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探究)人或动物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母亲孕期肥胖或高血糖会增加后代患肥胖和代谢疾病的风险;夜间过多光源暴露会显著提高正常人患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风险。请回答下列问题。
(1)瘦素作用于下丘脑饱中枢,抑制食欲,减少脂肪合成;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能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科学家用小鼠进行实验,研究孕前高脂饮食对子代小鼠代谢调节的影响。请完善下表。
实验目标实验操作及结果分析
实验分组将①_______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组10只。
_____从孕前4周开始,a组小鼠给予正常饮食,b组小鼠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并于同一时间对a、b两组小鼠进行同期发情和③_______处理。
______测定妊娠第15天两组孕鼠相关代谢指标:

   

实验分析孕期肥胖、高血糖小鼠的体重、脂肪含量增加,脂联素含量减少。瘦素含量高却导致肥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血脂过高抑制瘦素⑤_______,导致瘦素抵抗,引起肥胖。后续实验中研究人员给24周龄的两组子代小鼠空腹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或胰岛素,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子代小鼠出现“胰岛素抵抗”。

(2)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在蓝光刺激下可作用于小鼠脑中的相关神经通路,使得空腹小鼠在食用葡萄糖后的血糖浓度上升幅度高于红光刺激的小鼠。下图为光暴露对代谢影响的可能机制。

   

①蓝光刺激下,小鼠血糖浓度上升的机制可能是:蓝光激活感光细胞,通过交感神经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弱了棕色脂肪细胞______。推测蓝光照射可能会产生______(填“炎热”或“凉爽”)的感觉。
②为验证“过度光暴露”通过交感神经系统调节棕色脂肪组织的产热这一推断,研究人员设计了相关实验。该实验需设计三组实验:第一组给予小鼠正常光照条件,第二组给予小鼠过度光暴露处理,第三组的处理是______
(3)结合以上两项研究对备孕或孕期女性提出合理建议______(写出两点)。
2024-05-2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三)生物试题
2 . 肥胖不仅会引起胰岛素抵抗,而且还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下图表示相关机制。已知肥胖导致外周产生过多游离的脂肪酸FFA、脂多糖LPS和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等,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神经细胞。大量脂质进入细胞氧化会诱导线粒体产生过多自由基和膜脂氧化剂MDA.同时,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也抑制了胰岛素受体的磷酸化,一系列因素导致脑内神经细胞中胰岛素信号传导功能减弱并发生胰岛素抵抗。请回答:

(1)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与神经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受体_____从而引发信号转导,进一步促进______,从而降低血糖。
(2)据图可知神经细胞膜的功能有______
(3)LPS与受体TLR结合后会促进JNK的表达,引发胰岛素抵抗。TNF-α、IL-6会促进_______分解,从而激活NF-kB信号通路引发胰岛素抵抗。
(4)大量游离的脂肪酸进入神经细胞的线粒体氧化分解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是______
(5)前期的研究发现高强度间歇训练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抵抗状态,科学家推测高强度间歇训练可能是通过改变肝脏炎症来缓解胰岛素抵抗,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研究主要步骤见下表,请补全表格:
实验步骤简要的操作流程
适应性培养及初步分组将30只5周龄雄性小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将上述小鼠分为对照组(NC)和高脂饮食模型组(HFD)。NC组饲喂普通饲料12周;HFD组饲喂高脂饲料12周。
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建立给HFD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通过检测①_______等筛选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成功的小鼠。
实验再分组再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安静组(SED)和高强度间歇训练组(HIIT)。
运动训练HIIT组进行8周高强度间歇性训练。运动期间②_______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其他组用普通饲料喂养。
检测相关指标用③______技术检测相关炎症因子mRNA的含量,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检测这些炎症因子的含量。
如果推测是正确的,则预期实验结果是④______
2024-04-29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学等六校联考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生物试题
3 .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与血糖调节有关的激素在每昼夜有两个分泌高峰,约在3:00~8:00和16:00~19:00时间段内。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下午血糖浓度基本平稳且无低血糖现象,但在晚餐前发生短暂高血糖的“黄昏现象”。下图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昏现象”时,人体主要通过______分解为葡萄糖,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
(2)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__、氧化分解、促进糖原合成与抑制糖原分解、抑制______等发挥降血糖作用,升高血糖的激素主要有______,它们共同参与维持血糖动态平衡。
(3)推测部分糖尿病患者出现“黄昏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4)如图所示,晚餐后人体摄食使血糖浓度上升,葡萄糖经GLUT2以______方式进入细胞,首先被葡萄糖激酶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在______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大量ATP,ATP/ADP比率上升,引起胰岛B细胞膜上对ATP敏感K+通道关闭。细胞内K+浓度增加,细胞膜内侧膜电位的变为______,引起钙通道打开,Ca2+内流,促进胰岛素以______方式释放。
(5)正常人昼夜节律紊乱也可能会在3:00~8:00出现血糖异常升高的现象,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昼夜节律可以通过调控下丘脑REV-ERB基因表达来维持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抑制血糖升高。请完成下表:

实验组别

实验动物

实验处理

实验指标

结果

正常小鼠

48h光照

血糖

异常升高

正常小鼠

12h光照+12h黑暗

血糖

正常

敲除REV-ERB基因小鼠

12h光照+12h黑暗

血糖

______

敲除REV-ERB基因小鼠

______

血糖

正常

4 . 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家兔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注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通过比较注射前后家兔血糖含量的变化,探究二者对血糖含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为使实验效果显著,甲组在饱腹时注射胰岛素,乙组在空腹时注射肾上腺素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注射的激素的种类,无关变量有注射的剂量、时间等
C.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加快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转化等来降低血糖
D.肾上腺素可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来升高血糖,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丁四只雄性小狗,丁狗不作处理,甲、乙、丙狗分别做不同的手术处理。几个月后查得各自血液中三种激素的含量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雄性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3.8

0.1

5.8

3.6

2.8

0.1

0.8

3

5.5

4

3

6

A.甲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身体发育停止
B.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生长立即停滞
C.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性情变得温顺
D.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其个体大小变化为:甲、丁狗个体小,基本处于术前状态,丙、乙狗不断长大
2024-01-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