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竞争干扰假说”认为在食物有限的环境中,随着群体的增大,个体会增加取食速度以获得更多的食物;“群体警戒假说”指随着群体增大,群体发现天敌攻击的概率增加导致群体中成员的警戒水平下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常集群活动,主要在我国鄱阳湖越冬,在西伯利亚地区繁殖。相关研究结果如图1、图2所示。

       

(1)白鹤从西伯利亚地区迁徙到我国鄱阳湖地区,体现了种群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迁徙过程中,白鹤主要靠地磁场定位,地磁场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信息。
(2)据图1可知,幼鹤较成鹤花费更多时间觅食,从幼鹤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2可知,集群型白鹤较非集群型白鹤花费更多时间觅食,较少时间警戒,依据“竞争干扰假说”和“群体警戒假说”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白鹤的种群密度,可以在鄱阳湖地区退耕还湖,营造更多适合白鹤生存的环境,从而提高白鹤种群的_____________
2 . 某昆虫的翅可按长度分为残翅、中翅和长翅,且残翅昆虫不能飞行,翅越长运动能力越强。图1表示某地区该种昆虫的翅长与个体数量的关系,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有两个较小的此种昆虫的种群分别迁入了甲、乙两个岛屿,其中甲岛屿食物匮乏,运动能力强的生物更容易获得食物,乙岛屿经常有大风浪,能飞行的昆虫容易被吹入大海淹死,我们能从这一事实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图2中画出昆虫在甲岛屿繁殖数代以后翅长与个体数量的柱状图_________
(3)若干年后,甲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A与乙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B再次相遇,但它们已不能进行相互交配,说明两种群的_________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它们之间形成了_________,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4)现有1000只该种昆虫迁入丙岛屿,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550只,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300只,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150只,如果不考虑自然选择作用和突变,昆虫个体间进行自由交配,且每只昆虫的繁殖能力相同,则繁殖3代以后,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
3 . 下列各图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后代中显性纯合子的概率变化
B.乙图表示酵母菌酿酒过程中从接种到密封这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C.丙图中,若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
D.丁图中,昆虫种群由B点到C点的数量变化是由于农药诱导昆虫产生了抗药突变
2023-12-02更新 | 3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中学、广州二中、惠州一中等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效果稳定以及毒性低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升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进化的观点分析,细菌耐药性变异最可能产生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广泛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填“前”或“后”),细菌耐药率逐年提高是抗生素对细菌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细菌耐药率逐渐升高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为研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大肠杆菌菌液均匀涂布在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并将平板划分为三个大小一致的区域,各放入一个经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处理的相同圆形滤纸片(如下图)。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2-16h,观察结果,测量各抑菌圈的直径,并取平均值N。为使实验更严谨、达到研究目的,该实验操作需做一个重要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挑取该平板上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填“圆纸片上”、“抑菌圈上”或“抑菌圈边缘”)的菌落,配成菌液,重复上述实验,培养多代,测量并记录每一代培养物抑菌圈的直径平均值。
③预期实验结果:根据抑菌圈大小可判定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抑菌效果,抑菌圈越小,抑菌作用越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抑菌圈直径会________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3)科研人员从第五代开始(第五代的抑菌圈的直径平均值为Ns),换含有卡那霉素的滤纸片重复培养5代,然后第十一代开始恢复使用含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滤纸片,测得抑菌圈直径平均值为N11,结果发现N11>N5,这一结果为医学部门防止“超级细菌"的出现提供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大自然中存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猎物可以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的速度来获取猎物,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属于____。该现象除了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还可以发生在____
(2)下图是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一对等位基因(A、a)中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由图可知,在____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进化,在T点时____(填“是”“否”“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种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
2023-11-2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离子通道蛋白TRPV1能被高温(≥40℃)激活,然后迅速发生热失活。图a为小鼠TRPV1(mV1)在热激活和热失活时的结构变化示意图。
(1)当感受器的TRPV1被热激活后,离子通道打开,阳离子内流从而产生__________信号。该类信号(由TRPV1等多种热传感器产生的)传递至__________,使生物体产生热痛的感觉,并通过一系列的调节过程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持续高温条件下,mV1发生热失活,据图分析热失活的实质是__________

(2)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原始的哺乳动物鸭嘴兽的TRPV1(pV1)能被热激活,但不会发生热失活(图b)。研究人员利用最新技术将mV1的N端或C端嫁接给pV1,并检测不同TRPV1结构的功能,实验方案及结果见表。据表推测,很可能在进化过程中小鼠TRPV1的___________端发生结构变化导致热失活。热失活机制最终保留下来,并存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中,这是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TRPV1结构热激活热失活
mV1++
pV1+-
pV1+C端+-
pV1+N端+-
pV1+C端+N端++
注:“+”代表具有该功能,“-”代表该功能缺失
(3)为探究TRPV1热失活的生物学意义,科研人员以pV1替代了mV1得到转基因小鼠(pV1小鼠),以mV1小鼠作对照,加热地面金属板(≥40℃)刺激鼠爪,实验结果如下:
①长时间热板刺激在pV1鼠爪引起明显的烫伤,经检测发现,鼠爪组织中炎症因子增加。但长时间热板刺激对mV1小鼠无显著影响。
②敲除pV1小鼠中的pV1基因并重复实验,鼠爪烫伤的症状得到缓解,炎症因子无显著增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热失活可能通过__________来减少高温刺激造成的伤害,__________的哺乳动物更能适应炎热环境。随着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鸭嘴兽的环境容纳量最有可能会__________
7 . U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多肽,由76个氨基酸组成。不同物种的Ub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一致。如果某个“不适用蛋白质”(即靶蛋白)被贴上Ub这个标签,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蛋白酶体处被水解掉,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蛋白酶体中水解Ub—靶蛋白需消耗75个水分子
B.Ub在过程①中的作用是识别靶蛋白并使其水解
C.Ub结构异常的生物个体在自然选择中容易被淘汰
D.在小肠和蛋白酶体中水解蛋白质所需的条件相同
2023-01-03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8 . 农业害虫二化螟的种群数量在不同季节有很大差异,春夏季大量繁殖,到了冬季由于寒冷原因而大量死亡,仅有少数个体能存活下来,如下图所示(抗药性为隐性突变)。第二年春,二化螟的种群数量因存活的少量个体繁殖而恢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抗药基因在使用杀虫剂前已经存在
B.若过程中未发生基因突变,第二年夏天该二化螟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为0
C.图示中抗药性基因的频率变化,不能说明抗药性状不利于二化螟生存
D.该现象表明,在自然界中抗药性的个体的存留具有一定偶然性
9 . 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能力逐渐增强。如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下列叙述是从不同角度分析植物抗寒性逐渐增强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从水的角度分析,自由水含量下降,结合水含量增加
B.从代谢角度分析,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减弱减慢,有机物消耗减少
C.从物质角度分析,可溶性糖积累,使细胞液浓度降低,不易结冰
D.从进化角度分析,它是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10 . 同一山地生长着两类鸭跖草,一类生长在阳光充足的悬崖顶上,一类生长在悬崖底下的树荫里(如图甲)。后来由于山体坡度缓和,它们相互杂交产生杂交种(如图乙)并迅速繁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两个种群之间无生殖隔离
B.环境骤变可加快生物进化的进程
C.基因重组是两类鸭跖草基因库差异的根本来源
D.图甲中两类鸭跖草的形态不同是环境选择的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