆杉和柴胡原生质体进行的A、B 处理分别为_____
(3)过程③经化学试剂诱导融合后,只有异源融合的原生质体可持续分裂形成再生细胞团,原因是杂种细胞由于融合后在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的功能上实现了互补,使细胞恢复正常。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
(4)过程④中,所用培养基需含有激素类物质X和Y,当X与Y的浓度比例大于1时,诱导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出芽,则X属于_____类似物。
(5)观察再生植株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现数目_____(从“小于等于”“等于”“小于”中选填)36条,说明初步获得了不对称杂种植株。
(6)研究人员以红豆杉幼苗茎形成层为外植体进行相关研究,得到如图2所示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A.愈伤组织细胞和胚状体细胞都已经出现了脱分化
B.暗处理时间对脱分化率的影响小于对再分化率的影响
C.暗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利于红豆杉胚状体的形成
D.红豆杉幼苗茎形成层诱导形成胚状体的最适暗处理时间是1周
2024-05-2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基因定位是指基因所属的染色体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测定,可以借助果蝇(2n=8)杂交实验进行基因定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摩尔根利用果蝇杂交实验,首次证明了____________
(2)现有Ⅲ号染色体的三体野生型和某隐性突变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过程如图1。

   

①图1中三体(III)野生型个体2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性母细胞有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②若F2的果蝇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时,能够确定该隐性突变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
(3)果蝇缺刻翅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及其上下游DNA片段缺失引起的,具有纯合致死效应,雄性个体中不存在缺刻翅个体,则缺刻翅果蝇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缺刻翅果蝇与正常翅果蝇杂交得F1,F1雌雄交配得F2,F2翅型、性别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4)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由等位基因A,a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由等位基因D,d控制。一只纯合白眼截毛雌果蝇与一只纯合红眼刚毛雄果蝇杂交产生F1若干只,F1中雄果蝇均为白眼刚毛,雌果蝇均为红眼刚毛。F1雌雄交配得到F2,F2中雄果蝇均为刚毛,雌果蝇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刚毛个体和截毛个体。推测控制果蝇刚毛和截毛的基因位置为____________,考虑这两对相对性状,F2中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5)对同一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来说,染色体的互换主要包括单交换型和双交换型,如图2。双交换型的概率低于单交换型。

   

雌配子基因型

配子数目

+

+

+

1025

w

y

m

1045

w

+

m

17

+

y

+

16

+

+

m

45

w

y

+

47

w

+

+

2

+

y

m

3

已知分别控制果蝇朱红眼、黄体、残翅的3种隐性突变性状基因w、y、m均位于X染色体上。为确定基因w、y、m在X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科学家将朱红眼黄体残翅雌果蝇和野生型(野生型基因均用“+”表示)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数目如表所示。
分析可知F1雌果蝇产生的重组配子有_______________种,其中w、y、m三种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如果只考虑基因y和w之间的互换情况,推测发生互换的性母细胞占比大约为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6 . 马铃薯野生种是二倍体,既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块茎繁殖,普通栽培种为突变种中的四倍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四倍体马铃薯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会出现多种联会方式,如“3+1”、“2+2”、“2+1+1”等,易出现结实率低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
(2)为获得杂种优势进行杂交育种,应纯化父本和母本后使其杂交,获得表现一致的杂交种。
①和野生种相比,四倍体栽培种由于________,杂交育种难度几何性提升。
②自交不亲和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维持________多样性的一种策略。研究表明,野生种自花传粉时花粉管会在雌蕊花柱中部停止生长。花柱中的S-RNase蛋白和花粉中的SLF蛋白调控了该过程。S-RNase是一种毒性蛋白,过多会引起花粉管生长停滞,特定的S-RNase能被SLF识别并降解。推测SLF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识别并降解同一植株的S-RNase。由于自交不亲和的特性,野生种无法获得________,限制了野生种杂交育种进程。
(3)中国农业科学院黄三文团队发现一株自交亲和的二倍体马铃薯杂合植株,并确定该性状受显性基因A控制,A蛋白可广泛识别并降解多种类型的S-RNase。该杂合植株的自交后代只出现两种基因型:AA和Aa,且比例接近1:1。结合上述野生种自交不亲和机理,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4)为短期内获得高比例的野生种自交亲和纯合子,可采用单倍体育种。
①研究者获得突变体S,用S给普通二倍体马铃薯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的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对亲子代该基因PCR扩增,结果如图所示,确定F1单倍体胚和F1二倍体胚分别对应电泳图中的数字________,且F1单倍体胚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

②为便于筛选单倍体,研究者向S中转入能在胚和胚乳中表达的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得到转基因纯合子S+。用S+给普通二倍体马铃薯授粉,筛选出胚________(选填“有”或“无”)红色荧光、胚乳________(选填“有”或“无”)红色荧光性状的种子即为单倍体种子。
③将获得的单倍体种子在________阶段用秋水仙素处理,筛选出野生种自交亲和纯合子。
7 . 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植物,红花和白花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细叶和宽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图中甲、乙、丙为三植株体细胞中有关染色体组成。甲和乙杂交,后代全为红花雄株,且宽叶与细叶各占一半;甲和丙杂交,后代中雌株全为红花宽叶,雄株红花宽叶与红花细叶各占一半。请回答:

(提示:上述两对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具有致个体或花粉或卵细胞死亡的效应)
(1)植株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植株丙的表现型(包含性别)为_________
(2)甲、乙杂交后代只出现雄株的原因是含_________的花粉不育。
(3)该种植物所有可能的杂交组合中,要让杂交后代中aaXBXb比例最高,选用的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4)甲、乙杂交后代中出现一变异植株丁,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这种变异类型称为_________。为了进一步验证丁的基因组成,可选择与植株_________(填“甲”或“乙”或“丙”)进行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8 . 如图甲为某高等动物(2n=6,基因型为AaBb)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图乙、丙、丁为该动物细胞中染色体几种存在状态模式图。图甲、乙、丙和丁都正在或已经或即将发生(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       ②染色体结构变异       ③等位基因的分离       ④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变异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