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免疫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请阅读下面相关材料,并回答问题:
2019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研制新冠疫苗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已成功研制出mRNA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mRNA疫苗是将能表达新冠病毒抗原的mRNA导入细胞,产生抗原刺激免疫反应。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将新冠病毒抗原基因整合到腺病毒基因组中,导入细胞中表达抗原刺激免疫反应。亚单位疫苗是利用新冠病毒某蛋白的一部分制成的。炎症风暴是指机体在感染病原体等的情况下,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引起体液中多种炎症因子迅速大量产生,造成对机体自身损害的现象。下图为感染新冠病毒患者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

(1)除了图中激素外,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与上图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在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的功能有___(至少写2个)。
(2)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其囊膜表面的刺突蛋白S与人宿主细胞膜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使病毒吸附并发生膜融合而进入宿主细胞中,___(填“能”、“不能”)用35S、32P分别标记蛋白质和RNA的方法来探究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DNA疫苗发挥作用过程遵循的中心法则,可表示为___
(3)注射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最有效途径。安慰剂是一种没有疗效的无活性物质。单盲法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时,受试者不知道自己是被分在实验组还是安慰组。双盲法试验是除了试验设计者外,受试者和试验操作者都不知道具体受试者是被分在实验组还是安慰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临床试验采取双盲法试验来评估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具体方法是将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种___,一段时间后,试验操作者观察两组受试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检测抗体水平。疫苗评估采取双盲法试验的目的是___
(4)现医院有甲乙两个人,甲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但抗体检测为阴性;乙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但抗体检测为阳性,其原因分别___
2024-05-27更新 | 1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联考试题
2 .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的三位科学家。长期熬夜的危害:第一、熬夜会使大脑产生疲劳,从而导致供血不足,记忆力退化,可能引发阿尔茨海默症。第二、熬夜会使体内的肾上腺皮质分泌一种名为皮质醇的物质,这种物质会分解脂肪产生葡萄糖以获得能量,使血糖值增高,增加患上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皮质醇也会使人体的T细胞的增长受到抑制。第三、褪黑素俗称脑白金,其分泌有昼夜节律,晚上分泌的多,白天分泌的少,具有调整睡眠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情绪不稳定,逐渐丧失语言、记忆等人脑的高级功能
B.图中褪黑素的分泌是由反射活动产生的结果
C.褪黑素和皮质醇的分泌都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
D.皮质醇可作为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疾病的辅助治疗药物
2024-05-27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联考试题
3 . 化妆品中的乳化剂可在某些人体内转化为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导致脸部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下图为由乳化剂转化而来的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过敏反应是指________。图示过程中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2分,用图中细胞名称表示)。
(2)初次接触过敏原时,B细胞被活化除细胞因子还包括两个刺激,分别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正常机体内抗体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中。
(3)过敏原与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后释放___________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此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
(4)地塞米松是用来治疗过敏反应的一种免疫抑制剂。为寻找更加高效且低毒的新型免疫抑制剂,科研人员进行了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和地塞米松对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结果如图:
  
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
2024-04-0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B.特异性免疫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
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两种,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024-04-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给膀胱癌患者注射结核杆菌制剂,患者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并清除膀胱癌细胞,如图为免疫系统被激活清除癌细胞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表示细胞,A、B、C、D表示免疫活性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树突状细胞和细胞丙都能特异性识别和处理抗原
B.A为细胞因子,细胞丙与机体二次免疫反应有关
C.D为抗体,其能特异性识别并裂解膀胱癌细胞
D.给肿瘤患者直接移植T淋巴细胞可增强其免疫力
2024-04-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类风湿关节炎与IL-1、IL-4、IL-6和IL-10四种细胞因子有关,细胞因子有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型和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型。关节肿胀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临床表现,与某些细胞因子引起的关节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关。科研人员对多名健康志愿者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测得各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细胞因子的种类

IL-1

IL-4

IL-6

IL-10

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含量(μmol/L)

12

50

5

28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含量(μmol/L)

35

36

72

18

A.细胞因子、抗体和溶菌酶都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
B.IL-1和IL-6是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型,IL-4和IL-10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型
C.细胞因子可以参与细胞免疫过程使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和分化
D.血浆蛋白进入关节组织,导致该处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关节肿胀

7 . 人体受病原体感染后通常会出现发热症状。研究者以小鼠为实验对象探究发热症状出现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向小鼠注射脂多糖模拟细菌感染,小鼠的体温变化如图 1 所示。

①实验中对照组应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脂多糖作为_________刺激小鼠,引起体温升高。

②在注射脂多糖_________小时后,检测小鼠各脑区细胞活性,发现 A 区细胞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A 区应位于小鼠脑部的_________,是小鼠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


(2)进一步研究显示,脂多糖引起体内某些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CL2 和 IL-1β,导致 A 区细胞活性提高。分别用 CCL2 和 IL-1β 处理体外培养的A 区细胞,其电位变化情况如图 2 所示。由图可知,A 区细胞对_________的刺激有更强的反应,提出一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_
(3)病原体感染引起体温升高是_________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的表现。上述过程体现了_________ 调节机制在此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024-03-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8 . 目前,艾滋病已向学生和老人蔓延,成为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艾滋病毒入侵人体时,机体在免疫调节过程中通过细胞甲裂解被艾滋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通过细胞乙摄取并消化处理艾滋病毒,最终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参与免疫调节的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器官产生
B.细胞甲和细胞乙分别是效应T细胞和巨噬细胞
C.效应T细胞产生的抗体将靶细胞中的病毒消灭
D.靶细胞中艾滋病毒的消灭不可能有B细胞参与
2024-02-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大联考(5月) 理综生物试题
9 . 科学家发现,TMEM175是溶酶体膜上的氢离子通道,和质子泵V-ATPase互相配合,共同调节溶酶体的pH平衡,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自噬是细胞在自噬基因的调控下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的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的过程,这说明溶酶体可以参与特异性免疫的_____过程,细胞的这种调控机制对于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____
(2)少量的溶酶体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原因是______
(3)研究发现,敲除某种转运蛋白基因,细胞内溶酶体的pH稳态被破坏,溶酶体处于一种“酸性过强”的状态,这主要与______(“TMEM175”或“V-ATPase”)参与的快速转运有关。为探究溶酶体的酸性环境主要是与TMEM175还是与V-ATPase有关,在实验材料相对充足的条件下,请设计相对简单的实验并写出简要实验方案。实验方案_____
2024-02-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大联考(3月)理综生物试题
10 . 人体的生物钟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它对调节激素水平,睡眠需求等具有重要作用,其调控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内,原因是___________。某些鸟兽感受长日照后,性激素分泌增加,请结合题图写出该调节过程:___________
(2)褪黑素的分泌有昼夜节律,晚上分泌得多,白天分泌得少,具有调整睡眠的作用。很多人长期熬夜玩手机,造成睡眠时间和质量下降,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研究表明,褪黑素能使淋巴细胞合成并释放某些免疫因子,使淋巴细胞数量增加,这说明长期熬夜会导致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不同波长的光对褪黑素的分泌量也有影响。H蛋白是褪黑素合成的关键酶,研究人员用同等强度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小鼠得到以下结果:
实验处理H蛋白相对活性(对照)H蛋白相对活性(处理96 h)
紫外光373314
蓝光319137
绿光32376
红光325326
与对照组比较,___________光对褪黑素的分泌几乎无影响。为避免失眠,日常生活应减少_______光照射。请结合表格简要写出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测定H蛋白活性的具体操作和小鼠的培养不作要求。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
2024-02-2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大联考(4月)理综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