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免疫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5 道试题
1 . 近期为支原体肺炎高发期。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感染引起的肺炎,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咳嗽等。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支原体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机体,首先需要穿过由_____组成的第一道防线,这属于人体的_____免疫。
(2)B细胞活化后进行分裂、分化,产生相应的抗体和_____,从而获得对病毒的免疫力,其中抗体的作用是_____
(3)支原体肺炎患者痊愈后仍有再次感染的风险,但再次感染后病症会比第一次感染轻,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
(4)临床发现,大环内酯类药物对支原体有很好的疗效,而青霉素类药物能有效抑制其他细菌生长繁殖而对支原体并不起作用。请利用被支原体感染后症状相似的小鼠为材料设计实验予以验证(写出实验思路即可)_____
2024-05-2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题
2 . 非洲猪瘟病毒和猪链球菌都能引起猪瘟疫情的发生,下列有关这两种病原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在结构上最本质的区别是有无细胞核
B.二者都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C.二者都能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二者都能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繁殖
2024-05-2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3 . 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分别用普通饲料和高脂肪低糖类(KD)饲料对小鼠进行饲喂,以研究KD饮食的小鼠抵御甲型流感病毒(IAV)感染的效果。饲喂小鼠7天后再用一定浓度的IAV感染小鼠,统计小鼠的生存率,以及效应T细胞和γT细胞(一种新型T细胞)的相对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普通饲料饲喂的小鼠对IAV的抵抗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
B.感染约3天后的结果说明KD饮食可以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的能力
C.两组效应T细胞的数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其在针对IAV的免疫中没有发挥作用
D.γT细胞在KD饮食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的能力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4 . 近日某医学中心科学家们完成了世界首例将猪的心脏移植到人体的跨物种器官移植手术并获成功,该技术起始时需要对猪的相关基因进行编辑处理。这项成果无疑给器官移植技术带来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也给生命科学带来了更多的希望与思考。下列关于该过程的推测正确的是(       
A.转基因猪的心脏引起的免疫排斥作用相对较强
B.对于器官衰竭患者来说,该成果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希望与机会
C.任何物种的器官经基因编辑后都能移植到人体且不引起排斥反应
D.该成功标志着对人体基因进行大规模编辑以确保异种器官移植成功的时代来临
2024-05-24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流感病毒是RNA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病毒株,即使已经得过甲流或乙流的人,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另一种类型的流感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于流感病毒而言,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B.一个浆细胞可分泌针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两种抗体
C.及时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是治疗甲流和乙流的有效措施
D.肺泡上皮细胞能将流感病毒处理并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
6 .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儿童获得性肺炎的一种常见病原体。儿童首次感染MP,机体会产生IgM抗体和IgG抗体发挥作用,IgM在感染后7~9日开始升高,3~6周达高峰,持续数月;IgG开始上升及达高峰的时间比IgM晚大约2周,持续数年。回答下列问题:
(1)机体对付入侵的MP等病原体需要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组成的。
(2)MP入侵后,机体产生了___免疫反应,理由是___
(3)若某儿童刚出现MP肺炎症状时,检测到体内有少量IgM抗体和大量IgG抗体,推断他可能为___(填“初次”或“再次”)感染MP。在这次MP感染过程中,关于该儿童体内可能出现的情况描述,错误的有___(多选)。
①MP突破了儿童的第一、二道防线
②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并处理MP
③T细胞为B细胞增殖分化传递信号
④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
⑤T细胞受刺激产生的淋巴因子增加
⑥IgG和IgM与MP结合,将其彻底消灭
(4)阿奇霉素是治疗MP肺炎的常用抗生素。研究表明,与细胞表面的药物转运蛋白表达水平密切相关的基因ABCB1C3435T具有多态性,基因型有CC、CT和TT三种情况。为探讨ABCB1C3435T基因多态性是否会影响MP肺炎患儿阿奇霉素血药浓度,以某医院同期收治的MP肺炎患儿(近期未使用阿奇霉素)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
2024-05-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统一监测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7 . 下列生理过程的完成需要两者结合的是(  )
A.葡萄糖载体蛋白能够协助脂肪酸运输
B.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催化丙酮酸的水解
C.新冠病毒抗体与免疫缺陷病毒相结合
D.甲状腺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
8 . 幽门螺旋杆菌(Hp)常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易通过唾液、粪便等进行传播。研究发现,Hp是胃癌的诱因之一,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因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胃部细胞癌变后形态改变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胃癌细胞易发生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含量减少有关
C.免疫系统清除体内的Hp和胃癌细胞均体现了其防卫功能
D.勤洗手、聚餐时使用公筷等措施有利于降低Hp感染风险
2024-05-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理综试卷-高中生物
9 . 女性怀孕后会合成并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并且该激素会出现在尿液中。HCG是一种蛋白质,包括α亚基和β亚基。用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单克隆抗体做成的“早早孕诊断试剂盒”,在妊娠第8天就可以诊断是否怀孕。如图表示早早孕诊断试剂盒内部试纸条的构造,其中抗体1是以HCG的β亚基为抗原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抗体2是以HCG的α亚基为抗原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抗体3是针对抗体1的抗体,抗体2和抗体3分别固定在试纸条的检测 线(T线)和质控线(C线),抗体1进行了胶体金标记,该标记物可以在T线或C线处显色。回答下列问题:

   

(1)女性在妊娠第8天左右,尽管体内HCG含量很低,但仍可用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单抗制成的“早早孕诊断试剂盒”作出诊断,体现出单克隆抗体具有_____________的优点。
(2)图1中单克隆抗体2制备的过程中,需要反复向小鼠注射______作为抗原,然后从小鼠的脾脏中获取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选择培养后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为了得到能够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该过程一般在多孔细胞培养板上进行,先将细胞悬浮液稀释到7~10个细胞/mL,再在每个培养孔中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最后将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大规模培养或________________,从而获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3)图2表示三位女士的检测结果,其中表示没有怀孕的是______,检测结果无效的是______。出现甲结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Vero细胞是从非洲绿猴的肾脏上皮细胞中分离培养出来的,可无限增殖且能悬浮培养。因不能合成抗病毒蛋白干扰素,因而广泛应用在病毒性疫苗生产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Vero细胞时需要提供5%二氧化碳和95%空气
B.培养液需要定期更换,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C.Vero细胞无需胰蛋白酶等处理可传代培养
D.生产病毒性疫苗时,可将病毒接种到Vero细胞,培养后提取病毒可直接成为疫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