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免疫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人体肠道中生活着1000多种微生物,它们参与食物分解,还可通过激素、免疫和神经调节通路——“肠道—脑轴”对人体产生影响。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失调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病有关。下图是部分肠道细菌通过代谢影响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图中IL-22表示白细胞介素22,AST-120是一种活性炭,“”表示抑制。依据上述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肠道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由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其中_________________神经对肠道活动有抑制作用。
(2)人体肠道中的肠道菌群与人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题可知,肠道菌群不仅影响人体激素、免疫和神经调节通路,而且肠道菌群失调还会引起人体某些疾病,这对你健康生活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色氨酸属于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填“必需氨基酸”或“非必需氨基酸”);IPA可作为抗氧化剂,色氨酸在产孢梭菌的作用下产生IPA,IPA进入脑部可延缓神经细胞的衰老,其可能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乳杆菌的作用有利于提高1L-22的含量,该物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产生;硫酸吲哚酚含量升高会引起血管疾病,口服AST-120有一定疗效,治疗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V)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RABV 进入机体后会通过神经纤维运动到中枢神经系统后大量增殖,图1表示狂犬病毒侵入神经细胞的过程(乙酰胆碱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图2为RABV在神经元中的增殖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狂犬病毒侵入体液后,一部分能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这属于免疫系统的第____道防线。神经细胞被狂犬病毒侵染后,____细胞会与其密切接触,引起被侵染的神经细胞____(凋亡/坏死)。
(2)由图1可知,位于突触间隙的RABV可以与____上的细胞黏附因子结合,以____的形式运输进入神经细胞,与神经冲动____(填“顺向”或“反向”)运行。
(3)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两侧发生电位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此时突触后膜上的信号转化形式为____
(4)由图2可知,+RNA的作用是____(写出两点)。请从下图3所示的完整中心法则中选择出 RABV 在宿主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所涉及的过程,包括____(填写序号)。若狂犬病毒RNA中含有碱基 G+C 3000 个,则经过复制形成一个狂犬病毒 RNA 需要消耗 G+C____个。

   

3 . 发热是机体在病原体入侵时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防御性反应。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特有成分,感染宿主后可导致免疫反应。向正常大鼠体内注射脂多糖模拟病原体感染,诱导大鼠发热,得到发热模型大鼠,常用于研究发热症状出现的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鼠的免疫细胞靠___识别脂多糖,引发免疫反应,再通过下丘脑参与的神经调节和___等参与的体液调节,导致发热。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___构成一个复杂网络。
(2)检测发现:下丘脑区域A神经细胞中,发热前数值较小的Fos蛋白,在发热模型大鼠的体温达到峰值后,Fos蛋白数值出现短暂速增。由此推测区域A神经细胞参与___调控。
(3)区域A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上不仅有细胞因子m、n的受体,还能通过突触接受相邻区域神经细胞传来的抑制性信号或兴奋性信号(如下图)。用细胞因子m、n分别处理培养的区域A细胞,实验结果见下表。请分析n处理组比m处理组兴奋度高的原因___

组别对照组m处理组n处理组
兴奋度相对值1.21.52.4

(4)发热模型大鼠的大脑皮层内,区域B中神经细胞的细胞体与区域A中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存在突触联系,进一步检测到区域B的神经细胞内也出现了Fos蛋白数值短暂速增的现象。有人据此推测:区域A通过神经联系激活区域B的神经细胞导致发热。参照(3)的实验结果,请简述验证上述推测的实验思路___
4 . p21活化蛋白激酶(PAK)是一类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家族,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传导。PAK4是PAK家族中最有代表性的成员,通过磷酸化下游底物蛋白,进而调控细胞骨架重组、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展等。PAK4能够促进细胞生长以保护细胞免受某些凋亡诱导的刺激,在多种类型的癌症如前列腺癌、卵巢癌、胰腺癌、乳腺癌和肺癌中均存在mRNA或蛋白质水平上调,且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呈正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游底物蛋白的磷酸化是通过增加____________基团,导致其____________发生改变,活性改变。
(2)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往往对于生物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导致其高度保守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PAK4数量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呈正相关,可能是两种原因:一是PAK4通过____________促进基因表达形成ZEB1蛋白,从而____________,导致内皮细胞解离易转移;二是PAK4可抑制____________的作用,进而导致____________,使得肿瘤细胞不易被清除而不断增殖。
2024-04-21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预防流感的措施。流感病毒极易突变,流感疫苗需要根据流行毒株不断更新。为研发广谱且高效的流感疫苗,科研人员尝试将不同流感毒株共有的某种抗原蛋白片段展示在T4噬菌体衣壳表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灭活或减毒的流感病毒制成流感疫苗,诱导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B.抗原呈递细胞能摄取和加工处理病毒抗原,并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
C.广谱型流感疫苗是利用流感病毒容易改变的抗原蛋白诱发免疫反应
D.若使T4噬菌体表面携带抗原蛋白,需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其基因组中
6 . 细菌利用黏肽合成细胞壁的反应需要黏肽转肽酶的催化,青霉素的结构和黏肽的末端结构类似,能与黏肽转肽酶的活性中心稳定结合,是主要在细菌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在20世纪,我国青霉素的临床用量为20~40万单位/次;近年来,由于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目前青霉素的临床用量为160~320万单位/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素能与黏肽竞争酶活性位点,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造成其细胞壁缺损
B.青霉素可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但有引发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
C.注入体液中的青霉素能消灭患者体内的多种病原体,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青霉素能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突变,经逐年诱导,敏感型细菌的耐药性增强
7 .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图1为CSFV诱导机体产生的多种免疫反应,固有免疫(干扰素和NK细胞参与)在病毒感染早期发挥着干扰病毒复制、限制病毒扩散的作用;适应性免疫在清除病毒(CTL细胞参与)和防止再感染中发挥作用。图2为干扰索抑制病毒复制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抗体通过_____,从而阻断病毒感染细胞。补体是一种血清蛋白质,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由图推测补体可促进_____(答两种细胞)对病毒的吞噬和处理。
(2)根据图2简述干扰素抑制病毒复制的机制:_____
(3)分析CTL细胞的作用可知,CTL细胞属于_____细胞。NK细胞称为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类无需预先致敏就能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淋巴细胞。与CTL细胞相比,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时所具有的优势是_____(答两点)。
(4)为探究免疫增强剂对猪免疫力的影响,研究人员挑选体重约22.25kg,60日龄左右,健康状况良好的保育猪共120头,分组后按照猪场的免疫注射操作规程注射猪瘟疫苗,同时对实验组猪注射相应的免疫增强剂,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在实际的养猪过程中,你认为养殖员应选用何种免疫增强剂,并说明理由。_____
②若要继续探究几种免疫增强剂联合使用的效果,还需在该实验的基础上增设_____组实验。
8 . 预防接种是把人工处理的病菌,病毒等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医学技术。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不会全部用完,因此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某种抗体,便可确定一个人是否进行过接种或受到某种病原体的侵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存在着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它们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分泌的
B.接种后受到相应病原体侵袭时,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C.疫苗不仅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疾病,还可以预防某些癌症
D.肺结核患者通过抗体的作用就能迅速清除入侵的所有的结核杆菌恢复健康
2024-01-21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9 . 人类的一对等位基因D和d编码红细胞表面的RhD蛋白,DD或Dd为Rh阳性(Rh+),dd为Rh阴性(Rh)。一般情况下,人的血清中不存在抗RhD的天然抗体,但当Rh的母亲怀有Rh+的胎儿时,胎儿的少量红细胞或RhD蛋白可以在妊娠末期或分娩时进入母体,使母体产生抗体。此抗体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的循环系统使其红细胞发生溶血,造成新生儿溶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轻度的新生儿溶血可通过新生儿血浆置换来治疗
B.母体产生RhD抗体的抗原是来源于自身红细胞表面的RhD蛋白
C.血型为Rh—的妻子与血型为Rh+的丈夫(Dd)生育Rh+孩子后,生二胎时应做基因诊断避免新生儿溶血
D.Rh阳性者可以输入Rh阴性者的血浆
10 .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疫苗和病毒甲的成分都是由相同的蛋白质与核酸组成
B.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其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C.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肿瘤与T淋巴细胞分泌抗体有关
D.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
2024-01-1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